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环境工程原理要点.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30288609
  • 上传时间:2023-06-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8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绪论1、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稀释: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一种方法,以减轻污染物对生物和人体的短期毒害作用 隔离:将污染物或者是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 进一步扩大分离: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他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 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 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第二章 质量衡算1、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而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态系 统;当上述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时,则称为非稳态系统稳态过程的a数学特征是:〒二0,即物理量只是空间坐标的函数,与时间t无关at2、质量平衡关系式: 输入速率-输出速率+转化速率=积累速率;即dmqm -qm + qm =——;1 2 t r dt稳态非反应系统:qm = qm12第三章 流体流动1、 层流:当流体流速较小时,处于管内不同径向位置的流体微团各自以确定的速率沿轴向 分层运动,层间流体互不掺混,不存在径向流速,这种流动形态称为层流或滞流稳态流 动下,流量不随时间变化,管内各点的流速也不随时间变化。

      2、 紊流:当流体流速增大到某个值之后,各层流体相互掺混,应用激光测速仪可以检测 到,此时流体流经空间固定点的速率随时间不规则地变化,流体微团以较高的频率发生各 个方向的脉动,这种流动形态称为湍流或紊流脉动是湍流流动最基本的特征3、 雷诺数:流体的流动状况不仅与流体的流速u有关,而且与流体的密度p、黏度p和流道的几何尺寸有关雷诺将这些因素组成一个量纲为 1 的数,用以判别流体的流动形态,puL称为雷诺数Re,即Re =式中:u 特征速度,m/s;L――特征尺寸,对于圆管,常采用管内径d,m 雷诺数综合反映了流体的物理属性、流场的几何特征和流动速率对流体运动特征的影 响流动状态转变时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时,流动为层流对于圆管内的流动,当ReV2000时,流动总是层流,称为层流区;当Re>4000时, 一般出现湍流,称为湍流区;当2000VReV4000时,有时出现层流,有时出现湍流,与外 界条件有关,称为过渡区第四章 热量传递1、导热:是指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产生热量传递的方 式物体各部分之间无宏观运动热对流: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冷热流体相互掺混而发生热量传递的方式。

      质点之间 发生相对位移,并且对流必然伴随着导热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物体由于热的原因而放出辐射能的现象, 称为热辐射辐射传热不需要任何介质作媒介,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这是辐射传热与热 传导和对流传热的不同之处2、傅里叶定律:q = Q =-九dT ;式中:Q——y方向上的热量流量,也称为传热速率,A dyW;q——y 方向上的热量通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又称为热流密度,dTW/m2;久——导热系数,W/ (m・K);-- ——y方向上的温度梯度,K/m; A——垂直于dy热流方向的面积, m2; 该定律表明热量通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负号表示热量通量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irp反,即热量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传递的匚一为热量传递的推动力dy3、单层平壁的热传导d-根据傅里叶定律,有Q二-A丁; dx4、多层平壁的热传导n 层平壁:------■1 -2■n+1■ii=1i=15、圆管壁的热传导单层圆管壁:irp irpQ = -^A =-九(2兀rL)-,稳态导热时,dr dr将上式积分整理后得-----;多层圆管壁:Q = 1 n+12n Rii=1---i=1mi6、对流传热的机理 在层流情况下,流体层与层之间无流体质点的宏观运动,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热量 的传递通过导热进行。

      实际上,在传热过程中,因流体的流动增大了壁面处的温度梯度, 使得壁面处的热量通量较静止时大,因此,与静止流体的热传导相比,层流流动使传热增 强在湍流边界层内,存在层流底层、缓冲层和湍流中心三个区域,流体处于不同的流动 状态在靠近壁面的层流底层中,只有平行于壁面的流动,热量传递主要靠导热进行,符 合傅里叶定律,温度分布几乎为直线,且温度分布曲线的斜率较大;在湍流中心,与流动 垂直方向上存在质点的强烈运动,热量传递主要依靠热对流,导热所起的作用很小,温度 梯度较小,温度分布曲线趋于平坦;在缓冲层中,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质点的运动较弱, 对流与导热的作用大致处于同等地位,由于对流的作用,温度梯度较层流底层小7、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1) 物理特征:流体的物理性质将影响到传热通常情况下,流体的密度p或比热容Cp 越大,流体与壁面间的传热速率越大;导热系数入越大,热量传递越迅速;流体的黏度M 越大,越不利于流动,因此会削弱流体与壁面的传热2) 几何特征:包括固体壁面的形状、尺寸、方位、粗糙度、是否处于管道进口段,以及 是弯管还是直管等这些因素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或流体内部的速度分布,因而影响传 热 3)流动特征:流动特征包括流动起因(自然对流、强制对流) ,流动状态(层流、湍 流),有无相变(液体沸腾、蒸汽冷凝)等。

