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本《靖难之役》.doc
8页靖难之役开场:(以ppt形式展现)背景音:(“百家讲坛”开场背景音)附白:2006年,一部《明朝那些事儿》风靡中国大地作者,当年明月,本名石悦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的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了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绎本期“百家讲坛”,我们的zx教授将以《明朝那些事儿》为基础,以讲述和情景再现的方式全方位展现明朝建立后的第一次内部权力之争-------靖难之役一.建文之忧,遂而削藩【讲述】(张勋)(着中式服装上,白) 上一节,我们讲到,洪武三十一年,即公元1398年,朱元璋在杀掉大多数功臣和安排好继承人之后,终于驾鹤西去他走得很安心,因为他认为自己已安排好一切,朱允炆一定能按照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的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 这个朱老板,生前把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希望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他说“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震诸国。
各藩王食粮万石,并享有军事指挥权,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则1万9千人尤其边界九王------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其中,北平的燕王拥兵10万,大宁的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朱元璋本意,是让这九个藩王镇守边界,共同辅佐他们的侄子-----朱允炆但精明一生的朱老板这次似乎太天真了,要知道,在权力和荣誉面前,亲情是靠不住的 各藩王在边界频繁地搞“联合军演”,喊打喊杀,虽然表面上是冲着蒙古人,可让这位天性文弱的侄子皇帝朱允炆坐不住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情景剧,第一幕】布景:皇宫大殿中人物:建文帝、黄子澄、齐泰、方孝孺、宫女太监各两名道具:古装服装、方桌、奏折建文:(着龙袍,于大殿上来回踱步,双手背在身后,手中还握着一封奏折,显忧虑状) 朕新立之君,本该高兴才是可自即位以来,这颗心却总悬而不下停顿片刻)我那些个叔叔们可不消停啊!诸卿可有良策为朕分忧?(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均拜伏于下听得皇帝问话,黄子澄首先抬头)黄子澄:(微微一笑,道)陛下勿忧,诸王的兵力谅只可自保,如胆敢图谋不轨,是时朝廷天兵一到,他们将不战自败。
话音未落,身边齐泰抬头躬身)齐泰:臣以为,黄大人之话差矣自古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各藩王拥兵自重,骄横异常,久为朝廷之患由以燕王、宁王为甚,燕王数度无视礼法,僭越妄为臣料定其日后必反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望陛下早做圣断方孝孺:(附和道)齐尚书之言甚是,望陛下早做圣断建文:(默默地看着龙椅宝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谢幕,下)二.朱棣起而反抗【讲述】(张勋) 在翰林学士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的再三劝说和鼓动下,建文帝终于下定决心要动手了但在削藩目标上,经过多方争论,最终选择了“以燕王为中心,先剪除羽翼”的步骤毕竟先挑弱者下手是最稳当的方法 负责执行的是前朝名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建文的动作可谓是飞速的,仅两年间,周王朱肃、代王朱桂、岷王朱遍、齐王朱傅等先后被解决,均被免除爵位,之后或贬为平民,或发配边远 为了削减朱棣的实力,建文帝先派先派工部侍郎张炳接任北平防务,而后命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掌握北平军事控制权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番风雨霹雳,精明的朱棣坐不住了这摆明了就是冲着我来的嘛朱棣陷入了纠结困境中,反与不反,他在痛苦中抉择着:像其他藩王一样坐以待毙,结果只有被宰;反,又有极大风险,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一件事的刺激,使他彻底走上这条造反路建文元年7月,建文帝命张炳、谢贵监视朱棣,命北平都指挥使立即逮捕朱棣哪知着张信原为驻地老部下,两人交情甚厚,接到命令后,思索再三,终于向燕王报信于是乎,盛怒之下的朱棣,毅然决然的反了情景剧,第二幕】布景:北平燕王府中人物:燕王、张信、张炳、谢贵、侍从二人、兵丁五人(内室中)张信:(气喘吁吁立于旁)朱棣:(身着王袍,两手端着一封信笺,目光由右向左,表情由惊恐到僵硬,由僵硬到愤怒,再由愤怒到平静,看罢,便转身躬身向张信行礼,连声道) 先生救我全家矣!本王当万死以报张信:(欲答,忽听得府外嘈杂起来) (二人一前一后,急匆匆地走向大厅厅中早已候着张玉、朱能二人,均显急切状)(一家丁慌忙地跑进来,躬身对朱棣)家丁甲:殿,殿下,张、谢两位指挥使率大队官兵包围了王府朱棣:(脸上掠过一丝惊慌)什么?来了多少人?家丁甲:(慌张)小人也不清楚,反正围了好多层,密不透风。
