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管理规定.docx

5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27873175
  • 上传时间:2023-08-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2.96K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管理规定(暂行)广东省水文局2017年9月1日前言为规范多波速测深系统在水文测验中的应用,保证该类仪器设 备在水文测量中数据采集精度和资料处理质量,满足我省水文行 业工作的需求根据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规范及规定要求,结合 我省水环境特性和多波速测深仪器设备的具体配置情况,特制定《多波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管理规定》,供我省水文系统在进行水文测量时遵循和执行各分局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 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站网管理处,以便改进和完善本规定共九章,主要内容有:•总则•引用标准及依据• 一般要求•技术设计•测量•数据处理•技术总结•检查验收•资料上交本规定主编部门:站网管理处本规定批准单位:广东省水文局目次1 总则错误!未指定书签2 引用标准及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3 一般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3.1多波束水深测量的任务和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3.2多波束水深测量的基本内容 33.3水深测量精度控制标准 43.4定位精度控制标准 53.5采用基准64技术设计 74.1项目概述 74.2已有资料情况 74.3技术依据及坐标系统74.4设计方案 84.5项目组织 114.6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124.7成果提交及归档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5测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5.1测前调试 145.2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145.3系统参数测定 155.4系统稳定性试验错误!未指定书签5.5系统航行试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5.6导航定位 185.7测线布设 205.8水位观测 215.9换能器吃水测定215.10声速剖面测量 215.11测线测量 215.12测量时的质量监控 225.13补测和重测246数据处理 256.1数据处理 256.2制图 267技术总结 287.1 项目概述 287.2技术依据及坐标系统错误!未指定书签7.3项目投入的仪器设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7.4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297.5成果质量评价 307.6 成果提交及归档 308检查验收 318.1术语与定义 318.2资料检查 328.3检查和验收规定338.4检查验收依据338.5数学精度检测348.6质量等级 358.7记录及报告358.8质量问题处理 368.9质量评分方法 368.10确定样本量错误!未指定书签8.11抽取样本错误!未指定书签8.12检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9资料上交错误!未指定书签1 总则1.0.1 本规定适用于广东省水文系统的R2 Sonic 2024/2022、 ELAC SEABEAT 1185等类型多波束测深系统,主要应用于广东省江 河流域、湖泊、水库山塘、城市内河、人工河渠等水环境。

      1.0.2为满足开展河道水下地形勘察设计、堤围达标、海堤建设、 河道演变调查、水环境调查、水文应急监测等的需求,特编制了 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技术要求、技术设计、操作要点、数据处理、 精度规定、技术总结、检查验收和资料上交等具体实施规定1.0.3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水文测量,除执行本规定外,还 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1.0.4规定中有关水文测验的基本要求、术语、符号和含义均遵 循国家现行有关标准2 引用标准及依据JTT 790-2010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要求SL 58-2014水文测量规范SL 52-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197-201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GB12327-1998海道测量规范SL383-2007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 500、1: 1000、1: 2000 地形图图式GB12319-1998中国海图图式SONIC,LLC,2011SONIC 2024/2022 使用指南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H/Z 1001-2007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编写基本规定SH/T 101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3 一般要求3.1多波束水深测量的任务和目的多波束水深测量的任务是获取江河内涌、水库山塘等水下地 形数据,其目的是为我省河道管理、河堤海堤建设达标、水库山 塘水环境整治、水生态建设、河道演变研究、堤围险段监测及河 道堤围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监测等提供地形地貌数字信息。

      3.2多波束水深测量的基本内容多波束水深测量包含水深测量及相应的辅助测量,如下:1. 水深测量2. 坐标定位测量3. 水准测量4. 水位观测5. 声速剖面测量6. 水下盐度测量7. 水下温度测量8. 声纳探头安装参数测定及校正测量9. 换能器入水深度测量10. 测船参数测量3.3水深测量精度控制标准多波束最早应用于海洋测量,我国现行的《海道测量规范 (GB12327—1998)》对多波束测量作业过程没有质量指标的界定, 其测深精度指标只简单的对分段水深进行限差界定,而最终的数 据质量是否符合限差要求是通过主测线与检查测线上交点水深的 内符合精度来判断,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不具备实际作业的全面 指导意义我省水文系统引进的多波束主要是针对于珠江三角洲河道水 下地形数据的收集,目前国内多波束测量河道水深还没有明确的 精度指标鉴于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多波束测深误差限值参照《水 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2013》的规定单波束测深的精度控 制标准“测深点的高程中误差(见表3-1):水深小于等于20米时, 高程中误差为±0.2m;水深大于20米时,高程中误差为±0.01H(H 为水深值,单位为m)。

