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S-LM模型的理解.docx
2页诸学者对 IS-LM 模型局限性的观点和我的一点小看法、 IS-LM 模型的建立经过查阅资料和上网搜索,我整理了关于IS-LM模型的局限性有以下这样几点:(虽然 是多篇文章的综合,但他们所列的内容内容大体都是相同的,看来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 你会抄不会炒)① 由于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在早期是分析大危机后的“萧条经济”因此早期的IS-LM 分析框架采取了古典的具有刚性的价格,价格因素没有纳入早期的分析框架之中② 模型所假定的政府调节市场的方式并非与现实相一致LM曲线是在中央银行使用基 础货 币作为目标工具的假设下推导出来的因为现实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在 20 世纪 70 年 代末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很多国家并不是以货币供给总量为货币政 策的最终目标,而是 通过利率 (特别是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的调整,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施货币政策,产生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③ LM曲线只是简单地考虑了货币市场中的信贷市场,而没有考虑其他金融市场在货币 政策传导和利率形成过程的作用例如不同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往往会起到相互替代或互 补的作用④ 用 LM 曲 线代表货币政策要求使用名义利率,因为名义利率是持有非生息货币的机 会成本,而总需求依赖于实际利率,利用 IS - LM 分析框架难以在一个模型中处理名义利 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别以及它们对宏观经济产生的不同作用。
⑤ 传统的 IS - LM 模型没有将十分明确的预期模型纳入其中尽管通货膨胀率远比价 格水平的单次变动重要,也更受到公众的关注,但模型并不能决定通货膨胀率⑥ 罗默 (2000) 指出负面需求冲击导致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在战后时期极为少见,而通 货膨胀率的下降却非常普遍⑦ 与之相关的是,传统模型难以动态化,它往往局限于比较静态分析和短期分析以 Joan Robinson (1974) 为代表的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集中批评了 IS - LM 模型的静 态均衡性质,这一性质忽略预期的作用⑧ 正如 Victoria Chick (1977)所言, IS - LM 框架具有内在的不一致性,在处理价 格变动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相互关系时存在重大缺陷⑨ Chick (1977)指出,价格外生决定的假设使模型受到很大局限,即使将价格变动作 为外生变量处理, IS 和 LM 框架对价格信号的反应也不对称货币需求是名义需求,价格 水平的上升本身就会增加货币需求,从而引起 LM 曲线的移动但 IS 曲线描述的是经过价 格水平缩减的实际变量,固定价格成为关键的假设⑩ IS - LM模型没有讨论供给方面1叽S - LM缺少统一的微观基础,从而导致模型存在许多的内部冲突。
三、 我的一点小看法① 既然老师让我们找IS-LM模型的局限性,那它肯定存在问题,因为老师是一个有原 则的人士当然看到许多学者的观点之后,确实感觉到模型不完善② 曾经听某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简单的都是错误的,凡是复杂的都是没用的 对照此模型,发现它清晰易懂,当然不能包治百病的解决问题③ 之所以说是自己的小看法,是因为我想到的应该已经有人想到了,只是我还没看到, 所以就不能称之为新观点了④ 上述内容都是应老师要求要写些好玩的话,但感觉一点不搞笑,下面开始陈述我的 看法:第一,由于在考虑投资时主要考虑的是销售水平和利率,那被忽悠的因素应该如何解释, 其中投资更多的指的是企业购买设备而进行投资,而家庭住宅投资却没有包括进去,住宅投 资是为了享受而不是扩大再生产GDP中投资是包含这两部分内容的,但这这个模型中却将 住宅投资省略了,会不会造成模型的不准确第二,因为投资关系只是给了一个简单的相关关系,却没有像消费给出的线性关系那些 确定,当产出和利率同时变化时,如何来确定投资的变化就成为了一个难题,我们是不是应 该从实际中来考虑投资关系,得出一个有规律的关系,可以是的在解决问题时会使得它更加 的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