还说要殿下出去见面朱棣:(旋即平静,一脸坚毅,厉声道)张玉朱能!张玉朱能:(上前一步)在!朱棣:命你二人率全部王府卫队守卫王府朱能负责大门,张玉负责后门谁敢擅入王府,格杀勿论1张玉朱能:是!张信:(上前,急切)殿下千万不可出去朱棣:(脸上掠过一丝冷笑)哼,想擒本王,没那么容易来人!家丁甲:小人在朱棣:请张谢二位大人入府议事家丁甲:是顷刻,家丁便回报)家丁甲:二位大人不肯,执意请殿下出外叙话朱棣:(嘴角一丝奸笑)你去告诉二位大人,就说本王已抓住欲图谋不轨的的张信,请二位大人进来拿人家丁甲去报顷刻,张谢二人便随家丁甲入得府来)张炳谢贵:(躬身)参见殿下朱棣:(一脸和蔼)二位大人勿忧,意欲不法之人,本王已抓住远途劳顿,二位先休息片刻二人落座)侍女甲:(端上茶来) (二人正待接瓜)朱棣:(突然满脸怒气,指着二人鼻子大骂道)连平常老百姓,也讲究兄弟宗族情意,我身为天子叔叔,却还要为自己的性命担忧朝廷如此待我,天下事尚有不可为乎?(说完,大喝一声,王府内卫士一拥而出,将张谢二人捆了起来)朱棣:(用庄严的眼光,扫视着周围的人,厉声道)事已至此,也由不得我了 (谢幕,下)三.冒险造反,竟获成【讲述】(张勋)朱棣决意造反了。
却是以“朝中有奸臣误国,自己起兵清君侧”,也就是以“靖难”的名义,毕竟谁愿意光明正大的承认自己造反了朱棣造反的消息迅速传到京师,建文帝大惊失色,速召众臣廷议奈何能某善战的功臣宿将已被他爷爷朱元璋诛杀殆尽,最后不得以拜老将耿炳文为帅,领13万大军讨伐朱棣叔侄大战正式拉开由于其过程太过复杂曲折,反复无常,在此并不细述,只简述其大致过程为:耿炳文真定溃败------换帅李景隆------朱棣拖宁王下水-------朱高炽北平防御战获胜------朱棣白沟河转败为胜-----铁铉守济南,朱棣东昌之败-----朱棣闪击徐州、宿州-----灵璧之战,最后的胜利-----陈兵瓜州,直指金陵情景剧,第三幕】布景:长江北岸,瓜州时间:傍晚人物:朱棣、朱能、侍卫二人(朱棣站在长江北岸的一高处,双手背在身后,眼睛眺望着南岸的金陵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二侍卫远远地站着)朱能:(朱能拿着一纸文书,走到朱棣身边,开口打破了平静)陛下……..朱棣:(猛地抬起头来,用一种极阴冷的目光注视着朱能)朱能:(不寒而栗,旋即反应过来,开口道)皇上…….朱棣:(脸色稍缓)何事?朱能;(双手递上)这是南军的议和文书,欲划江分南北而治…….朱棣:(冷冷的抓过文书,扯得粉碎,并抛入江中)朱能:(呆呆的看着随江水漂流园区的纸屑)朱棣:令三军将士,抓紧训练,后日总攻。
朱能:(回过神来)是! (谢幕,下)四.最后的建文帝【讲述】(张勋)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六月初三,燕王自瓜州渡江,镇江守将投降,朱棣率军直指金陵,十三日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于道旁,拥戴朱棣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朱允炆坐在宫中,他并非地这一天的到来毫无预料,可当它终于来到的时候,还是显得那么残酷,皇帝做不成了,现在连老百姓都做不成了了情景剧,第四幕】布景:空空的皇宫大殿人物:建文帝道具:火把(朱允炆呆坐在龙椅上,眼神迷离无光)建文帝:(沉默了许久,突然抬头,愤怒的对着空旷的大殿喊道)都是你们这些人给朕出的主意,事到临头却各自逃命!(空空的大殿回音很久,却没有一丁点回应)朱允炆:(突然放声大笑起来,喊道)让这一切都结束吧!!(说完,朱允炆走下了龙椅,点燃火把投向大殿的每个角落做完一切,仰天大笑着走向后殿) (谢幕,下)【讲述】(张勋)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有人说建文帝与宫中自焚而死;有人说他落发为僧,云游天下;还有人说他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目的之一就为寻找建文至于建文帝的真正下落,现已不可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五.孤臣泪【讲述】(张勋)正所谓:“树倒猢狲散”朱棣围住京城之际,绝大多数文臣武将或投降,或逃跑,但也有一些孤臣在以他们的一己之力挽救朝廷危亡,更有一些誓死不降比如齐泰在广州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黄观在杭州募兵,虽然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但仍值得我们称赞而这里特别应指出的一个人便是------方孝孺方孝孺早年就名满天下,被称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连燕王朱棣都不敢怠慢因不肯为朱棣写即位诏书,被诛“十族”情景剧,第五幕】布景:装饰一新的皇宫大殿,门口侍卫二人物:朱棣、方孝孺、侍卫二,侍女二,太监一名道具:桌子,笔墨纸砚朱棣:(高高端坐在龙椅上,眼睛看着大殿口)方孝孺:(痛苦着进入大殿,并不行礼) (朱棣十分尴尬)朱棣:(忍着性子,劝说道)原朝中奸臣当道,朕靖难,唯仿周公辅政而已今天下已定,早闻先生文采天下无双,望为朕起草即位诏书,昭告天下,以安生民略停顿)上笔墨!太监:(端上笔墨纸砚来)方孝孺:(冷笑了一声,也不回答。
径直走向方桌,提笔写下“眼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看罢,勃然大怒,怒道)你就不怕我株你九族吗?方孝孺:(怒目相对)休道九族,诛我十足又何妨?!朱棣:(啪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色铁青,怒吼道)来人!将此逆贼拿下斩首,诛十族!!(二侍卫进,拖方孝孺下场方孝孺口中还不停地骂着“眼贼篡位,必遭天谴”)六.结语“靖难之役”是明朝最大规模的一次内战,也是朱明王朝建立未久既发生的一次人伦惨变其中的镇压、反叛、杀戮,心衰存亡,自待后人评说正如《临江仙》中说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好,本期节目就讲到这里至于朱棣即位后如何作为,且听下节分解 (全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