      这里的水深H为测区的测时最大水深值” 如果同一河道,分不同时段区域测量,按照不同区域的最大水深 计量收集和整理分析不同条件下水深比测资料作业时测量深度(范围)不得超出该设备所允许测量深度(范 围)以及相关技术要求表3-1测深点高程误差限值表测深点高程误差限值(m)hW20mh>20m0.20.01H3.4定位精度控制标准多波束水深测量定位目前采用GNSS RTK形式,参照RTK碎部 点测量标准(见表3-2)地心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的 获取方法如下:1. 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自行求解;2. 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解参数;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如1954北京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 不少于3点的等高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统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 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4. 转换时应给出测区范围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 验,采用合理的数字模型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计算和优选RTK 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5. 当测区长度或面积较大时,采用分区求解转换参数时,相 邻分区应不少于2个重合点。

      表3-2 RTK碎部测量技术规定等级图上点位中误差/mm高程中误差与基准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碎部点(水深点)<±0.5符合相应比例 尺成图要求<10kmN1平面三级以 上3.5采用基准1. 坐标系统一般采用WGS-84坐标系或者北京54坐标系统, 也可以根据实际采用当地坐标系统2. 高程基准优先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珠江基准面等绝对 基准面,一时不具备条件或应急抢险可采用假定基面4技术设计技术设计书是多波束测量作业的指导性文件,在多波束测量 开始之前必须制定4.1项目概述4.1. 1项目概况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方案或作业有关的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内容可包括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以及测区 困难类别,测区有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情况等4.1.2项目任务说明任务来源、用途、测量范围、内容与特点等基本情况4.2已有资料情况说明已有资料的实测年代、采用的平面、高程基准,资料的 数量、形式、质量情况评价,利用的可能和利用方案等4.3技术依据及坐标系统4.3.1技术依据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中所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 文件4.3.2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本项目所使用的坐标系统、高程基准。

      4.4设计方案4.4.1控制测量1. 平面控制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控制测量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1) 规定GNSS接收机或其他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 业应用软件和其他配置2) 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确定观测网的精度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等;•规定观测作业各过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规定观测成果记录的内容和要求;•外业数据处理的内容和要求:外业成果检查(或检验)、•整理、预处理的内容和要求,基线向量解算方案和数据 质量检核要求,必要时需确定平差方案,高程计算方案 等;•规定补测与重测的条件和要求;•其他特殊要求:拟定所需的交通工具、主要物资及其供 应方式、通信联络方式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2. 高程控制测量在多波束测量时,一般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测定基站高程, 作为潮位观测的高程标准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1) 规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应用软件及其他配置2) 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项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规定测站设置的基本要求;•规定观测、联测、监测及跨越障碍的测量方法,观测时间、气象条件及其他要求等;•规定观测记录的方法和成果整饰要求;•说明需要联测的气象站、水文站、验潮站和其他水准点;•规定外业成果计算、检核的质量要求;•规定成果重测和取舍要求;•必要时,规定成果的平差计算方法、采用软件和高差改正等技术要求;•其他特殊要求:拟定所需交通工具、主要物资及其供应方式、通信联络方式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4.4. 2地形测量1. 岸上地形测量1) 规定岸上地形测量的范围及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 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应用 软件和其他配置2) 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确定测量的精度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等;•规定测量作业各过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规定测量成果记录的内容和要求;•外业数据处理的内容和要求:外业成果检查(或检验)、 整理、预处理的内容和要求;•其他特殊要求:拟定所需的交通工具、主要物资及其供 应方式、通信联络方式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 施2. 水下地形测量1) 主要设计内容同岸上地形测量;2) 水下地形测点高程获取方式同岸上有所区别,测量时通过 采集软件采集到水下测点的坐标、水深值,在数据后处理时通过 潮位改正,得到测时测点高程这就需要增加潮位观测频率、观 测时段等设计内容4.4.3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复测1) 规定补测与复测的条件和要求;2) 规定补测与复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