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收集路线设计.docx
7页G U I Z 11 O U UNIVERSITY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设计设计项目:蔡家关校区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学院:资环学院专 业:环境科学姓名:吴盼盼学 号:060810110127年级:06 级任课教师:刘方2009年6月20 日目录一、 蔡家关校区设计资料 11、 概述 12、 垃圾收集服务人口及面积 13、 垃圾产率 14、 贮存容器 15、 垃圾收运系统 2二、 蔡家关校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的设置 2三、 蔡家关校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的设置 2四、 垃圾中转站设置 41、 位置的选择 42、 设计规模 43、 垃圾中转站的类型 5五 结语 5参考文献 5附图 6一、蔡家关校区设计资料1、 概述(1)地区概述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位于贵阳市云岩区阿哈湖畔,是贵州大学主校区之一 校区以本科、研究生教学为主,有在校生 14000 余人,其中本科生 13000 余人, 研究生1000 余人,教职工 1800 余人现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八个学院、喀 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等一批科研和研究中心、三个本科教学楼及一个研究生 教学楼、十栋学生公寓及相关配套设施,占地面积 598754.31 平方米。
2)垃圾成分现状概述 蔡家关校区的垃圾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居住人口产生的生活垃圾,这是主 要源;二是附近农民进行生产活动产生的农业垃圾;三就是校区绿化产生的绿化 垃圾根据蔡家关校区地形图,环卫部门提供的资料及对该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 调查分析,其垃圾成分有如下特点:垃圾成分以果皮,纸屑,树木,厨余为主; 纸屑、玻璃、塑料、金属、废电池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较大;校区周围部分 居民以烧煤为主,垃圾中煤灰比例相对不高按照以上垃圾成分特点,经以其他同类城市的垃圾成分进行类比分析,设计 该校区垃圾成分为玻璃、塑料、纸屑、废电池等废品占30%,煤渣土砂石等无机 物为 35%,厨余垃圾等有机物为 35%左右本设计暂以上述资料为基础进行技 术分析2、垃圾收集服务人口及面积该校区现状占地 598754.31 平方米,有在校生14000 余人本工程根据目前 该校区人口及面积设计3、垃圾产率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五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统计分析, 目前我国人均垃圾产生量一般在0.9〜1.2kg/(人・d)左右,垃圾密度一般为0.4〜0.6t/m3按照以上数据分析计算,该校区共产生垃圾大约10 t/d。
4、垃圾收运系统(1)垃圾收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搬运和贮运,是由产生垃圾 住户或单位将垃圾送至贮存处的运输过程;第二阶段是收集和清运,主要是垃圾 的近距离运输,用清运车辆沿一定路线收集清运容器或其他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 运至垃圾中转站;第三阶段是转运,在城市垃圾中转站将垃圾转运至大容量运输 车上,运往垃圾处理场在规模较小的城镇可以不设中转站,可及收及运,直接 用垃圾收集车或压缩式垃圾收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场2)垃圾收运系统规划总体原则 首先,应坚持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 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并满足环境卫生要求,其次应考虑达到各项卫生目标 时,费用最低,并有助于降低后续处理阶段的费用因此,科学地制定合理的收 运计划,以此来提高收运效率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3)蔡家关校区垃圾收运系统简图:5、贮存容器贮存容器大小适当,需满足各种卫生条件要求,并要求使用操作方便美观, 价格便宜,便于机械化装车1)容器类型 国内目前各城市使用的容器规格不一对于居民家庭,通常有家庭资本随意 性容器;对于街道贮存,常见的有供行人丢弃废纸、果壳、烟蒂等物的固定式垃 圾桶等;本设计采用耐腐和不易燃材料制造的分类收集垃圾桶。
