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原则.ppt
45页1,,,专题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2,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说明: 1、心理健康教育应惠及全体学生; 2、心理健康教育指向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潜能开发3,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1、发展性目标(对全体学生)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调适性目标(对部分或个别学生)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4,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系统,纵向的年龄层面来考虑 横向的心理素质结构层面来考虑 从教育效应的层面来考虑,5,一、 纵向的年龄层面来考虑,从年龄层面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是从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心态的把握与分析出发,来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年段目标: 低年级段:适应合群 中年级段:乐学开朗 高年级段:自立进取,6,讨论,1.初中学生总体的心理特点 2.初一、初二和初三学生的心理有何差异?,7,(一)初一年级心理教育目标,心态分析 心理教育目标 1.使学生能够适应学校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进人中学所面临的一系列变化,并为此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2.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并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顺应这种变化 3.有健全的友谊观和良好的交友心态,并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 4.知道情绪体验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学会恰当地表达及调控情绪 5.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能够正确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的关系 6.知道自己的长处及不足,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初步养成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品质8,(二)初二年级,心态分析 心理教育目标 1.了解学习心理的知识,会分析学习的任务和压力,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尝试自学,提高学习效率 2.接受自己的性别特征,并努力塑造健康的性别形象,能够进行健康积极的异性交往 3.学会与父母、老师等成人沟通,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技能。
4. 学会主动调节自我情绪,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生活 5.能够针对自己的人生发展任务,确立自己的兴趣爱好 6. 形成自尊和自信 7.善于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韧性9,(三)初三年级心理教育的目标,心态分析 心理教育目标 1.能够采取有效方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保持乐观和向上的情绪 2.能够认识和协调理想自我、现实自我、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的差异,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培养意识 3.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生活目标,了解择业的常识,从而作出人生抉择10,(四)高一年级心理教育的目标,心理特点 心态分析 心理教育目标 1.尽快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形成和谐的、融洽的心理氛围 2.使学生完成新旧角色的转换,主动适应新环境 3.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4.使学生初步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 5使学生学会主动与别人交往11,参与活动,案例:高一某班的一名女同学,来自偏僻贫困的农村山区,跨进了陌生的学校大门……,面对这一切,难免生怯很想和同学们自由的来往交谈,可面对家庭经济状况都很好的同学,已经多了几分自卑一天课间休息,她见几个同学在一起聊天,便凑过去,壮着胆子用浓重的家乡口音插起嘴来,谁知一开口就引起同学们的哈哈大笑,那笑声分明夹着几分蔑视和嘲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下决心再不搭理他们从此,专心于读书、学习,用无形的篱笆墙把自己围在狭小的天地里,孤独、失落包围着她,于是思念家乡思恋亲人,成绩自然大受影响,曾一度想转学回到离家较近的中学就读 请针对该生情况制定心育目标,12,具体心理教育目标,1、克服自卑心理,走向自信坚强一个自信坚强的人不会惧怕别人的任何评论 2、培养宽阔的胸怀,增加容忍力和忍耐性针对同学的“取笑”,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以宽广的胸怀,接受意见,使自己早日完善 3、注意发展自己的爱好,丰富生活情趣对同学所共同关心的话题留心注意,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13,(五)高二年级心理教育的目标,心理特点 心态分析 心理教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增强主动战胜挫折与失败的心理能力,具有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掌握异性交往的分寸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5.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成绩的分化,找出分化的原因,并对自己充满信心14,参与活动:高中生的心理矛盾与调节,背景: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逐渐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此时高中生的独立意识、成才意识、成人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各种不利于这些意识健康发展的心理因素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冲突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如何进行调节是摆在高中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高中阶段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高中阶段一般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心理矛盾以及如何进行调节 2、让学生正视心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冲突矛盾激化降到最低点,以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15,(六)高三年级心理教育的目标,心理特点 心态分析 心理教育目标 1.使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有深人的了解和较准确的认识,能对自己的前途作合理的设计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内、外部的各种压力,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与技巧 3.使学生了解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应试技巧。
4.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自学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法 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6.使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7.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以逐步适应大学生活16,案例: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形成自卑感 请思考制定心理教育目标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17,二、 从心理素质结构层面考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 开发自我智能 掌握学习策略 改善学习品质,18,,,19,案例:王×,女,16岁,重点高中高一某班学生(择校生),父母都是机关干部,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王×自小聪明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矛,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文静温顺从小学到初中,学习都相当的轻松,自信可在中考前由于感冒,影响了水平的发挥,以2分之差没被重点高中录取。
进入高中后,学习一直认真勤奋第一学期段考后,发觉成绩不尽如人意,只排在班上二十几名,本人和家长都很着急,以为是学习不够刻苦,于是更加勤奋用功,早起晚睡,经常挑灯夜战,可到期末考试时,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比段考时还要差到高一第二学期开始,王×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由于运动时间太少,体质也很差,上课经常感到头晕,注意力很难集中这周的英语测验,一向最为拿手的科目,竟然破天荒的亮起了“红灯”,终于忍受不住打击,带着满眼的泪水和一脸的委屈困惑来到了心理室老师,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学习这么努力,可成绩总上不去?和初中时相比,我已经不知用功了多少倍,是不是我真的比别人笨?我该怎么办呢?”,20,心育目标与措施,首先,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高中课程的要求与初中的不同,学习的方法应该进行相应的改进 其次,加强学法指导 第三、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讨论会或进行个别的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正视差距,找到原因,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重新定位,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战胜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21,(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目标,协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性情感形成对自我、他人和环境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
一是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 二是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 三是帮助学生学会情绪主导和情绪平衡 四是帮助学生学会情绪控制和情绪宣泄 五是帮助学生学会情感发展和情感培养22,(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应包括两个方面: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与训练 引导学生去克服意志品质的消极面,23,(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目标,促进社会适应 一是发展自我意识 二是促进沟通交流 完善个性品质 自主、勤劳、负责、坚强、利他与创新24,,,25,案例:李××,男,17岁,高一某班学生入校后,在学习纪律各方面表现都较好唯一让老师同学头痛的是他的个人内务卫生,在宿舍里,凡是属于他辖区范围的,不管是纹帐、被子,还是衣服鞋袜,可用“脏、乱、臭”来概括,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宿舍的舍容舍貌为此,他所在的宿舍在学校的内务卫生评比中,已经挂了几次“黄牌”,有一次还被拍了照当成“脏、乱、差”的典型曝了光舍友们在多次劝说警告无效的情况,忍无可忍,向班主任提出开除其“舍籍”的要求高一 对此他也深感苦恼,郁抑不安。
经了解才知,原来在家里从小到大从未做过家务,日常生活的一切不论是大事小事,全都是妈妈一手包办,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到现在上了高中,因为是住校生活,所以每天换下来的脏衣服都是集中起来,每周周末放假时才拿回去给妈妈洗的对此我们做教师的也不得不感叹家长们的“爱子”之情26,心育目标与措施,尽快地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转化 1、做好心理准备 2、尽快熟悉环境 3、尽快构建新的群体 4、加强生活指导27,三、从教育效应层面考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基础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二)基本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三)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针对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 全体性与全面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成功性原则,29,一、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贯彻该原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年龄 性别 表现 时代 个性,30,二、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