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孙式小架太极拳养生.doc
2页浅谈孙式小架太极拳养生李国华孙式小架太极拳为杨有俊老师在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中医阴阳五行、人 体经络理论,结合师承、家传和个人数十年习武、授拳、点穴、为人治病的实践经验精心编 排的太极拳流传于镇江、苏州、南通、泰安、徐州、广州等地正宗传人有谈万麟、史超、 李振华、邱军、包信春等杨有俊(1924〜2008年)河南商丘人,出身于武术世家,为民国武术家“盖黄河”吴 志超入室弟子,兼从王元志、王永年等名师学习,深得武术内、外家之梢髓上世纪50年 代中后期,经岳父名医刘玉山介绍,得缘与太极大家张祚玉先生游,尽得孙氏三十六手太极 拳Z真传一生嗜武,精勤不懈,研摩参悟,终磔化境编有孙式小架太极拳、太极形意八 卦九宫缠丝掌、太极形意八卦対练套路等,编著《孙太极套路(小架)》、《孙式小架太极拳 与养牛》等诚为当代难得的太极人家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系太极宗师孙禄堂晚年集太极、形意、八圭卜于一炉所造之拳以“进 退相随、虚实转换、动作敏捷圆活,犹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尤志 心语)”为特点,其#字手型为太极拳中独有该拳重螺旋内劲,行拳时全身处处上弦,立 身中正,处处注重平直圆该拳山孙禄堂在镇江秘传一代儒医陈建侯,再传于张祚玉。
再后 有周德良、陈九皋、孔小安等传其拳是镇江人值得骄傲的武术瑰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孙 式小架太极拳是孙氏太极三十六手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极具技击和养生功能现浅谈孙式小架太极拳养生一、 练习该拳的准备运动方法,可以强健筋骨、肌肉,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孙式小架 太极拳冇一整套完备的准备运动方法,它包括肩、肘、腕、胯、膝、踝的运动,即通过 一定方向的转动,使这项部位的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滑膜等结缔组织得到有效 的拉伸和运动,从而使这些部位的筋骨得以强健,确保行拳时这些部位的筋骨皮,自如 而冇弹力,不易发生扭伤,使学习该拳的身体基础得到保证这是因为人体冇一个贯通 全身的筋系统,上述部位是这个系统中的节点所在,对它们的锻炼,起着连接周身筋经 的作用,全身的气血得到冇效畅通,使以波动和震荡的方式在筋组织中传导的力,传导 更加顺畅,及时向下一肢节传递和延伸,从而完成力的传达这便是传统武术中所谓“外 炼筋骨皮”其实如果将上述训练方法的速度减慢到可与腹式呼吸相配合,进行练习, 也完全可以起到“内炼一口气”的作用这些部位的强健,增强了人体肌肉力量和神经 传导系统的平衡能力,可避免不必要的跌伤二、 身、手、步法的运动变化,带动手、足三阴三阳和任督而脉的贯通和气血运行, 起到提高脏腑功能和强身健体的作用。
该拳手法多血变化丰富,如招式中有双剪手、车 轮手、十字手、开合手等,手型有剪刀手、龙招手、叼手、F1!字手等,拳型有金刚拳、 豹拳等,毕竞是集太极、形意、八卦之长的拳种,手法多变可想而知其中尤以卍字手 最具特色,为他式太极拳所无,其精妙变化,正是“四两拨千斤”,被誉为“王手”手 法运动的丰富变化,促进了手三阳、三阴经的和谐运动,促进了心、肺、小肠、大肠、 三焦的强健步法有丁八步、半弓步、內扌II步等等,步法的运动变换,促进了足三阴、 三阳经的通达和谐,使肝、胆、脾、肾、胃、膀胱功能得到加强身、手、步的协调运 动变化,使人身十二经络、任、督二脉及全身经络得到促进,从而带动五脏六腑的康健、 和谐,起到却病延年的功效大家知道,人体有一个经络系统,它是联结脏腑和各经络 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脏腑通过经络把人体诸窍连成一个整体脏腑的病 变,通过经络,把信息传导与四梢、体表气血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源泉,血來源于气, 流动于脉,故称血气气者血Z母,血者气Z师,但气必须依附于血液循环全身,练习 者在练习中配合气、经络和呼吸、吐纳,增加气的升降、出入运行,人体气血流通,促 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却病强身的目的。
所以练习该拳,可以促进人身经络气血的运 行、协调及时把体表信息传输给系统脏腑,达到却病强身的冃的另外该拳起式耍领: 头顶悬、双目平视、舌顶上频、下颌微收、沉肩班肘、涵胸拔背、尾闾中正、收臀提阴、 双膝微1111、双脚安放、十指抓地、全身放松一开始就做到了舌顶上频和提阴(会阴上 提),也就是强调了任、督二脉的上、下鹊桥相联,为气血在任、督二脉的周行提供了 便利,也为练拳时有效沟通全身经络作好了准备练习该拳起式,可以防治脱肛、内外 痔、痛宫、疝气等症三、 练习该拳可以有效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脏腑功能,达到治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的疾病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所致该拳拳架有机 组合,体现了阴阳五行、左右补泻的理论其所冇向左的运动为泻,冇健脾胃、益心肺、提 精神的功能;向右运动为补,能起到壮阳、补肾、养肝、明目、利胆之功效;前后运动,平 补平泻,能调整人体之阴阳,上下运动,可调整人的气机变化,其升、降、伸、缩、呼、吸、 收、放,达到平衡阴阳的养生功效如拳式中的“左右填掌”、“左右懒扎衣”、“手挥琵琶”、 “金鸡独立”、“搓球盘掌”等,或左右相对,或成双成对,做到平衡而对称,以利补泻,达 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其中“左右填掌”対骨质增牛、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引 起的腿麻腰痛有较好的疗效另外“搓球盘掌”中的双盘掌,可以起到调肝、脾的作用以上这些来源于杨老师的传授,虽然我学习该拳有年,但因天资愚钝,不能道师传之万 一因学此拳,曾躲过车祸,更令我师恩难忘冇对此拳感兴趣欲学习者,可向杨师的正宗 传人史超等人问道2013年10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