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ppt
172页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一、为何要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案例: 卫生部2004年12月2日公布了2003年对抽取57000户家庭所做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过去10年,我国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明显下降,居民自我医疗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测算我国居民年就诊数为47.5亿人次,与1998年相比减少5.8亿人次同时居民的平均住院率也有所下降 调查表明,36的居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跑到药店购药,采取自我医疗,且这一比例逐年增加:农村由1998年的23增加到31、城市由44增加到47原因: 一是医疗保障覆盖水平不高 二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三是低收入人群、边远农村地区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差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48.9%;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高达29.6%;在住院患者中,主动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为43.3%,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支付不起相关费用而提前出院的.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占全部贫困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 在西部地区农村,62%的患者因为经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
这些数字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了城乡居民的就医困难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第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与改革开放初期时因医疗资源严重缺乏而导致的老百姓就医困难不同,现在看病不容易更多的是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造成的 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 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 在大城市大医院 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的结果: 1、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 2、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百姓有病得不到有效治疗,百姓不相信基层医疗机构,,大医院人满为患 小医院门可罗雀,资源浪费,,第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政府投入占16% 百姓支出占55%,自费高,满意低,,第三,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据统计,2005年,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数为1.3亿,再加上500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只有不到两亿的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障 第四,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目前,全国有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8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还有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都需要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医院目前实行的是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
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国家已经实行了17次药品降价,所涉品种多达万余,但是老百姓却没有感受到实际的效果!药品生产企业大量生产替代药品,,第五,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 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初衷不是让它为政府挣钱,而是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然而,当前一些政策上的矛盾致使这个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既然是公立医院,就应该保证对他们的财政投入并且加强监管但是现实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每年的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另一方面,政府对医院的收支又不管,医院院长自然要追求利润 第六,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 当下职能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管用”的监督办法6条导致看病难、看病贵!!,,为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卫生资源结构,中央提出要积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既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带动和促进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
中央决定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推进城市卫生综合改革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集中精力,积极推进这是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二、怎样开展社区卫生服务?,1、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 3、坚持以调整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为主,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4、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5、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1、要以人为本,惠及群众; 2、要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 3、要积极推进,量力而行 4、要加大投入的力度, 5、要努力探索,创新机制 6、要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 7、要综合配套,协调推进 8、要加强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的协作配合,三、社区卫生服务承担的基本工作,性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 对象: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模式: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 内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结果:让居民在社区可以享受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录,基本医疗服务,1、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 2、提供社区现场救护; 3、提供体检服务; 4、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 5、提供转诊服务; 6、提供疾病恢复期的康复医疗服务; 7、提供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 8、提供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 以上八项工作构成了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坐等病人,主动服务,为个体服务,为全体居民服务,单纯 诊治疾病,健康管理,,,案例 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区内于1998年10月建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使用面积369平方米,独立院落 社区情况:面积2.4平方公里,4个居委会共7979户,20816人 人员:医院派出五名医务人员 内容:常规门诊医疗服务,不开展出诊服务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早8点-下午4点; 效益:奖金拿医院120%平均奖的倾斜 成本/效益:全年人员支出超过业务收入 工作情况: 建档:共35份, 门诊:日平均门诊人次8.5人 收入:全年业务收入106297元。
居民满意度:周围居民隔三差五到医院状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种种问题服务模式? 服务内容? 服务形式? 结果:效益? 满意度?,2001年10月医院领导经过认真考虑,认为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走一条新路,于是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站目标管理经济责任制,全员公开竞聘上岗活动” 竞聘条件主要是:不论年龄职称,谈计划、论发展,全院职工投票,票多上岗请全院职工对三名竞聘者投票选择,最终一名外科临床医师竞聘成功 2001年11月新站长与医院签订了责任书,走马上任正确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选什么样的站长? 关键要素是什么? 听话?技术?理念?,新站长上任后便着手开展了以下这些工作: 1、加强与社区联系:与居委会相互参加每周的工作例会,共同组织社区居民活动 2、改造格局:一对一的全科诊室、门前无障碍坡道、走廊方便扶手,洗手间配备呼叫铃、不锈钢可折叠坐便器等 3、进行社区健康调查,做社区诊断:老年人多而增设了中医专家诊室、前列腺诊室和骨伤按摩诊室等科室,化验室、中药房、煎药机 4、扩大服务范围:代煎代送中药、免费送氧气上门、开诊社区护理服务、出诊服务、免费体检项目、安排专车免费接送行动不便老人就诊、转诊; 5、开展契约式医疗服务,有五个不同收费层次的合同内容供居民选择,适应从普通居民到高收入人士不同层次的人群。
4年过去了现在是什么样?,开展每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某站改革前后各种数据的变化,,案例思考: 12001年11月前后几年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您认为是否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 2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今后还应做哪些工作? 32001年11月前后的对比对您最有启发的是什么?从此案例中您认为还能反映出哪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区别,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一、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意义,案例: 2002年底,我国内地先后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发生传染性非典型型肺炎疫情,波及266个县(区),累计报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2003年初,疫情扩散到4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报告“非典”病例8422例,死亡919人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统计,因受“非典”流行的影响,我国内地经济损失总额为17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GDP的1.3%;香港经济损失总额为120亿美元,占香港GDP的7.6% 2004年初,我国内地先后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9起, 2005年夏,猪链球菌病疫情又突袭我国四川省,全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死亡38例,疫情波及12个市37个县(市、区)。
每一次疫情流行都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二、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案例: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仅湖北省阳新县,20世纪40年代就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毁灭村庄7000多个,荒芜耕地约1.5万公顷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大多是15-49岁青壮年这些人本应是最具社会活力和经济活力的群体,一旦成为艾滋病患者,他们将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数突破3900万人,新增感染者490万名,另有300多万艾滋病患者在2004年死亡 在艾滋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艾滋病可以使国民经济增长率每年减少1%,艾滋病患者消耗的医疗费用可占国家卫生预算的50%以上维系人群健康和生产力发展,案例: 1987年全国残联开展的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当时全国因脊髓灰质炎麻痹致残者达183万1988年我国确立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此后连续开展常规免疫接种和强化免疫,每年投入2500万元自1994年起我国再未发现本土野病毒引起的病例,2000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论证,确认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 通过实施免疫预防接种,目前每年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乙脑等较实施免疫规划前平均减少发病2500万例,减少死亡33万例。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2年在全球化时代保护民族健康-CDC全球传染病策略报告中指出:“消灭天花为全球减少了200亿美元的卫生支出,为美国节省了30亿的费用,相对而言,3200万美元的预防投入是不算多的” 我国九五攻关项目高血压综合预防提示我们,每投入1元的宣传、教育、预防费用,可以为国家节省8.59元的医疗费用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国内外多项大规模研究表明,收缩压每下降5-10mmHg或舒张压每下降2-5mmHg,脑卒中发生危险减少30-40%对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降压治疗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也有好处,适当降低血压水平,脑卒中再发危险就可以下降低投入,高产出 既经济又有效!!,三、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1、重大疾病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 (1)老的传染病 结核病年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每年新发肺结核病人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人 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9.75%,有1.2亿人长期携带病毒现有慢性乙型肝炎病人2000万,每年医疗费用500-1000亿元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估计人数达3800万人,其中月50%携带病毒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戊肝流行发生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历时20个月(1986-1988年),发病人数逾12万。
霍乱自1961年传入我国,40多年共发生3次较大流行,近年来,由于受霍乱流行优势菌型的变异、气候异常和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以及部分地区和人群卫生陋习难以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霍乱仍有可能出现较大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