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赵村黄骅烈士牺牲地遗址概况.doc
5页大赵村黄骅烈士牺牲地遗址概况黄骅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革命战争年代,以黄骅同志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在黄骅大地上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为黄骅乃至全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弘扬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高风亮节,让世世代代黄骅人永远牢记他们的英名和伟业,1945 年 8 月正式将新海县更名为黄骅县,1989 年撤县建市1985年大赵村黄骅烈士牺牲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聂荣臻元帅亲自题词的黄骅烈士纪念碑落成,2002 年烈士牺牲遗址被沧州市正式批准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 年黄骅市委、市政府决定重新修复大赵村惨案遗址,2006 年 10 月 18 日遗址开始动工兴建,2007 年6 月 29 日全面竣工,遗址建设总投资 110 多万元,占地面积 32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75 平方米,庄严肃穆的主遗址坐北朝南,按照历史原貌在原址上修建,分为南北两院,南院正房五间,依据黄骅等烈士牺牲时的原景设计陈列,正房南侧、东侧、西侧分别建有厢房,北院正房五间,陈列黄骅烈士的生平简历和丰功伟绩,遗址东侧增建了纪念馆,南侧增建纪念广场,广场内有聂荣臻元帅亲自题词的黄骅烈士纪念碑、黄骅烈士雕像、革命烈士群雕等附属建筑,进一步烘托了遗址的庄严肃穆。
大赵村黄骅烈士牺牲遗址既是一座功能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部真实生动的黄骅革命史,将永远铭刻革命先烈的坚贞、崇高和不朽,成为诉说黄骅历史渊源,展现英雄黄骅形象的城市名片,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赵村惨案遗址已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遗址落成以来,共接待各地参观人员 10 万多人,每年都有一批老领导、革命前辈来此踏访烈士牺牲遗址,每到重大节日都有许多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来此瞻仰革命遗迹2009 年电影《英雄黄骅》在遗址完成拍摄,2010 年上映,历经 63 年的风霜,黄骅烈士的名字已经和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深深溶合在一起,英雄的风骨已经完全渗入到黄骅人的精神世界附:黄骅烈士生平事迹黄骅烈士生平事迹前 言黄骅原名黄金山,字为有,1911 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木港公社良上村,出生时中国正值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他从小受尽欺凌,连年的军阀混战和列强的入侵,使他目睹了祖国所受到的种种屈辱,他幼小的心灵就树立了要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志向后在共产党员柯松涛的指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在 1929 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追随过毛主席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辗转大半个中国参加革命斗争,在革命烈火的锤炼中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爱护百姓、疼苦士兵,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他拥有极为卓越的军事才华,令阎锡山部闻“黄”色变。
1937 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为便于做新军的工作而改名黄骅1943 年 6 月 30日,由于邢仁甫、冯冠奎判徒行刺,黄骅同志在冀鲁边区新青县,现在河北省黄骅县大赵村不幸遇难,光荣牺牲年仅 32 岁1945 年 8 月山东军区为纪念黄骅同志,将新青县改名为黄骅县,他那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永远照耀着共产主义光辉的一生苦难的童年阳新县位于湖北省的东南部,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河湖交错,山脉纵横,土地肥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在良上村的南面,有三间坐北朝南的茅棚土屋,黄骅就出生在这三间茅棚土屋里后来,日本鬼子听说黄骅参加了革命,放火焚烧了他们家的房子黄骅从小失去了父母,靠吃他二嫂柯九菊的奶水长大他小的时候非常的苦,挖过野菜,给地主放过牛,在裁缝铺里当过学徒,受尽欺凌在黄骅九岁那年,嫂子把他送进学堂念书,然而家里太穷了,仅上了二、三年学就被迫辍学了这样,他还挤出时间去旁听,后来,跟着吴师傅学起了木匠,增长了不少见识年少志高在黄骅十五岁那年,他参加了儿童团,任儿童团团长后来,黄骅参加了赤卫队,由于工作积极负责,能很出色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1929 年春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 年参加了红军。
