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运营.docx
17页发展历程1、发达国家1美国健康管理作为一个行业及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1929年;由于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医疗赔付费用;美国蓝十字和蓝盾保险公 司在对教师和工人提供基本的医疗诊费的同时;也提供进行健康管理的费用;由 此产生了健康管理的商业行为..1969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尼 克松政府更是将健康管理服务推向市场;从而迫使全美保险公司由原来单一的 健康保险赔付担保;向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转变..1973年;美国政府正式通过了健康维护法案;特许健康管理组织设立关卡;限 制医疗服务;以控制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如今;健康管理组织也统称为“管理 医疗模式managedcare保险制度”;终于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1978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成立了健康管理研究中心;旨在研究生活方式行为 及其对人一生健康、、生命活力、和医疗卫生使用情况的影响••美国健康管理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美国医疗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且实践证明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明显降低医疗 保险的开支..目前;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 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PP0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 健康管理服务..近乎完善的市场化医疗保健体制是美国健康管理市场化的必然..尽管美国 各州不同程度上都有商业保险必须为健康管理买单的立法;但分工细致的健康 保险和独立的医疗卫生商业服务实体;仍需要在立法之外;通过特别的保险项目 来兑现健康管理资源..2日本日本早在1959年就开始针对卫生状况和潜在公共卫生问题实施健康管理.. 通过“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增长;提高了国民的健康水 平;使国家人口平均寿命从1947年的50岁上升到1992年的男性76.09岁、女 性82.22岁..而近年平均寿命已经接近90岁;居世界第一位..原因是日本人一 生都在进行健康投资..日本家庭普遍享有健康管理机构及保健医生的长期跟踪 服务;包括为家庭建立;负责家庭的健康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和保健所会共同开 展健康促进活动..3英国英国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主要由国家健康保障体系NationalHealthService;NHS主导..以国家税收和国家保障体系为来源的公共 基金为所有国民提供全套建的医疗服务..服务按需提供;与支付能力没有关系..商业健康保险主要客户为收入较高人群;包括收入损失险;;长期护理保险;私人医疗保险;健康基金计划;和牙医保险等..英国私营的BUPA英国有远见者联合会 是国际性的医疗及保健、保险组织..旗下42个健康体检中心通过对客户进行全 面体检、咨询医生数据分析、预测疾病••客户可在当天收到包括疾病预防行动 方案的体检结果..目前该机构会员遍布190多个国家;为全球超过八百万机构的 四万多位雇员提供全球性医疗保险及保健服务..其医疗医保结合的健康保险模 式倍受世人瞩目..4德国自1883年德国颁布企业工人疾病保险法;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并相对健全的社 会医疗保障国家..2002年统一后的德国政府把劳动和社会政策部的社会保障职 能与卫生部合并组建“卫生和社会保障部”..该部细分药品监管、卫生保护、 卫生保健服务、强制性社会保险和长期照顾等职能..按职能分别形成预防服务、 控制传染病;社会保险;退休保险和社会补偿;残疾人和社会福利等项目来满足 健康管理需要..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开始进入成熟期;市场需求 趋于稳定和饱和;买方市场形成;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新产品开发更为困难;行业 进入壁垒很咼..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作为健康管理产业的基础的生物科技不断发展提供了技 术可能性、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庞大的消费群体、政府福利支出加大提供了大笔 买单;这些构成了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新动力..2、中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历程改革开发30年来;与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相比;我国的健康管理产业发展严 重滞后..国内的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应该说还没有超过10年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注 册于2001年;且主要发展的业务并不是综合性的健康管理业务;而主要是业务..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00年之后;北京市健康 管理服务机构的数量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健康管 理相关服务机构已有五千多家;北京市占到其中的十分之一..2002年;慈铭创始性开展健康体检管理行业先河;将健康管理从理念探讨引 入实际运用实践..2004年;韩启德教授在给健康管理的定义是“对个人及人群 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以及进行预防的全过 程..” 2005年;成立医师健康管理和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同年国家劳动 和社会保障部在三季度发布的新职业中确认“健康管理师”职业..2006年;中 华预防医学会成立健康风险评估和控制专业委员会..2007年;成立健康管理学 分会..同年;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 控制专业委员会协助下;委托有关专家;制定了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从而 为我国健康管理奠定了政策基础..2008年;卫生部正式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 2020”战略规划;将会勾画和推进健康管理发展..2008年;由卫生部陈竺部长提 出的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2008—2010年已经开展两年;各地成果将在今年 底进行总结..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少数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医院及体检中 心的附属部门..这些机构同时存在独立运营与融合兼并两种趋势..