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九年级《文言复习专题之文言实词》拓展阅读.doc
3页《世说新语》经典故事选读画地为方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①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②魏武知之,即遣还注释】①“何晏”句:何晏的父亲死得早,曹操任司空时,娶了何晏的母亲,并收养了何晏②庐:简陋的房屋按:这里指何晏不愿改姓做曹操的儿子译文】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日近日远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注释】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
这就是所谓东渡意译文】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不忘根本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译文】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很不容易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译文】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条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之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很多呢,所以才要的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①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②眠觉:睡醒③皎然:洁白光明的样子④因:于是⑤左思:西晋文学家,字太冲招隐:田园诗名,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⑥时:当时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州⑦即:即刻就:到,去⑧经宿方至:经过一宿的功夫才到达。
经:经过⑨造门不前而返:到了门前不进去就返回了造:到、至⑩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