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编辑)微观经济学“边际”相关概念整理(精华版).docx
2页1. 边际效用 MU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解释: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心理原因:人性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2. 边际替代率 MRS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原因: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1+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1. 边际产量 MP( 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 TP/ L(短期生产函数)2.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第二,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前提;第三,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第四,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即最佳技术系数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3.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 (长期生产函数——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
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 MRTS为正值,以便于比较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产量不变,一种要素不断增加,每一单位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 =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3、短期边际成本 SMC (成本论 )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MC dTCd w L Q r kw dL Q 0dQdQMPLdQ dQMC w 1dL Q MPLMC 与 MP 成反比 MP 先上升,后下降,所以 MC 先下降,然后上升;且 MC 的最低点对应 MP 的顶点TP递增, TC和 TVC递减; TP递减, TC和 TVC递增;TP上的拐点对应 TC和 TVC上的拐点长期边际成本 LMC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LMCLTC Q(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