健康管理的 从业人数没有准确的数据;估计全国在10万人以上;而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 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与美国70%居民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 业接受完善的服务相去甚远••健康管理产业在我国尚处于成长初期;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开始明朗;企业进入 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逐渐增多••目前中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拐点期:国家对医疗体制的改革、鼓 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行业的政策利好、健康管理消费市场巨大的增 长潜力等因素使健康管理产业成为投资机构竞逐的重点领域••基本特征1、健康管理产业特点1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属于资源性产业••2目前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处在成长初期;因此;企业越是进入得早;机会越多; 越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领军企业••3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有政策含量、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医疗技术含量、资 源含量、服务含量和一定的资金含量;因此具有一定的进入壁垒••4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品牌效应强、可连锁发展;建设周期短、扩张速度快、易 形成规模••5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对周边行业带动效应显着..2、健康管理产业关键成功因素1保险公司是健康管理的积极推动者由于保险公司是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者;所以对于能够极大地减少医疗保险 费用支出的健康管理;能够积极地进行推动;并从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2健康管理服务由专业的管理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是区别于保险和医疗之外的一项服务;同时健康管理也是一项 产业;因此能提供健康管理的公司都是拥有众多专业人才的公司..3健康管理覆盖人群极为广泛美国健康管理覆盖人群极其广泛;这不仅得力于保险公司的积极推动;也与 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并对健康管理有正确认识有关..产业构成产业链构成健康管理产业链条的上游主要包括提供信息技术平台的企业;此外还包括生产体检所需要的制剂和设备的企业;设备主要包括血液透析仪;B超设备;X光设 备等;制剂则主要包括体检所需要的检验试剂等等;健康管理产业链条的中游主 要是指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产业链条的下游则主要包括健康咨询及后续服 务企业..主要环节1、 信息技术平台的开发健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从客户基本信息的录入; 到体检结果的收集、传输;再到数据的分析、发布与管理;信息技术都起到了不 可替代的作用..健康管理的整套流程需要通过一个信息平台来实现;健康管理企业的兴起也 预示着这类提供健康管理整套解决方案的IT公司发展前景看好..健康与IT技 术的结合将催生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2、 健康体检健康体检是进行健康管理的初始步骤;也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块业务.. 目前;整个健康体检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利润空间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主导 品牌尚未完全形成;市场还未成熟;但也正因为健康体检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进 入这个行业才有了更多发展壮大的机会..此外;健康体检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 的发展模式可供借鉴;市场将越来越规范;前景也长期看好..所以;健康体检是 进入健康管理产业一个很好的切入点..3、体检客户数据的深度加工健康管理或体检机构可以利用已积累的个人资料、健康体检报告等数据进行 深度开发..例如;根据已有的数据库;筛选出易患的高发人群;有针对性地为他 们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根据现有数据库;还可以和医疗机构进行一些合作研究.. 客户数据是健康管理类公司的核心资源之一;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不可低估;所以 很有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多种方式加以利用..通过实行会员制;提供商可 以搭载健康产品和其他增值服务..通过吸纳、过滤、筛选、梯级分化会员;给会 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产品及其他解决方案..4、 健康咨询、培训及出版根据体检结果进行个人风险评估;针对个人提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针 对大众做健康生活知识的培训;提供这类业务的培训机构可以是健康管理类公 司的一个部门;也可单独存在;在健康知识培训这一细分市场上做专做精;发展 前景看好..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自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会增 多;这为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成长机会..5、 健康维持、促进产品或服务健康管理除了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外;还需要后续的服务来加以配合;这也 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健康管理类公司通过与提供保健品、健康食品、各种家用 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合作;可以实现三方健康管理类公司、生产 企业和客户共赢..此外;健康与休闲度假相结合;可以为旅游休闲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健康与 房地产业相结合;从设计到建造都以人的健康为本;可开发出更适宜居住的健康 住宅;健康管理产业与保险业相结合;可进一步丰富保险公司产品;吸引客户购 买保险产品;同时也完善了健康管理产业的服务内容..但从国际健康产业发展 的历程看;随着人寿险、健康险的推出;保险业出于保证自身经营安全与利益的 需要;必将进入这个领域;在参与健康管理服务投资与经营的同时;成为保险客 户个人非医疗性健康消费的支付手段之一..保险业的介入;将解决健康管理服 务消费支付的“瓶颈”问题;推动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现状发展外部环境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的缺乏;支撑13亿人口庞大人群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压力重 重;所以国家一直以来都在着手进行医疗改革..政府需要社会的力量一起来负 担全民的健康;这样的政策导向为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国务院等机构陆续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 不断完善医疗健康法律..同时政府在新医改中强调了个人的健康管理的概念; 这也为健康管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国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一方面介入、控制过多;另一方面又没有提出相应 的规范和指导;更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这给健康管理产业进一步的健康、规范 地发展带来了困扰..发展市场现状中国“健康管理”的提出发展至今接近10年;但是健康管理在中国尚为雏形 阶段;目前健康体检服务为健康管理中的主导;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健康教育 讲座为后续的辅助支持服务;而具有真正中国特色的系统完整的健康管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