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宫廷斗争中用毒现象透析.doc
3页1西北大学《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二集(2003 年): Proceedings on Toxicological History No. 2 (2003)两汉宫廷斗争中用毒现象透析卜风贤 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历史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两汉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科技发达,一时之间威震四海,号召寰宇,这与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建设息息相关所谓的文景之治、汉武辉煌、光武中兴无不是在此历史大背景下出现的社会亮点但在两汉四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王朝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十分激烈,外戚干政、宦官擅权、宫闱斗争、权臣谋反等政治事件接连不断,对专制皇权提出了挑战,也严重干扰了国家兴盛发展的大好局面这些事件的焦点在于通过阴谋的手段谋取特别的政治权利,因而斗争的场所也主要集中于封建国家的心脏部位——宫廷之中在一系列的宫廷斗争中权变之术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毒物的使用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诸多的用毒事件也可折射出当时制毒技术、投毒手段和毒害后果等基本情况,透过这些毒害事件也可以发现封建社会的制度缺陷及其所伴生的权力斗争对民众生活和社会经济所造成的巨大危害。
1 宫廷斗争中的用毒案例剖析1、1 铲除异己而用毒两汉时期政治斗争异常激烈,先有未央宫之变,继起七王之乱,此后以下犯上者和同僚勾心斗角者忽明忽暗,时有发生政敌之间用尽权谋,毒药也成为一种特殊的武器而在关键时候大显神威一些大臣或明或暗地向对手投毒施毒,置之于死地王莽乱后,公孙述割据一方, “称王巴蜀” 1为了掩人耳目,公孙述派人征召名誉天下的贤士李业以为己用, “业固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 ”2但李业心志坚强,不为所动, “遂饮毒而死” 3另一位名士谯玄也有类似的经历,当公孙述的使者登门征召时,谯玄矢志不渝,以许由伯夷为榜样坚辞不受, “遂受毒药” , 4谯玄的儿子连忙向太守提出愿意捐献全部资产以赦免自己父亲的请求, “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5在两汉的政治斗争中,还有人不择手段亲自毒杀自己的父亲王莽居摄二年(公元 7 年) ,东郡太守翟义自号大司马柱天大将军,立严乡侯刘信为皇帝,起兵十万反王莽王莽在诏书中对翟义和刘信予以严词声讨,并揭发出刘信父亲刘云以毒弑父的故事 6 1、2 宫闱斗争而用毒宫闱之中,后妃充盈,争权夺势的斗争也是异常激烈。
而且,后宫的斗争也常常与朝廷大臣相联系,从而具有内外勾结的性质在后妃争宠的过程中,毒药的使用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消灭异己的手段由于一些婢女负责主子的生活,与主人经常接近,因而在宫闱斗争中常常被敌对势力所利用或自己下毒杀害主子汉宣帝时,宠臣张彭祖“以旧恩封阳都侯,出常参乘 ”8但不幸的是这位公侯大人竟然死于一个妻妾之手, “为其小妻所毒,薨,国除 ”9西汉末年,王崇为大司空,封扶平侯, “岁余,崇复谢病乞骸骨,皆避王莽莽遣就国,岁余,为傅婢所毒 ”1一位以清正廉洁著名的公侯大人最终也身死奴婢之手1 《后汉书·光武帝纪》2 《后汉书·李业传》3 《后汉书·李业传》4 《后汉书·谯玄传》5 《后汉书·谯玄传》6 《汉书·翟方进传》8 《汉书·佞幸传》9 《汉书·佞幸传》1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2更为离奇的是宫闱斗争中为解私愤,用毒药毁尸武帝时以广川惠王之孙去继任广川王,这是一个暴戾歹毒之人,他的宠姬阳成昭信利用其特点杀害了幸姬王昭平、王地余,并巧用心计陷害幸姬陶望卿,逼迫望卿投井自杀昭信还不解恨, “出之,椓杙其阴中,割其鼻唇,断其舌……与去共支解,置大镬中,取桃灰毒药并煮之,召诸姬皆临观,连日夜 靡尽。
