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职业中专教育.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3429483
  • 上传时间:2024-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职业中专教育获广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职业中专教育,是相对于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来讲的,探讨职业中专的教育,对于职业中专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是有重要意义的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二版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页)所以加强分析和研究职业中专教育,是有深远意义的一、职业中专教育特点1、实践性职业中专教育实践性特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专职业教育工作者共性的认识,职业中专实践性在职业中专教育及课堂教育中显性及潜在价值,已在职业中专成为关注的问题,它是由职业中专培养目标决定的对职业中专学生的实践性,不仅仅是教育中总结出来的、普遍适用的“原理”或“规律”,而且是富有“个人特征”,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它不仅是职业中专学生从别人那里直接接受知识的指导过程,而且对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发展、积累增长知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反映着职业中专生实践的经验、现在的行为以及将来可能的表现。

      实践知识不仅是属于认知的、纯客观操作东西,而且就每一位职业中专学生实际所拥有的实践知识来说,都富有价值、情感、审美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等特征法国学者布迪厄曾在《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导引》一书中提醒人们,“对一个内容丰富、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和跨越许多领域的相关经验研究,如果采取零碎片面的方式加以吸收……那只会导致对理论的严重的误读”职业中专学生实践性是职业中专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所必需具备的智力资源,是职业中专学生从事专业活动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智慧技能,如果教育中不体现实践性,掌握实践技能,那就不能培养出生产经营第一线初中级人才2、开放性职业中专教育要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是将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联系在一起,并为继续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过程职教与普教、高教、成教等相互衔接、沟通、补充,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其教育目标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大到整个职业生涯,其性质也由终结教育变为终生教育职业中专教育了不例外,不再只是职业技术培训,而是把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全面教育,是把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开放、灵活、发达的中专职业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中专教育是包括中职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职业教育,也包括在学校、在企业和社会教育在内的中专开放性教育,其类型,有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有职前与职后培训,其空间,由学校到家庭、企业以及社会,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化社会衡量人的能力与水平,已不再是单纯的学历证书,而是体现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资格证书,资格证书将成为进入职业市场的通行证,国家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积极发展职业中专教育,是完善和构建职业教育终身体系的组成部分,职业中专教育具有开放性3、实用性职业教育实用性,是指针对生产经营操作业务来讲,教师对学生理论教育和加强学生实践性,都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面向具体工作职业的实用性,是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性教育不同地方,是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的教育,所教、所学要更紧密地联系实际,要实用、有用、管用实用性是职业是专教育特点,如同学游泳,只要主动、反复实践,掌握要领,往往一定会掌握职业教育面向全社会职业的具体工作需要,以职业技能为主,培养的是百步穿杨的神箭手、有卖油翁那样的注油绝技的能手、福尔摩斯式的侦探能手或者熟练操作者,而不是培养理论专家,以实用性为主,重点掌握其实际操作要领,要不断创新、不断研究,对职业教育在培训内容、时间、速度上实行短平快,把最实用知识让学生掌握好,以足够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指导实用性的专门教育训练,以“熟”生“巧”,以“练”和实践求“精”,掌握其要领,所学所实践知识要有其实用性和应用性。

      二、当前职业中专教育存在问题1、理论性强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育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育,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育,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育内容多,乏味,强化职业技能教育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育少,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但对以课堂、书本为主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接受方式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传统教育方法把学生当作没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一面,对学生的发展,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外因的一面,忽视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教育注入的结果,“填鸭式、满堂灌”常而易见,教师总是以多讲而尽到一位教师的责任,忽视了师生的双边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实践教育环节薄弱,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以实验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由于实验教育环节薄弱,使中职毕业生难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调整教育内容,改善教育方法,增加实践教育时间,但仍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先天不足单调的教育手段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统一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就实验而言,学生从确定的原理出发,按照确定步骤,采取确定的实验手段,获得确定的实验结果,至始止终,学生很少会独立思考,甚至都不可能问为什么,所以也就很难涉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方法始终没有摆脱高等教育方法和义务教育方法的模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教育方法,没有体现以实践知识为本位,教育内容深奥苦涩,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3、教育质量下滑现在招收进来的中专生源大多是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好的,除家庭经济困难外,一般都升高中基础不好的,一些家庭对独生子女迁就,年龄又小,不能参加工作,城镇的就送读职业中专,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农村来的生源,随着党的农村政策落实,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家庭经济备件也大有改观,很多农村子弟是不自觉学习的,比十年前的生源质量有极大的差别有些学生到了学校得过且过,有甚者调皮捣蛋,到学校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遵守纪律,损坏公物,顶撞老师,另一方面,随着中职生扩大招生,如2005年我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19.2万人,比去年增2.2万人,增幅达12.94%,扩招和开放式办学后,一些教育及管理方面跟不上,尤其是老师教学任务重,班级人数多,教师教学忙,许多教师都是忙于应付,专心研究教育和管理也不细致,诸多原因,还有社会影响,学生不想学,教师很多情况下无可奈何,学生学习、实习、管理、教育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教育质量下滑。

      三、提高职业中专教育质量对策1、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的思路,防止片面的课堂式理论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技术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以服务社会、服务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育为主线,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毛泽东文集》,第一版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1页)要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情况,强化职业的实用性技能教育,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重在“操作”,“实训”,偏重技能、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教育目的由培养单一专业性人才的“就业教育”向培养复合集成型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任务由培养“认知能力”为主向“职业综合能力”为主转变;教育内容由“基础学科”为主向理论、技能及职业活动课程为主转变;教育体系由“学科知识中心型”向“能力实践本位型”转变;教育过程主要是按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任职资格要求组织教育;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操作”转变;教育组织形式由“班级固定教室”向“课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实习基地、小组化、个别化学习”转变。

      从近年录用单位对中职生招聘看,较强调某一岗位技能,如打字要快,熟练操作计算机,写文章,攻关等,如果不理论联系实践,学以郅用,学生就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2、采用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实行多种方式教育和办学,提高教育质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如模拟教育方法,是由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现场教育方法是在生产现场进行教育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学练做相结合,缩短了理论课堂教育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情景教育法是将课堂的教育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多媒体演示教育法,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育形式案例教育法,是一种教育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育案例,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围绕教育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不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育形式校内模拟实习法,校内模拟实习的关键是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

      校外生产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实践性教育形式社会调查法,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育形式项目设计法,这是一种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实际或模拟系统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的实践性教育形式此外还用半工半读、工不结合等办学方式,这些众多的教育方法和办学方式,学生都是喜爱的,因地制宜的采用,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重视实践教育管理,体现职业中专办学特色要求首先要重视实践教育的组织管理,对实践教育进行管理,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学校统一领导,分头组织实施,从实践教育的经费,各部门分工协作,有关实践环节的管理、组织与实施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是制订实践的教育计划,学校各部门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培养的方案在时间和组织上保证实践教育环节,同时提出专业技能规范,制定专业实践教育大纲,严格按教育计划和实践教育大纲的要求,安排好各个环节的实践教育工作再次,搞好实践教育运行管理,每个实践教育环节的实施都应有指导小组,应做到六个落实,即计划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落实和考核落实,要抓好几个环节:实习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安排环节和结束阶段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

      第四、加强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改革和完善实验室、模拟训练室、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加强实践教育的管理工作,满足多种实践教育环节的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本着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专业优势,主动出击,服务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学校和社会及企业的协议形式,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性、专业性的实践教育基地,做到学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双赢的目标分析和研究职业中专教育,对于搞好职业中专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