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铁性贫血座(实用课件).ppt
86页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可编辑缺铁性贫血座(实用课件)1一 造血特点 (一)胚胎期造血 1.中胚叶造血期 2.肝脾造血期 3.骨髓造血期2yolk sac liverspleenBone marrowlymph node3 (二)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 2.髓外造血 (1)婴幼儿 (2)诱因: 感染性贫血、溶血时 (3)肝、脾、淋巴结肿大 (4)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 (5)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可恢复正常4Erythrocyte and hemoglobin 7654321012h10d 3m6m1yRBC( 1012/L)Years5二血像特点 (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1.生理性贫血 (1)原因 (2)特点 1) 出生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下降 2)2-3月降至 Rbc:31012/L Hb:100g/L 3)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6 2.网织红细胞 3.白细胞数与分类 (1)白细胞数 (2)二个交叉 4.血小板数 5.血红蛋白量7三 小儿贫血概念 (一)贫血定义 (二)小儿不同年龄Hb正常值 1. 6月6岁: 110g/L 2. 6岁14岁:120g/L 8(三)贫血Hb值9 (四)贫血程度分类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四度: 血红蛋白(Hb)从正常下限90gL者为轻度; 60gL者为中度; 30gL者为重度; 30gL者为极重度。
10(五)贫血病因分类11小红细胞、低色素型12 (六)形态分类 1.MCV: 2.MCH: 3.MCHC: 13贫血形态学分类14四 铁的代谢 (一)铁元素的含量及分布 (二)铁的来源 (三)铁的吸收 (四)铁的利用与储存 (五)铁的排泄 (六)铁的需要量15体内铁的分布分布广,几乎所有组织都有铁体内铁的70组成血红蛋白,10在肌红蛋白,1621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储存的铁,0.2存在于参加细胞代谢的血红素酶类,不到0.2为血液中运转铁16铁的吸收l每日普通饮食中所供给的铁量为15-20mg,其中510被吸收,吸收量约1mg/d17 铁的吸收形式:1.血红素铁:来自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动物食物的其他血红蛋白经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游离出血红素,直接被肠粘膜细胞摄取并分解为原卟啉和铁而被吸收 它可以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所吸收,各种膳食因素和消化液的分泌状况对其影响很小,吸收率一般在1125之间182. 非血红素铁(经常以铁离子的状态存在) :来自铁盐、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植物性食物中高铁化合物等吸收取决于铁的价数、可溶性及食物中络合剂的存在二价铁才易于吸收,胃酸可增加溶解度 在吸收以前,它首先要与其结合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有机酸等)相分离,并且被还原成二价的铁离子,然后才能被吸收,其吸收率受消化道功能和各种膳食因素的影响极大,吸收率一般仅为15。
19 铁的吸收量取决于体内储藏铁量及红细胞的生成速度20 能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有: 与肉类、肝脏、及鱼类同吃,均可促进铁的吸收,其原因不明,据初步研究可能和胱氨酸等物质有关;21 维生素C是极为有效的铁吸收促进剂,它一方面能与铁形成抗坏血酸铁等小分子可溶性单体,被肠粘膜直接吸收,同时它还可以使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二价,从而明显提高铁的吸收率,研究证明铁和维生素C的分子比为1:2或重量比为1:6.3时,铁的吸收率可提高56倍,维生素C的剂量再增加,吸收率并不会同步增长22 但是膳食中还有许多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如: 植酸:它存在于谷物、坚果、蔬菜、水果以及豆类的表皮中,能与铁、锌、钙等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植酸盐,从而阻碍其吸收;23 草酸:主要存在于各种蔬菜中,也能与铁形成难溶性的草酸盐,影响铁的吸收;24 多酚类:主要是3,4,5,三羟苯甲酰多酚,它常常存在于茶叶、咖啡、可可和菠菜中,可强烈地抑制铁的吸收,故平时不宜常喝浓茶或浓咖啡; 作为一种二价的阳离子,大剂量的钙在肠道中会对铁的吸收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减少铁的吸收25铁的代谢与生理功能l细胞摄取铁细胞摄取运转铁须具备特殊的受体,此种受体只存在于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肝细胞等。
进入幼红细胞的铁粒体上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多余的铁以铁蛋白形式储存于幼红细胞中l铁的储存铁主要储存于肝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储存形式有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26铁的排泄l人体每天排出铁量约1mg,主要随脱落的胃肠道,泌尿道及上皮细胞排出一般和每天铁吸收量保持平衡.27 (七)胎儿和儿童期铁代谢特点 1.胎儿期铁代谢特点 2.婴幼儿期铁代谢特点 3.儿童期和青春期代谢特点28 胎儿和儿童期铁代谢特点 1胎儿期铁代谢特点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以孕后期3个月获铁量最多,故足月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45月内之需;而未成熟儿从母体所获的铁较少,容易发生缺铁如孕母严重缺铁,可影响胎儿获取铁量29 2婴幼儿期铁代谢的特点 婴儿早期不易发生缺铁: “生理性溶血”释放的铁较多, “生理性贫血”期造血相对较低下, 从母体获取的铁一般能满足4个月之需30 早产儿从母体获取铁少,且生长发育更迅速,可较早发生缺铁31 6月2岁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 从母体获取的铁逐渐耗尽, 生长发育迅速, 造血活跃, 婴儿主食人乳和牛乳的铁含量均低,不能满足机体之需32 3儿童期和青春期铁代谢特点 儿童期缺铁的主要原因: 偏食或是食物搭配不合理; 肠道慢性失血。