戎马生涯参加红军后,跟随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转战南北,东挡西杀,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实践的锻炼,又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考验,黄骅逐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历任司号员、勤务员、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政治指导员、团参谋长、党总支书记等职黄骅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员,而且还是一个善于做日伪工作的出色能手,渤海湾有个海盗名叫陈志芳,黄骅为做他的工作,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不带一兵一卒,深入虎穴,陈志芳深感敬佩,表示坚决抗日,为抗日救国运动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文明楷模黄骅由一名红军战士到红军团长,由红军团长到抗日将领,他从不搞特殊,而是和广大指战员同吃一锅饭,同喝一锅粥黄骅穿着极为朴素,一双鞋子破了就补,补了再穿,穿了一年后还舍不得扔掉,它不仅自己这样,还教育自己的妻子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要和别人比学习好、工作好黄骅的学习非常刻苦,他有一个小皮箱,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一有空就抓紧学习,文化素质提高很快,无论是报告、总结、讲话都是自己动手写,从不请人代劳血洒渤海黄骅同志调任冀鲁边区司令员后,以高昂的革命热情,领导冀鲁边区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这时,混入革命队伍投机革命窃居渤海区司令员要职的邢仁甫,在他的密谋策划和一手操纵下,一场谋杀我革命同志,准备扯起白旗投敌叛变的罪恶阴谋在加速进行。
对邢仁甫这一罪恶阴谋,我山东军区已有所觉察,千方百计往各军分区送信,苦于当时正遭日寇集中兵力在冀鲁边区进行扫荡没有及时送到,但是黄骅、陆成道等主要领导同志见邢仁甫行动诡秘,对他采取了防范措施,例如,党的核心机密不给他看,重要的军事会议不让他参加,重要的军事行动临时才告诉他等1943 年 6 月 30日,冀鲁边区司令部在当时的新青县(现在的黄骅县)大赵村召开侦查工作会议,这一天,天空阴暗,细雨蒙蒙,黄骅一早起床,饭也没顾得上吃即由中赵村赶到大赵村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司令部参谋长陆成道,侦察副股长崔光华,锄奸科长陈云彪,作战股长池田,一分区站长齐耀庭,参谋董兴根,二分区参谋兼站长刘金才,三分区参谋兼站长池林兆,管理股长解玉山等紧张地进行了一天,待到下午六时左右,会议室门外走进一个名叫周云洪的人,周云洪进屋以后向黄骅副司令递交了介绍信,黄骅同志阅后让周云洪到管理股休息,周云洪当时没有立即退出会场,而是在和其他同志说话,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个人叫冯冠奎,周云洪回头看到冯冠奎后便往旁边一闪身,冯冠奎在周云洪的旁边伸出了手枪打响了,首先中弹的是黄骅和陆成道同志,接着是齐耀庭等同志,前后约 2 分钟的时间,当警卫员从伙房听到枪声回到会议室时,正和行刺后逃跑的冯冠奎相遇,当场被冯打死。
在这次惨案中,由黄骅、陆成道、陈云彪、董兴根、崔光华等八名同志牺牲,齐耀庭、刘金才、池林兆、池田同志负伤党和人民为了纪念黄骅同志的丰功伟绩,于 1945 年 8 月将新青县正式命名为黄骅县1953 年 3 月黄骅烈士的遗骸由黄骅县搬迁到济南市英雄山烈士陵园重新安葬结束语回首历史,革命战争的硝烟依然散去,但那些烈士先辈的音容笑貌,及穿越血与火的赤胆忠诚,却宛然尤在烈士以血的代价换来的胜利成果,继承着多少革命先烈对我们自强不息的渴盼!黄骅烈士同我们诀别已有 67 年了,但他那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大形象,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光辉业绩千秋不朽,他那英武刚直、竭忠尽职、志洁行廉的崇高品质,将与日月争光、万古长存他的这种精神将激励着无数黄骅儿女,在当今社会讲和谐求发展的主旋律中,昂首阔步,甘于奉献,勇于献身,为全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