复共杀其女弟都 ”2就是这么一个滥杀无辜之人,在累累罪行面前武帝依然肆意庇护, “朕不忍致王于法 ”31、3 外戚干政而用毒外戚是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两汉时期,外戚擅权尤为严重, “两汉以外戚辅政,国家则受其祸 ”4刘邦托孤与吕后,导致吕氏势力膨胀;武帝之后,霍光秉政,以外戚而专任大司马大将军,权倾朝野;王莽听政,也是依仗外戚地位捷足先登;东汉安、质、桓、灵四帝时期,窦邓阎梁窦何六后临朝,运筹帷幄, “委事父兄” 5特别是东汉多幼主继位,外戚势力扩张,任人唯亲,将相满门,桃李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外戚势力必然和皇权发生冲突,在斗争的过程中投毒用毒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汉宣帝时,权臣霍光之妻用尽权谋,与宫女淳于衍勾结,毒杀许后,另立霍光女成君为皇后霍光去世后,皇帝立许后所生儿子为太子,霍皇后与其母心生妒意,多次试图投毒杀害太子而未成后来丞相用事,霍氏自危,加之事情败露,霍氏家族遂阴谋反叛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 66 年)秋七月,宣帝一纸诏书评定叛乱,大司马霍禹被诛,霍皇后被废 6王莽专政时期,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叛,其讨伐檄文中谴责王莽的罪行之一就是“毒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
”7东汉梁冀毒杀质帝也是外戚危机皇权的一个典型案例,时年仅九岁的汉质帝登基未久, “大将军梁冀潜行鸠弑,帝崩于玉堂前殿 ”82 常用毒物及其毒性两汉时期毒药的使用非常广泛,人们对毒药的认识和提炼也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虽然还不能明确的知悉当时各种毒药的制造细节,但从人们对毒物的认识中不难推断,两汉时期毒药的材料来源大概有三种:有毒植物、有毒动物和有毒矿物通过对这些毒物的有效利用,汉代已经研制开发出了毒性强、毒效良好的适合于在宫廷斗争中使用的高精度毒药因为在宫廷斗争中毒药的使用有着特殊的条件和有求,即毒药在性状上要无色无味以免对手发觉,在毒性上要求小剂量强毒性以便于随时使用,它代表着毒药发展的最高水平2、1 动物性毒药鸠毒:源自鸠鸟,可制成毒性很强的毒药据《说文》解释, “鸠,鹘鸠也” ,为鹘鸽科的鸟,本身具有很强的毒性 “鸠鸟,黑身赤目,食蝮蛇野葛,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 ”9蛇毒:东汉末年,胡母班奉董卓之命赴河内解散起义军队,王匡拘捕了他,并准备处死情急之中,胡母班致书王匡陈述隐情,并责备王匡因愤恨董卓而迁怒于己, “足下张虎狼之口,吐长蛇之毒 ”1 毒蛇之中最剧烈者莫过于蝮蛇,咬人后如不及时救治则危及性命。
“蝮蜇手则斩手,蜇足则斩足何者?为害于身也 ”2应劭集解曰:“蝮,一名虺,蜇人手足则割去其肉,不然则致死 ”蝎毒:“困兽犹斗,蜂虿有毒 ”3虿,即蝎类毒虫2、2 植物性毒药蓩草:“三月,遣李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 ”4蓩乡,地名,位于弘农郡,当地因蓩草繁多而得名唐章怀太子注曰:“《字林》云,毒草也 ”2 《汉书·景十三王传》3 《汉书·景十三王传》4 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 3《两汉外戚之祸》5 《后汉书·皇后纪》6 《汉书·外戚列传》7 《汉书·王莽传》8 《后汉书·顺冲质帝纪》9 宋·杨侃《两汉博闻》卷四1 清·姚之骃《后汉书补遗》卷十二2 《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3 《后汉书》卷 101,《皇甫嵩传》4 《后汉书》 卷四十一《刘玄传》3乌喙:又称附子、乌头、天雄等,即现在中药里的乌头,是一种箭毒类药物,因其中含有乌头碱,有剧毒 “譬尤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毒 ”5草毒:“西夜国一名漂沙,去洛阳万四千四百里,户二千五百,口万余,胜兵三千人 地生白草,有毒,国人煎以为药,傅箭簇,所中即死 ”6在当时的江南之地,因为开发较晚,一些野生植物对人体也构成很大危害。