青春期缺铁的原因: 生长发育迅速; 初潮月经过多33五 缺铁性贫血 (一)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3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 4铁的吸收障碍 5铁的丢失过多 34 铁缺乏 贮存铁 血清铁 血红蛋白铁 酶铁 红细胞内合成 含铁酶 细胞分裂不受影响 铁依赖酶 ,RBC正常或 某些细胞功能紊乱,如 生物氧化、细胞呼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神经递质分解与合成等 血液系统症状 非血液系统症状 一般贫血表现 行为发育异常 髓外造血表现 皮肤粘膜损害 心血管系统症状 细胞免疫功能缺铁性贫血发病机理35 缺铁的病理生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 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36调查区域调查区域儿童 铁缺乏症流行学调查,涉及15个省,26个市县,调查总人数17484人。
流行病学 中国37流行病学流行病学vv据调查报告,发展中国家据调查报告,发展中国家5 5岁以下和岁以下和5-14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为39%39%和和48%48%,其中半数以上为,其中半数以上为IDAIDA,而,而IDID患病率至少为患病率至少为IDAIDA患病率的患病率的2 2倍倍vv我国我国5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1.721.7,其中城市,其中城市12.312.3,农村,农村26.726.7,6 6个月到个月到3 3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12月第42卷第12期385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营养学报2003年第25卷第1期v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全国为21.67%,农村26.71%高于城市12.28%v6个月以内患病率也很高39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lWHO在亚洲地区调查报告: 患有缺铁性贫血男性成年约为10,妇女超过20,孕妇超过40,儿童超过50l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藏铁缺乏,影响血红素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40婴儿及学前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4.8%(1992); 患病高峰6月2岁; 14月婴儿用储备铁, 母乳及牛乳含铁量均低, 45个月后即需补充铁;矿物质 (1)铁:推荐的膳食铁摄入量6个月后为10mg/d。
41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42 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 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43Glossitisduetoiron-deficiencyanemia4445 (一)贫血: 症状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的速度; 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患者体力活动的程度 症状:疲倦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 体征:1、皮肤粘膜苍白 2、毛发干燥,指甲偏干,反甲,易破裂 3、心前区 - 级收缩期杂音 4、轻度肝、脾肿大(髓外造血) 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 缺铁的症状缺铁的症状4647 缺 铁 的 其 它 症 状 (二)非血液学改变: 1、生长迟缓: 核苷酸还原酶活力降低,导致 细胞增殖迟缓,生长速度减慢 48 对264例2岁幼儿进行比较(男145例,女119例),发现贫血组孩子体重发育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 0.05衣明纪等.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体格生长及智能行为发育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2):12813049 1、内抑制降低: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 理解力降低,激惹,攻击性行为。
2、智商下降: 国内:治疗组:IQ93IQ107 对照组:IQ112IQ107 国外:9个月时Hb水平与5岁时智力有关, 每增加1克/dl的Hb,IQ增加1.7 3、屏气发作:50铁缺乏对智力发育的影响l儿童铁缺乏可以使认知测验分低0.5个标准差,儿童听力减弱、视力减弱,学习成绩不佳l贫血儿童这种智力发育的损伤,即使补充铁剂纠正了贫血仍然不能完全复原,不能达到正常儿童应有的水平 (陈春明等 2000 中国食物与营养 第4期 ) 51 对129例2.5岁幼儿(男)进行比较,发现贫血组孩子无论是MDI,还是PDI均低于正常儿童贫血显著影响幼儿的智能发育P 0.9molL(500gdL)即提示细胞内缺铁如SF值降低、FEP升高而未出现贫血,这是缺铁IDE期的典型表现FEP增高还见于铅中毒、慢性炎症和先天性原卟啉增多症73 (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这三项检查是反映血浆中铁含量,通常在IDA期才出现异常:即SI和TS降低,TIBC升高SI 62.7molL(350gdl)有意义; TS15有诊断意义74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IDA)治疗治疗主要原则为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
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口服铁剂的剂量为元素铁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1.5-2mg/kg;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 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等与铁剂同服均可影响铁的吸收75口服铁剂类别无机铁:无机铁:硫酸亚铁、还原铁粉 疗效肯定、来源广泛、制备工艺不复杂、价格便宜有机铁:有机铁:富马酸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乳酸亚铁、血红素铁,以及右旋糖酐铁、双甘氨酸亚铁、依地酸钠铁等机体对有机铁吸收优于无机铁,副作用也较少剂型:片剂、颗粒、糖浆、口服液76目前临床口服铁剂目前临床口服铁剂v从成分看,基本都是二价铁;v从剂型看,基本都是成人使用的剂型,以片剂、胶囊为主;v从剂量看,成人剂量,孩子用量不易控制v口味、胃肠道副作用仍然是阻碍治疗的重要因素,依从性差成为治疗过程中的难点问题77治治 疗疗铁剂治疗反应:铁剂量:按铁元素计算 5mg/kg.d 3次/d服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避免同时服用大量牛奶或茶(可影响铁的吸收)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或腹泻等不能耐受、腹泻严重而贫血重患儿可考虑用铁剂注射。
注意事项:副作用:治疗反应:78 铁剂治疗后反应:口服铁剂1224h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