      强制对流下的流体流速较自然对流大,因此前者的传热速率也较后者的大 流体状态为层流和湍流时,两者的传热机理不同,湍流传热速率远大于层流对于发生相变的传热过程,由于相变一侧的流体温度不发生变化,使传热过程始终保 持较大的温度梯度,因此传热速率要比无相变时大得多8、 保温层的临界直径」 2九」热损失Q为最大值时的保温层直径:D二——二D ; d称为保温层的临界直径2 a c c0.5(d -d)为保温层的临界厚度c19、 换热器实体构造:分为管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分为:① 蛇管式: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可在容器中安装搅拌器提高传热系数;喷淋式蛇管换热 器:效果较沉浸式要好得多② 套管式:适用于流量不大、所需传热面积不大而压力要求高的情况;③ 列管式:可采取在传热面上增设翅片的措施板式换热器分为:① 夹套式:可在容器内安装搅拌器以提高传热系数;② 平板式:常将板面冲压成凹凸的波纹状10、 间壁传热过程和计算热流体通过间壁传热给冷流体的过程分为三步:①热量从热流体传给固体壁面;②热 量从间壁的热侧面传到了冷侧面;③热量从固体壁面传给冷流体总传热速率方程:Q=KAAT; A——取定的面积,可为A、A、A。

      12m1 1 bA AK为总传热系数,& = 一+ 卜+ L,其单位为W/ (m2・K)K a 入A a A1 m 2 211、传热推动力——平均温差在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计算中,冷、热流体的温度差是传热过程的推动力,它与换热 器中两流体的温度变化情况及两流体的相互流动方向有关在变温传热时,用△ T1和AT?△T - AT分别表示换热器两端两流体的温差,有Q = KA— i = KAATAT mIn 2AT112、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实际传热量Q最大可能传热量Qmax13、传热单元数:是温度的无量纲函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传热推动力引起流体温度变化 的大小,表明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强弱传热推动力越大,所要求的温度变化越小,则所需 要的传热单元数越少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关系:l-expLNTU(1 + c )]对于单程并流换热器,可得:£= — (1)1 + cR式中:NTU——热容流量小的流体的传热单元数;)Cr——两流体的热容流量比,即Crm p )ninm p maxNT U<1 - c )] -NTuC-C )]R对于单程逆流换热器,有£=R) 趋于无穷大时,上述两式(1)2)当任一流体发生相变时,即 q cm p max2)可简化为2) 分别简化为£ = 1 - exp(- NTU );当两种流体的热容流量相等, cR=1, 上述两式(1)1 - exp(- 2NTU) NTU £ — 2 、 - 1 + NTU °第五章 质量传递dc1、费克定律:N — -D a (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Az AB dz式中:N ――单位时间在z方向上经单位面积扩散的组分A的量,即扩散通量,也称扩散 Az速率,kmol/ (m? • s);c ——组分A的物质的量浓度,kmol/m3;AD ――组分A在组分B中进行扩散的分子扩散系数,m2/s;ABdcA 组分A在z方向上的浓度梯度,kmol/(m3 • m) odz费克定律表明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负号表示组分A向浓度减小的方向传递。

      dx对于液体混合物,常用质量分数表示浓度,于是又可写成N二-PD mA ;Az AB dz当混合物的浓度用质量浓度表示时,又可写为N二-D %Az AB dz2、 分子传质静止流体中的质量传递有两种情况,即单向扩散和等分子反向扩散① 单向扩散:组分 A的分子扩散通量:N = c u ;扩散通量的表达式:A,D A A,DN二-D A + £a(N + N )(费克定律的普通表达式)A AB dz c A B浓度分布函数曲线② 等分子反向扩散:扩散通量的表达式:N = -D AA AB dz浓度分布函数及分布曲线3、 对流传质过程的机理在层流流动中,相邻层间流体互不掺混,所以在垂直于流动的方向上,只存在由浓度 梯度引起的分子扩散此时,界面与流体间的扩散通量仍符合费克第一定律,但其扩散通 量明显大于静止时的传质,这是因为流动加大了壁面附近的浓度梯度,使传质推动力增 大在湍流流动中,流体质点在沿主流方向流动的同时,还存在其他方向上的随机脉动, 从而造成流体在垂直于主流方向上的强烈混合因此湍流流动中,在垂直于主流方向上, 除了分子扩散外,更重要的是涡流扩散湍流边界层包括层流底层、湍流核心区及过渡区。

      在层流底层中,由于垂直于界面方 向上没有流体质点的扰动,物质仅依靠分子扩散传递,浓度梯度较大在此区域内,传质 速率可用费克第一定律描述,扩散速率取决于浓度梯度和分子扩散系数,因此其浓度分布曲线近似为直线在湍流核心区,因有大量的漩涡存在,£ >>D,物质的传递主要依DA靠涡流扩散,分子扩散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由于质点的强烈掺混,浓度梯度几乎消 失,组分在该区域内的浓度基本均匀,其分布曲线近似为一条垂直直线在过渡区内,分 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同时存在,浓度梯度比层流底层中要小得多第七章 过滤1、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是分离液体和气体非均相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其基本过程是 混合物中的流体在推动力(重力、压力、离心力等)的作用下通过过滤介质时,流体中的 固体颗粒被截留,而流体通过过滤介质,从而实现流体与颗粒物的分离2、 表面过滤与深层过滤的区别表面过滤的主要特征是随着过滤全程的进行,待过滤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 滤介质表面并逐渐积累成滤饼层而滤饼层的厚度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而增厚,其增厚速 率与过滤所得的流体量成正比深层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间的间隙进行过滤的过程,其特征是过滤发生在过滤介质层 内部。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以固体颗粒为过滤介质,且过滤介质床层具有一定厚度的过滤 操作中3、过滤基本方程:dV。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