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doc
4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课题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温度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温度计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中学生们接触的第一测量仪器,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学好它并会用它对今后其它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地理和化学学科中都有一定的益处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生活中,学生接触天气预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摄氏温度的读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加一引导摄氏温度的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点,但只要把读的问题解决了,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用正确的方法,要在学生错误的读法上引导学生正确读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温度的概念;②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②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教学教具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设计思路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我认为物理教学需要“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将生活、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分类归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后,又被人们利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我在本节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流程1、 1利用生活、自然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研究温度的科学内涵2、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测量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的兴趣3、3 通过自制温度计,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增加学生探索的乐趣4、4 通过阅读使用说明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 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体温计的基本性能和使用须知 教案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1、 请学生欣赏章首图——雾淞2、 问:面对这样美丽的风景,你想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3、 指出学生提出的都属于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由此引入新课提问、引导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入物理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究欲望新课探究一、温度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2、问:当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或低温物体时,你都有什么感觉?这些天你早晨出门时有什么感觉?3、天气的冷暖用什么表示?4、归纳出温度的物理含义,介绍温度的单位,及其读法、写法 今天老师听天气预报说潜江的最高气温是16℃,最低气温是7℃,谁愿意来模仿播音员来播报一下呢?问:你会不会估测温度?估测水温你是根据什么知道水的温度的?靠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同时摆放三只杯子,依次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问有什么感觉?证明靠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5、你知道的温度有哪些?请学生观察教材第77页“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空白填上。
二、温度计引入温度计2、提问:如何准确判断两杯水温度的高低?-----自制温度计3、给出实验器材:装有红色水的口服液瓶,细塑料吸管引导学生设计制作温度计4、利用自制温度计比较两杯水温度的高低同学上台使用自制温度计)问:通过观察自制温度计的什么来判断水温的高低?----液面的高低得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热胀冷缩)5、问:用自制温度计能不能测出水的具体温度?讨论改进方案:刻度、吸管太粗、液瓶太大6、介绍温度计的结构问:口服液瓶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个部分?---玻璃泡细塑料吸管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个部分?----毛细管红色水相当于温度计的什么?---玻璃泡里面的液体7、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介绍量程和分度值三、温度计的使用1、 让学生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2、 让学生利用实验用温度计测量凉水的温度学生上台)并讨论要准确测出温度应注意那些事项四、体温计学生阅读书上有关体温计的介绍问:体温计的结构与实验用温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细管的作用是什么?体温计每次使用前都应怎么处理?五、温度计拓展部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六、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分类、归纳 引导学生讨论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介绍 引导学生思考 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讨论 指导学生阅读,提问 播放课件思考举例,并进行归纳 观察、讨论 提取生活已有经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思考 思考、设计 学生实验并思考总结 观察,思考,记忆 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实验,讨论 阅读,总结,回答问题 观看,了解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中的常见温度值 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亲自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加深学生对摄氏温度和温度计的了解 让学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同时发祥自己设计上的不足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归纳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解先进的科技,体会物理是“有用的”板书设计第四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一温度 二、温度计(1)定义: (1)原理:(2)单位: (2)结构:(3)测量工具: 教学反思: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指示不够明确,以致学生观察太过发散,对于重要细节(体温计“缩口”)反而没有注意到。
在学生做出正确观察(量程、分度值)没有及时板书在谈及体温计的特点时,语言条理性也有待提高,也没有相应板书实验操作设计有待完善 :在“使用温度计”环节,我设计了估测和测量人体腋下温度、样品一、样品二三项在这个过程中,布置样品浪费了一些时间,并且没有设置学案,多数学生态度随便,效果一般如果设置学案,项目改为估测和测量人体腋下温度、当时气温、样品一的话,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