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课件.ppt
53页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u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掌握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2.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3.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堂小结课堂检测自主预习赋存密集贫乏流动性需求思考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答案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开源节流具体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资源和跨区域调配资源;防止浪费和污染等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_(1)东 部 沿 海 地 区 经 济 发 达 , 能 源 需 求 量 大 , 但_,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2)西部地区因 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自主预习经济水平地区差异能源相 对贫乏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 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2) 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3)具有清洁优势的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天然气煤炭北煤南运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2)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 。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 ,发展 西部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鄂尔多斯东部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和石油,原因是什么?答案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这主要是由于天然气储运难、上市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等原因造成的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于天然气作为能源同煤炭和石油相比燃烧效率高、清洁且使用方便、比较价格低,因此,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采天然气之后,天然气能部分取代煤炭、石油,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32007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8%,而我国只有33%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前景?答案2007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8%,而我国只有3.3%,但是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是广阔的从储量看,我国约有38万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开发潜力看好从产量看,2000年底为277亿立方米,但是我国政府决定把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2005年天然气销量达到300亿立方米,2015年将达到2 600亿立方米。
阅读下列一组图,回答问题合作交流(1)比较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分析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答案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于东部;而在能源的消费量方面中西部地区所占全国比重小于东部地区由此可见,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区域差异显著,这是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之一2)比较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分析我国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答案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根据图丙回答天然气资源在我国的分布特点,今后我国油气资源的战略重点在哪里?答案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因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我国油气(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4)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非常严重。
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薄弱、落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工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有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原因如右所示:反思归纳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据此完成(1)(3)题1)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解析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练习巩固C(2)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的原因有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西部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有限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地域狭小,气候干旱A B C D解析天然气开发主要受经济水平的限制A(3)由于工程沿线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用煤,从而将有效降低城市环境中的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C白色污染 D重金属污染解析天然气与煤炭相比,可减少粉尘、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
B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自主预习地区项目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变为 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 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有选择地发展以 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 、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经济能源紧张深加工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投资效应和骨干工程的带动效应)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 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基础设施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区项目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有利影响促使西部能源结构 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改变以 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 ,提高生活质量不利影响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质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气化大气环境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紫气东来,绿色管道开工,总揽全局发展,东西双赢下面为西气东输的区域协调效应图合作交流(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主要有哪些?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主要有哪些?答案对西部的影响: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对东部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不足,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2)通过西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答案从全国角度看,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3)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炭的2/3你以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价格,以促进西部发展?答案不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进口天然气比较,其开发利用的优势是价格低,而其他方面多为劣势,若提高价格,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就会失去比较优势,继而失去市场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带来的影响主要涉及三大区域、两大效益:(1)三大区域:反思归纳(2)两大效益:两大效益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效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环境效益缓解环境压力,集中人力、财力改善西部环境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2.其他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原因主要线路效益西电东送西部能源资源(水电、煤炭等)丰富;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晋、陕火电与黄河上游水电输往环渤海地区;三峡等长江干支流水电输往华东;西江水电输往华南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南水北调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西线:西南诸河上游至黄河上游;中线:丹江口至华北;东线:沿大运河北上至华北促进北方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晋煤外运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地区能源短缺大秦线、神黄线、太焦焦兖日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3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
1)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2)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下面为“世界三个国家跨区域调水示意图”,其中图1为“美国的北水南调示意图”,图2为“埃及的西水东调示意图”,图3为“我国的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练习巩固(1)图1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图2所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图3所示区域_气候显著解析通过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分析,图1所示区域位于美国西海岸的30N40N之间,应为地中海气候;图2所示区域位于埃及,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图3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季风(2)在图3所示的三条输水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_;输水量最大的是_;投资成本最低的是_解析考查我国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输水线路的基本特征西线东线东线(3)试分析跨区域调水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解析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考虑,本题重点回答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答案增加调入区的水域面积,有利于水循环;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调入区的气候;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等。
其他观点合理亦可)知识提纲1分组和数字归纳记忆西气东输工程概况(1)分组记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新、甘(或陇)、宁、陕(或秦);晋、豫、皖;苏、沪2)数字法记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穿过的东中西部的省4、3、2西部4个,中部3个,东部2个3)数字归纳法记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跨越的自然障碍一(次)跨(越)长江,两(次)穿(越)大山(吕梁山、太行山),三(次)跨(越)黄河强化记忆2归纳法记忆实施西气东输的三大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在西部3概括法记忆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读下面的简图,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12题1 1 2 2 3 3 4 4课堂检测5 5 6 61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区,乙表示西部地区,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水源B资金C天然气、电力等能源 D先进技术解析我国西部地区调往东部地区的主要是天然气、电力等能源。
1 1 2 2 3 3 4 4 5 5 6 6C2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解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且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区域的赋存量不匹配,为促进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B1 1 2 2 3 3 4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