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399451249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7.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项】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对的;C、水蒸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D、稀有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重要考察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这一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烧是检查氧气的措施.2. 下列基本营养物质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水 B.维生素 C.油脂 D.无机盐【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项】化学与生活.【分析】在六大营养素中,只有糖类、油脂、蛋白质可以在体内氧化分解放出能量,提供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涉及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重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核心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3. 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 D.固体或液体或气体【考点】溶液的概念、构成及其特点.【专项】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特点和类别考虑本题.【解答】解:溶质可以是固体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质可以是液体例如:酒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溶质可以是气体例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并不是说溶剂都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懂得了溶液的构成,懂得了溶质可以是气、液、固体.4. 下列实验操作对的的是(  )A.闻气味 B.振荡试管 C.贮存氧 D.倾倒液体【考点】液体药物的取用;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项】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用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振荡试管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贮存氧气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液体药物的取用措施进行分析判.【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避免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应当在集气瓶中,而不是广口瓶,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物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对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多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核心.5.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项】空气与水.【分析】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重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粉尘重要是指固体小颗粒.【解答】解: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烟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各选项中只有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察空气的污染问题,提示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6.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锰钢 B.红磷 C.五氧化二磷 D.硝酸钾【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鉴别.【专项】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构成的物质.【解答】解:A、锰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B、红磷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属于纯净物.C、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属于纯净物.D、硝酸钾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A.【点评】本题重要考察了物质的分类,完毕此题,可以根据物质的构成进行.7.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浮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因素是(  )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变化C.分子的体积变化 D.分子的种类变化【考点】运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项】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构成.【分析】热胀冷缩现象,重要是由于物体中的粒子间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热胀冷缩现象,重要是由于物体中的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分子的质量、体积、种类不变;故答案:A.【点评】明确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之间的关系,记住它们的基本性质,能用来解决常用的粒子题型.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减少水的硬度C.碳酸氢钠俗称苏打D.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硬水与软水;常用盐的用途.【专项】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用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判断;B、根据生活中减少水的硬度的措施分析;C、根据碳酸氢钠的俗名分析;D、根据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分析.【解答】解: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说法对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减少水的硬度,说法对的;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气体,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说法对的.故选C.【点评】本题所考察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本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9.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玉器非常罕见.对玉石重要成分(化学式为NaAlSi2O6)的描述对的的是(  )A.具有3个氧分子B.相对分子质量为94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D.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项】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造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措施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NaAlSi2O6是由NaAlSi2O6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错误.B.Na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7+28×2+16×6=202,故错误.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1.4%,故错误.D.钠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23:27,故对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察同窗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措施,下列总结的规律对的的是(  )A.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化学反映随着着能量变化C.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D.酸、碱、盐中都具有金属元素【考点】从构成上辨认氧化物;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原子和离子的互相转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项】化学反映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分析】A、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B、化学反映常随着着能量变化;C、原子核带正电荷,不属于离子;D、酸中没有金属离子,铵盐中也没有金属离子.【解答】解:A、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由两种元素构成,不一定是氧化物,故A错;B、化学反映常随着着能量变化,故B对的;C、原子核带正电荷,不属于离子,故C错;D、酸中没有金属离子,铵盐中也没有金属离子,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核心是要懂得氧化物的特点,懂得带电的微粒,酸碱盐的构成.1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P点表达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互相转变的措施;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项】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拟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状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措施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P点表达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因此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C对的;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质量不能拟定,因此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的多少不能拟定,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重要考察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有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B.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C.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观测颜色D.检查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否变质﹣﹣滴入无色酚酞【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混合物的分离措施;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项】实验设计题;简朴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映,不能与原物质反映;②反映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鉴别物质时,一方面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试剂,浮现不同的现象的才干鉴别.D、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具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映生成的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用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措施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C、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均为白色固体,用观测颜色的措施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D、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具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映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也显碱性,滴入无色酚酞均显红色,不能检查与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类型,同步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3. 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达初中常用化学反映中生成水的不同措施,规定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映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A.H2 B.H2CO3 C.KOH D.CH4【考点】物质的互相转化和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形考任务1-3+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教育学》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Android核心开发技术》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docx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1月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1(原卷+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