“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 ”7东汉朱提县境内的堂狼山就有很多毒草,毒气逼人,累及禽兽,“盛夏之月,飞鸟过之,不能得去 ”82、3 矿物性毒药汉代皇帝崇尚长生不老,因而炼丹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炼丹的过程中人们也认识到了一些矿物质具有毒性,服食以后往往事与愿违,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丹士所炼丹药以朱砂等为制剂,而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食用者出现汞中毒也在情理之中东汉《古诗十九首》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就是针对这种药物中毒情况而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业因为迷信神仙,长期服食丹药最后导致慢性中毒而死 9《史记·封掸书》记载,当时的炼丹名家李少君劝说汉武帝:“祠灶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盖寿而海中蓬菜仙者可见” 此外,在《准南子》和《淮南子万毕术》二书中还记载了一些炼丹的原料,如丹砂、汞、铅、曾青等3 毒药的煎制和使用毒药的研制开发在两汉时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且用途相当的广泛,农业生产、军队战斗和政治斗争中都使用毒药农业生产中的用毒旨在化害为利,消灭病虫害,是先秦农业害虫防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诗经》中所言“穹室重鼠”所用的当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与《山海经·西山经》记述的毒草相似或相同,“皋涂之山,……有白石焉,其名曰矾,可以毒鼠。
有草焉,……名曰无条,可以毒鼠”这些毒物在两汉时期也会得到应用发展,西汉的《氾胜之书》中还记载了用艾防治小麦虫害的方法,“取干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竹器”在军事方面,毒物也是打击敌人的有效武器之一,东汉时有些少数民族在箭簇、利刃上喂毒后杀伤力大增,“簇皆施毒,中人即死 10 在毒药研制的同时,人们对毒药的毒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发现了一些解毒疗毒的特效药物在西南地区,“有灵羊,可疗毒又有食药鹿,鹿縻有胎者,其肠中粪亦疗毒疾 1“云南县有神鹿两头,能食毒草 2两汉时期宫廷斗争中常见的用毒方法大致有三种,酒中下毒、食物中下毒、药中下毒《汉书外戚传》中详细记载了一次药物中投毒用毒的全过程许皇后的女侍淳于衍为谋求自己丈夫高升官职,亲去求助于霍光夫人显,霍夫人遂劝诱淳于衍:“夫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今皇后当免身,可因投毒药去也淳于衍于是“捣附子剂入长定宫,皇后免身后,衍取附子并合大医大丸以饮皇后等皇后有所发觉时已奄奄待毙了宫廷斗争中暗藏玄机,稍不注意便会有性命危机投毒者用尽心机,食物中也会施以毒药许皇后死后,霍皇后立但许后的儿子得以立为太子,这让霍夫人显视为心头之患,大为震怒。
于是“复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数召太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后挟毒不得行酒中下毒是一种常用的办法东汉初年,邛人长贵计谋在犒劳汉军时在酒中下毒,毒害汉军威武将军刘尚获悉情报后先发制人,起兵消灭了长贵 3东汉时西羌的一支反叛,东汉将军张纡派兵打败羌人迷吾,迷吾投降,张纡却“设兵大会,施毒酒中羌饮醉,纡因自击 45 《后汉书》卷七十八《杨终传》6 《后汉书》卷一百十八《西域传》7 《汉书》卷六十四《贾捐之传》8 《后汉书》卷三十三《郡国志》9 郗杰《漫话求仙服石的皇帝》,体育文史 1994(4)10 《后汉书·东夷传》1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2《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3 《后汉书·南蛮传》4 《后汉书·西羌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