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密闭、通气不良空间作业的危害与防范.docx
3页进入密闭、通气不良空间作业的危害与防范 密闭、通气不良空间(下称密闭空间)是指常常被封堵、只有一个出入口、并缺乏足够对流空气的环境,如废置水井、污水管道(渠)、化粪池、储水箱、容器储罐和建筑工地人工挖孔桩的桩孔等 近年来,由于施工单位缺乏严密的组织,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学问,违章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缺乏应急措施和急救常识,施救不当致使施救人员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2003年,某省于都县一工地,在启用施工备用水井施工人员下井安装抽水设备时,一民工因中毒坠井,继而先后有两名下井施救人员在没有弄清缘由,也没有实行任何措施的状况下,同样中毒坠井身亡,酿成重大事故;类似大事,同样发生在德兴市某中学的洗井作业过程中,造成三人死亡;某市红谷滩新区一工地,民工在井边洗涤,下井捞水桶时,中毒坠井,含施救人员,先后二人死亡;某市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对弃用液化气槽罐进展检测时,违章操作,在未进展必要的注水置换的状况下,一人入罐检测,由于液化气中毒晕倒,先后二人入罐施救,三人全部中毒身亡类似事故,不胜枚举,损失沉重,教训深刻,必需汲取教训,严防同类事故发生。
一、密闭空间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 (一)有毒气体危害聚积于密闭空间的常见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沼气等,当人体吸入后,易导致中毒 (二)缺氧危害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被比重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挤占,氧气含量低,施工人员进入后,可由于缺氧而窒息 (三)火灾爆炸危害当密闭空间存在的甲烷或沼气等易燃气体,或在其内进展涂漆、喷漆、使用易燃易爆溶剂等,如遇焊接、切割等作业产生的火花时,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 (四)生物病原体危害废置井、污水管道(渠)、化粪池、沼气池等,其内的各类有害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生物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致病 (五)物理因素危害过冷、过热、潮湿的密闭空间有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湿滑的外表有导致施工人员摔伤的危急;清洗大型水池、储水箱、输水管(渠)时,有遇溺的危急;进展人工挖孔桩作业时,有坍塌的危急 (六)交通意外密闭空间的出入点位于街道公路上时,施工人员有被车辆撞到的可能,行人有跌入密闭空间的危急 二、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安全评估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制度”应当严格规定,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之前,必需由企业符合资格的安全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主任)进展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气体测试、安全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学问和身体状况检核等,并在评估结论中提出安全建议 (二)建立安全许可制度实践证明,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是一项安全风险较大的作业,因此,应当像动火许可制度一样,企业必需建立“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安全许可的前提必需是在风险评估报告的根底上,确认安全建议措施(如空气测试、通风措施、应急救援、人工挖孔桩作业的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审定等)已经落实;安全许可应由企业(工程部、工程队)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或安全科(处)长(专职注册安全主任、注册安全工程师)签发;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密闭空间实施作业 (三)标准作业的安全要求必需针对前述主要危急危害因素,制定必要的安全作业标准在建筑施工、物业治理等作业中,常见的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应包括: 1、核准作业人员已经过专项安全学问培训,身体状况良好; 2、进展空气状况测试和作业现场的检查; 3、存在有害气体或氧气缺乏或温度过高的空间,必需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