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doc
3页小学科学学科四年级上册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或塑料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调查学生已有的音高知识,引入新课1、谈话师:对于声音的音高,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生: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快慢的一个量生: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2、活动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直尺,你们带来了吗?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发现材料粗细、薄厚、宽窄各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用尺子继续研究音高的秘密二、探索与实验(一)第一次实验,:初步发现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音高及振动频率的关系1、活动(小游戏):想办法使尺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同学上来试试2、如何在尺子发出不同声音时,能清晰地观察到尺子的振动情况学生游戏)3、交流: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是怎么完成这个游戏的?生:可以把尺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就可以使尺子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4、提问:根据刚才的游戏和你们已有的经验说一说,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时,它产生的音高与它振动的频率之间是怎样的规律?生:尺子伸出桌面长一些时,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高;尺子伸出桌面短一些时,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低生:尺子伸出桌面长一些时,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低;尺子伸出桌面短一些时,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低……师: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理有据,同学们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吗?生:现在还不能师:那你们想研究清楚这个问题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二)第二次实验:进一步研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音高及振动频率的关系1、制定实验方案师:要想弄清楚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它发出音高及振动频率的关系,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学生讨论后确定)8厘米、10厘米、12厘米、14厘米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声音高低的四个级别可确定为高、较高、较低、低;振动频率的四个级别可确定为快、较快、较慢、慢。
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出示记录表格尺子伸出左面的长度(厘米)我想到的(预测)我听到的我看到的音高的变化顺序音 高振动的快慢音 高振动的快慢 师:这就是按照同学们的想法制成的记录单,看了记录单,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我们要在全部的实验都结束后再去记录师:为什么这样做呢?生:因为实验结束经过比较后才能知道尺子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和它振动快慢的不同,所以要实验结束后再去记录,而且如果有时间实验要反复做三次以上,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能尽量准确3、学生实验,教师指导4、交流实验数据5、讲解(出示柱形图)师:请各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达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颜色,制成柱状图并对照柱状图与实验记录单,分析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音高变化以及振动频率之间的规律6、交流实验结论:生:尺子伸出桌面短,振动的快,发出的音高高;尺子伸出桌面长,振动的慢,发出的音高低生:我发现各小组虽然用的尺子都不是一样的,但是得出的结果却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小组推理,只要是同一种材料,如果各方面条件都相同,那么它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越南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7、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推理,课后,我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继续对其它材料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板书设计】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尺子伸出桌面短 音高高 振动的快尺子伸出桌面长 音高低 振动的慢<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说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四课内容在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探索了多种物体的振动情况,并研究了振动的幅度和振动的快慢问题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振动联系起来在本课,学生将探索可以改变振动长度的物体——尺子的声音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将通过观察发现,伸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的声音高低发生变化,这涉及到音高的本质的探索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情况,设计有层次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首先调查学生已有的认知,让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知识有一个复习的过程然后运用一个小的游戏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对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有个初步的感知,避免在后面的猜测活动中进行盲目的猜测,不仅浪费时间,无效率,而且对学生猜测能力的培训也达不到目的。
接下来引发出学生的认知冲突,在他们对于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以及产生音高的认知有不同的想法时,让学生拿出一定的证据来说服大家可学生发现自己并没有说服人的依据,所以他们会自发产生进一步要研究的愿望这也是我对本堂课设计的亮点所在,不同于以往的科学课教学的常规探究流程,而是增加了做中学理念所提倡的在做中发现问题的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也更好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后续的环节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确定实验方案上,因为本课的实验看似简单,可真正涉及却有许多细节应该必须注意,同时也是对学生严谨的科学理念培养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因此,我准备细致耐心地进行引导,反复深入地追问,在师生的思维交流碰撞中完善实验方案,完善学生的思维提升在总结研究结果的时候,我在课前进行了铺垫,有目的地让学生准备不同的尺子,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虽然用的尺子都不相同,但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进一步能够推理出其它物质也有相同的规律,以此也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以及推理的能力,并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的把本节课的收获运用到生活中,能够用习得的方法去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