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同步电动机的MATLAB仿真.doc1

45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19113134
  • 上传时间:2017-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同步电动机的 MATLAB 仿真摘要采用电力电子变频装置实现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改变了同步电机历来的恒速运行不能调速的面 貌,使它和异步电机一样成为调速电机大家庭的一员本文针对同步电机中具有代表性的凸极机, 在忽略了一部分对误差影响较小而使算法复杂度大大增加的因素(如谐波磁势等) ,对其内部电流、 电压、磁通、磁链及转矩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定量分析,建立了简化的基于 abc 三相变量上的 数学模型,并将其进行派克变换,转换成易于计算机控制的 d/q 坐标下的模型再使用 MATLAB 中用 于仿真模拟系统的 SIMULINK 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封装及连接,系统总体分为电源、abc/dq 转换 器、电机内部模拟、控制反馈四个主要部分,并为其设计了专用的模块,同时对其中的一系列参数 进行了配置系统启动仿真后,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振荡后,各输出相对于输出时间的响应较稳定 关键词:同步电机 d/q 模型 MATLAB SIMULINK 仿真目言 ........................................................................................................................................ - 1 -1.1 引言 .............................................................................................................................. - 1 1.2 同步电机概述 .............................................................................................................. - 1 1.3 系统仿真技术概述 ...................................................................................................... - 2 仿真软件的发展状况与应用 1.4 仿真软件的发展状况与应用 ...................................................................................... - 2 1.5 MATLAB 概述............................................................................................................. - 2 1.6 SIMULINK 概述 ............................................................................................................. - 4 第 2 章 同步电机基本原理 .................................................................................................................... 5第 3 页 共 46 页20 × 20 = 40032.1 理想同步电机 .................................................................................................................. 5 2.2 ABC/DQ 模型的建立.......................................................................................................... 5 第 3 章 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9 3.1 系统对象........................................................................................................................... 9 3.2 系统分块........................................................................................................................... 9 3.3 控制反馈环节 控制反馈环节................................................................................................................. 10第 4 章 仿真系统详细设计 .................................................................................................................. 124.1 总体设计......................................................................................................................... 12 4.2 具体设计......................................................................................................................... 12 4.3 控制反馈环节 控制反馈环节...........................................................................................................第 5 页 共 46 页20 × 20 = 4005...... 15第 5 章 系统仿真运行 .......................................................................................................................... 165.1 输出结果稳定情况 输出结果稳定情况......................................................................................................... 16结论 .................................................................................................................................................. 19致谢…………………………………………………………………………………………. 致谢………………………………………………………………………………………….20 …………………………………………………… 参考文献 ……………………………………………………………………………………………….21宿迁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 1 章 引言1.1 引言世界工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过去几十年中工厂自动化的不断完善。

      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叶, 席卷全球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石油危机, 迫使他们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去研究高 效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期望用它来节约能源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到了 80 年代大见 成效,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应用的比例逐年上升,能源危机从而得以缓解从此以后,高性 能交流电机的研究从未再停止过 而且众所周知,电机的数学模型是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对非线性系统中的混 沌和分支现象的研究是当前非线性科学研究的热点, 在理论上、 计算机仿真以及实验上都有 了一些研究成果, 提出了一些方法 但要从理论上研究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 一般比较困难, 我们往往希第 7 页 共 46 页20 × 20 = 4007望在保持其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 将其简化 要简化一个动力系统, 有两条途径: 一是减少系统的维数;二是消除非线性[1]1.2 同步电机概述同步电机历来是以转速与电源频率严格保持同步而著称的,只要电源频率保持恒定, 同 步电动机的转速就绝对不变小到电钟和记录仪表的定时旋转机构, 大到大型同步电动机直 流发电机组,无不利器转速恒定的特点除此以外,同步电动机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 可以控制励磁来调节它的功率因数,可使功率因数高到 1.0 甚至超前。

      在一个工厂中只需要 少数几台大容量恒转速的设备(例如水泵、空气压缩机等)采用同步电动机,就足以改善全 厂的功率因数由于同步电动机起动费事、重载有振荡以至于失步的危险,因此除了上述要 求以外,一般的工业设备很少应用 自从电力电子变频技术蓬勃发展以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采用电压频率协调控制后, 同步电动机便和同步电动机一样成为调速电机大家庭的一员 原来阻碍同步电动机广泛应用 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例如起动问题,既然频率可以由低调到高,转速也就逐渐升高,不需 要任何其他起动措施, 甚至有些容量达数万千瓦的大型高速拖动电机, 还专门配上变频装置 作为软起动设备再如失步问题,其起因本来就是由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固定不变,电机 转子落后的角度太大时便造成失步, 现在有了转速和频率的闭环控制,同步转速可以跟着改 变,失步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2]第 9 页 共 46 页20 × 20 = 4009所以, 同步电机的应用已日趋广泛, 同步电机将在今后的电机系统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1-宿迁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3 系统仿真技术概述系统是由客观世界中实体与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习惯上依照其应用范围可以将系统分为工程 系统和非工程系统 工程系统的含义是指由相互关联部件组成的一个整体, 以实现特定的目的 例如电机驱 动自动控制系统是由执行部件、功率转换部件、检测部件所组成,用它来完成电机的转速、 位置和其他参数控制的某个特定目标 非工程系统的定义范围很广,大至宇宙,小至原子,只要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关系,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某种目的的均可以认为是系统 如果想定量地研究系统地行为, 可以将其本身的特性及内部的相互关系抽象出来, 构造 出系统的模型 系统的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 用,数学模型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用来表示系统运动过程中的各个量 的关系,是分析、设计系统的依据从它所描述系统的运动性质和数学工具来分,又可以分 为连续系统、离散时间系统、离散事件系统、混杂系统等还可细分为线性、非线性、定常、 时变、集中参数、分布参数、确定性、随机等子类 系统仿真是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