2)存放地点 住宅区贮存家庭垃圾的垃圾集中间设置在固定位置,该垃圾集中间靠近住宅 区,方便居民,又要靠近马路,便于分类收集和机械化装车3)设置容器数量 容器设置数量对费用影响很大,应根据事先规划和估算合理设置容器数量 本设计对这个问题考虑不太周全,共设计了 个垃圾桶二、蔡家关校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的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一般尽可能位于垃圾产生量多、靠近公路干线及交通方便、 环境危害少、便于废物回收利用,且建设作业最经济的地方根据蔡家关校区各 地方生活垃圾产生情况,结合收集时的交通和环境因素,在贵工路口、雅河东路、蔡家关校区共设成型垃圾收集点 11个,其中 5个为垃圾间,一个全封闭垃圾池其余为无封闭型垃圾池,具体参数见下表:编号地点类型垃圾成分1贵工路口无封闭垃圾池生活垃圾2雅河东村无封闭垃圾池生活垃圾3建行教师专区旁无封闭垃圾池生活垃圾402青教公寓前无封闭垃圾池生活垃圾5龙潭路下方20m垃圾间生活垃圾6蔡家关农贸市场旁垃圾间农业垃圾7贵大附中旁无封闭垃圾池生活垃圾8三号教学楼旁垃圾间生活垃圾9栖风路星宇网吧前垃圾间生活垃圾10锅炉房前垃圾间生活垃圾和煤渣11上寨校医院门前全封闭型垃圾池生活垃圾三、蔡家关校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的设置由于校园垃圾成分相对社区要单一得多,可回收利用部分较多,同时分类相 对容易。
所以,本设计在每层楼放置一个小型的垃圾分类回收箱,该箱分四个部 分,分别为废塑料、废纸、其他可回收垃圾以及不可回收垃圾四部分,由楼层保 洁员分类收集,然后每天晚上九点运到楼下,由小型三轮运输车依次把每栋学生 公寓的垃圾运往垃圾中转站其中可回收利用部分运往中转站旁的资源再利用中 心统一处理,不可利用部分则运到中转站进一步压实处理,最后运往垃圾处置场 进处置具体收集线路如附图“蔡家关校区垃圾收集线路图”所示具体收集路 线详见“蔡家关校区垃圾收集路线图”四、.垃圾中转站设置(1)位置的选择按照《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的选址要求,在考虑蔡家关校区 的总体、交通、教学生活区分布等因素,使中转站的运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生 活,规划本课程设计中将中转站设置在校园的北面,即长坡路上段此处交通方 便,且不易对附近地区产生较大的污染2)设计规模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所推荐的垃圾转运量的计算公式Q = 6 nq/1000式中Q 中转站的日转运量(t/d);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人・d),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无当地资料时,垃圾人均日产量可采用1.0〜1.2kg/人• d6 ――垃圾产量变化系数。
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如无资料时,6值 可采用 1.3〜1.4本设计中 n=20000, q=1.200, 6 =1.3,带入公式计算得中转站的日转运量 Q=31.21其小于小型转运站的最大限值150 t/t故整个蔡家关校区只需设置一 个垃圾中转站即可满足要求中转站用地面积按相关标准执行,即转运量为150t/t时,用地面积为2000〜 1500m2,附属建筑面积100m2本设计中由于日转运量远小于1501,故占地面积 可适当减小以节约用地和减少投资及维护费用,综合考虑后取其用地面积为 500m2,附属建筑物面积为50m23)垃圾中转站的类型国内外生活垃圾中转站形式多种多样,有直接转运式、推入装箱式和压实装 箱式等其主要区别在于站内中专垃圾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处理效果(减容压 实程度)不同经过对各类型中转站的原理、特点和蔡家关校区垃圾量等的综合 分析,本设计的垃圾中转站选用直接转运式即垃圾收集后由小型收集车运到中 转站,直接将垃圾卸入容积为60〜80m2的大型垃圾运输车的拖斗由牵引车拖 带进行运输;运输途中,用篷布覆盖敞顶集装箱,避免垃圾飞扬该形式中转站 的主要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几乎没有专用中转垃圾处理设备,投资少,运营管 理费低,但中转垃圾过程中,对垃圾未做减容、压缩处理,导致站内垃圾运输车 (集装箱)容积很大,且未能实现完全封闭化中转作业。
但是,这样可以减少因 压实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等废水,从而减少处理成本和水污染,进而保护好雅河五、结语 通过对蔡家关校区垃圾桶以及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加深了课堂上所学的知 识,锻炼了 CAD 绘图能力,并独立的完成了此次课程设计,懂得了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附图一:蔡家关校区平面图 附图二:蔡家关校区垃圾箱分布图 附图三:蔡家关校区垃圾收集路线图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3. 王金华,孙可伟,房镇.城市垃圾中转站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5月4. 华振明,高忠爱,祁梦兰,吴天宝. 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处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19925. 宁平,张承中,陈建中.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北京,20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