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语文第三版 孙昕光)课件课件-散文-怀念萧珊.ppt

10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100505494
  • 上传时间:2019-09-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9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了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 3.具体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要点提示,,,一、课文的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中,许多知识分子遭受到严重迫害,巴金同样也没逃脱这场灾难他作为“牛鬼蛇神”、“反动权威”一次又一次地挨批斗,受侮辱,关“牛棚”,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改造,晚上常常做恶梦萧珊也因是巴金的妻子被“勒令”靠边劳动,并在大大小小批斗巴金的会上陪斗尽管日子难熬,她却始终陪伴着巴金,给巴金以安慰和鼓励渐渐地,在内心默默忍受着极度痛苦的萧珊,越来越憔悴,最终她病倒了虽然进行了救治,她还是很快地去世文革”结束后,巴金已是70多岁高龄的老人此时,他已身心交瘁,爱妻的死,成为他心灵深处沉重的创伤他心中另一处沉重的创伤,是民族的精神悲剧对此,他苦苦思索着:为什么会发生“文革”?怎样才能避免“文革”悲剧的重演?于是,他以与民族共忏悔的彻底求真精神,以耄耋之年、病残之躯写下了五部散文集《随想录》,把自己的人生积淀、深刻思索,以及坦诚、智慧和品格都熔铸于笔端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二、课文的思想内容 本文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看仅仅是怀念萧珊,但实际上既有对爱妻萧珊的深切怀念,又有对萧珊去世的深沉的悲痛,还有对因萧珊受自己连累而被折磨直至得病死亡的深深自责与歉疚,更有对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的无比愤怒和强烈控诉。

      这些感情都很强烈,又相互紧密相关那么,作品最主要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呢?最主要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者一家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来揭露“文革”所造成的灾难,以警示后人永远不能让“文革”的悲剧在中国重演三、课文的艺术特点 1.把萧珊的悲剧同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以个人的悲剧反映民族的悲剧,揭示出深刻的主题 文章一开头就说,萧珊被火化后两三天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 ······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象冻结了一样这点明了萧珊去世的特殊岁月──“文革”期间那时,作者还没有表达自己感情的自由,甚至说连自己的思想感情都不敢有了巴金说:“五十年代我不会写《随想录》,六十年代我写不出它们只有在经历了接连不断的大大小小政治运动之后,只有在被剥夺了人权,在‘牛棚’里住了十年之后,我才想起自己是一个‘人’,我才明白应当像人一样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文中提到,作者当时“经常去龙华火葬场,参加老朋友们的骨灰安放仪式”,“去参加给别人戴上反革命帽子的大会”,还提到“干校”、“四清”运动、“工作组”、“造反派”等等带有时代特点的词语,不断向人们提示着悲剧发生的特殊时代、悲剧的典型意义,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主题。

      三、课文的艺术特点 2.风格朴实,记真事,抒真情,写心声 巴金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我几十年前同一位朋友辩论时就说过:长得好看的人用不着浓妆艳抹,而我的文章就象一个丑八怪,不打扮,看起来倒还顺眼些······我认为打动人心的还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和主人公的命运······我最恨那些盗名欺世、欺骗读者的谎言 “我掏出自己的心,让自己看,也让别人看,我好像把心放在清水池里不断地冲洗我努力不讲假话,我要理解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理解正因为这样,他的散文才越加显得可贵,越加有魅力本文也是这样,记叙不事雕琢,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流露,议论也是有感而发,同时记叙、抒情、议论又是非常自然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三、课文的艺术特点 3.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 语言描写如第一部分作者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时,“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 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 ”两个人所说“日子难过”的含义,尽管并不完全相同,但二人内心的痛苦却是一样的,说明了她分担了“我”的痛苦而她紧接着加上的话,又说明了她“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也说明了她对“我”的信任,她替我感到不平。

      又如她住院后不断地问“儿子怎么样”,又经常问“棠棠怎么样”,说明了她对下乡插队落户而又患病的儿子的惦念和想见一眼的渴望三、课文的艺术特点 肖像描写作者描写了萧珊去世时“那张惨白的脸、那两片咽下了千方百计的嘴唇”,挨打时“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以后才褪尽”,她看到登有《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一文的报纸时,“笑容一下子完全消失”,“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在我眼前”后来又写道,“她一天天地憔悴下去”,“眼睛里全是泪水”临终时,“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 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了人物心理的变化,内心的痛苦,所受的折磨她的肖像又激起了作者感情的波澜,引发了进一步的描写,议论和抒情 文章通过对萧珊的多方面描写,表明了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对于作者来说,“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怀念萧珊》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文章通过追述作者与萧珊在“文革”时期遭遇迫害的生活经历,真实再现了萧珊无辜受到牵连、身心备受折磨的不幸和痛苦,生动刻画了她平凡而普通、善良而美好的个性,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眷恋和无限怀念之情萧珊的不幸是当时“文革”造成的许多个人和家庭悲剧的缩影,因此,作者对萧珊的怀念,同时也是对“文革”浩劫罪行的控诉和揭露。

      这篇作品在写作上突出体现了巴金散文的特色:一是丰富强烈的感情色彩文中充满着作者对亡妻萧珊的挚爱深情,这种感情历经共同患难的考验,至死不渝,因而特别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同时,作者的感情世界又是复杂的,既有对萧珊的怀念,又有对比自己小十三岁的萧珊过早离世的痛惜,也有对萧珊因被自己牵连而受苦的负罪与歉疚,还有对“文革”悲剧的愤怒与控诉,对不能再让悲剧重演的希望与警示二是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文章不加雕琢,朴实无华,感情自然流露,议论也是有感而发,同时记叙、抒情、议论又是非常自然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本文回忆了哪些内容?是怎样组织材料的? 二、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萧珊怎样的感情?各是通过哪些文字表现出来的? 三、本文开头说:“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四、请通过本文内容概括一下萧珊的个性特征? 贤妻良母,心地善良,有才华,爱好文艺,懂翻译, 但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勇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