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学(可下载).docx
4页劝学 《劝学》学案 目标导航: 1、积累并掌握本文所涉及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2、领会本文的论证特点和语言特色 3、领会学习的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 问题1:全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试着填充下题 中心论点: 分论点1: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分论点2:学习的作用: 分论点3: : 参照答案: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1: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分论点2: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分论点3: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坚持、专心 问题2:讨论以下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辑”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参照答案:(1)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这个观点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方法态度就是不能停止2)“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行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行,使人智慧明达,不犯错误3)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4)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凭借了外界条件这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的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问题3: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参照答案:本文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文章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运用比喻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决不枯燥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的观点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起来,形成鲜明的对照设喻的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
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排比句和大量对偶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有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积累平台: 1、重点文言实词:指出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 (1)木直中绳 (2)金就砺则利 (3)劝学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声非加疾也 (6)假舆马者 (7)而绝江河 (8)故不积跬步 2、重点虚词: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于: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③且焉置土石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