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docx
27页2023 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最全版)一、概述(一)定义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zAD)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 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常于婴儿期起病,累及儿童及青少年,临床异质性明显,受累部位随年龄变 化,婴儿期渗出倾向明显,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儿睡眠质量及生长发育, 进而影响患儿及整个家庭的生命质量特应性皮炎患儿常伴有食物过敏、哮 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特应性疾病的个人史或家族史,同时可有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水平升高二)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差异较大,发达国家儿童患病率达 10%~20%, 我国特应性皮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 10个城市 1~7岁儿童的 患病率为2.78%,2014年12个城市1~7岁儿童的患病率达到 12.94%,而 2个月婴儿的患病率高达 30.48%o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特应性皮炎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内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应答异常、皮肤菌群紊乱等是发病的基础在婴儿期,食物过敏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汗液是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在所有年龄段,皮肤干燥和搔抓均可加重疾病。
此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促发因素三、临床表现特应性皮炎不是单一皮肤疾病,有些特应性皮炎患儿先后或同时患有食物过 敏、过敏性鼻/结膜炎和哮喘等特应性疾病,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称 为特应性进程(atopicmarch),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应性临床表 现,并持续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症状可能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症状 减轻或完全消失通常儿童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是首发症状,逐渐发生过 敏性鼻炎及哮喘等)典型临床表现既往根据年龄将特应性皮炎分为 3 个临床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 及成人期目前倾向将成人期再细分为成人期和老年期不同年龄段特应性 皮炎患者临床表现各异,但基本特征均为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及剧烈瘙痒1•婴儿期(<2岁):最早出生后2周即可发生,以出生2个月以后发病者为 多皮损最常见于前额、面颊部、下颌及四肢伸侧,鼻部、口周及尿布区不 易受累初发皮损为面颊部瘙痒性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 丘疹、丘疱疹,常融合成片,皮损呈多形性,中央重、边缘逐渐变轻,边界 不清,由于剧痒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皮损可迅速扩展至其他部位,如头皮、额、颈、腕及四肢伸侧等(图 1)。
患儿因瘙痒常烦躁伴哭闹不安,以至影响睡眠病情时重时轻部分患儿在2 岁以内逐渐好转、痊愈,部分患儿病情迁延并发展为儿童期特应性皮炎▲图1特应性皮炎婴儿期的轻度(图1A)、中度(图IB)和重度(图1C) 临床表现▲图 2 特应性皮炎儿童期的典型肘窝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结痂 及轻度苔葬样变▲图 3 特应性皮炎青少年期表现图示面颈部、躯干弥漫分布大量红斑、丘疹、鳞屑、苔辞样斑块及色素沉着(图 3A、 3B)2•儿童期(>2~12岁):可于婴儿期皮损缓解1~2年后发生,并逐渐加重,亦可自婴儿期延续发生皮损主要累及四肢屈侧或伸侧,肘窝、胭窝 最常受累(图 2) ,其次为眼睑、颜面和颈部皮损呈暗红色,渗出较婴儿 期轻,常伴抓痕等继发皮损,久之形成苔葬样变此期瘙痒仍很剧烈,形 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3 •青少年及成人期(>12~60岁):可以从婴儿期、儿童期发展而来或于青少年期才发病患者皮肤多呈弥漫性干燥,皮损好发于眼周、颈周、 肘窝、胴窝、四肢、躯干,对称性分布某些患者皮损局限,以掌跖部位 明显,如表现为手湿疹或青少年非特异性足部皮炎;部分患儿呈痒疹样表 现(图 3)4 .老年期(>60岁):见《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
二)非典型但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除了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外,特应性皮炎患儿亦可有一些非典型但具有特征 性的表现1 .干皮症:表现为皮肤干燥,可出现鳞屑, 以四肢伸侧最常见冬季加 重,夏天减轻或消失2 .鱼鳞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异常干燥、细碎的糠枇样鳞屑,胫 前淡褐色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中央固着,边缘翘起特应性皮炎 患者主要合并的是显性遗传性寻常型鱼鳞病(图 4A)▲图4特应性皮炎的不典型临床表现4A鱼鳞病;4B毛周隆起;4C 白色糠疹;4D唇炎;4EDennie-Morgan眶下皱褶;4F眶周黑晕;4G掌纹症;4H耳下裂隙;41乳头湿疹;4J颈前皱褶;4K汗疱疹3 .毛周隆起:表现为干燥性毛囊性丘疹,成片分布(图 4B)4 .白色糠疹:初起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的 淡红斑,1-2 周后红斑逐渐消退,变为色素减退斑,表面干燥,上覆少量 白色糠状鳞屑多见于面部(图 4C)5 .唇炎:表现为口唇或唇缘红肿,伴干燥、鳞屑和结痂,唇中央可有深的破裂,可伴口角炎,自觉疼痛、烧灼感(图4D),多因患儿舔唇或咬唇引 起6 .Dennie-Morgan 眶下皱褶:发生在下睑皮肤上的皱褶(图 4E)。
7 .眶周黑晕:发生在眶周的暗灰色晕境界不清,无自觉症状(图 4F)8 .掌纹症:手掌与大、小鱼际直角交叉的线状沟纹(图 4G )9 . 耳根裂隙/耳下裂隙耳廓与头面部皮肤连接处(前部、后部和下部)出 现红斑、裂隙、渗出及结痂(图 4H)10 .乳头湿疹:乳头和乳晕红斑、丘疹或丘疱疹,伴有鳞屑或糜烂、渗 出,可扩散到周围皮肤常因搔抓和衣物摩擦刺激引起或加重(图 41)o11 . 非特异性手足皮炎:手足红斑、鳞屑、苔葬化、角化过度、皴裂或剥 脱性角质松解等12 .颈前皱褶:指颈前皮肤持续存在的苔辞化皮疹(图 4J)13 .汗疱疹:手指侧缘、手掌、手背或足底及趾腹散在或成群分布的深在性 水疱,呈〃布丁〃样外观,水疱液清或浑浊,干涸后形成脱皮鳞屑 (图 4K)三)共患病与并发症1 . 过敏性共患病: 10%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具有发生过敏进程的风险,包括 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结膜炎、过敏性哮喘和嗜酸性食道炎等特应性皮炎 患儿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既可表现为单一的皮肤症状,也可表现为同时伴有 其他系统的症状或特应性疾病,如可以为非湿疹样表现(由igE介导的速发 型过敏反应,通常在食物暴露后2h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全 身潮红、风团乃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常可同时出现其他系统症状,包括胃 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眼部症状,甚至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等);也可以为 湿疹样表现(由 T 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进食致敏食物后 6~48h 甚至数天后,主要表现为湿疹的复发,即从缓解期进入发作期,或原 有的湿疹损害进一步加重);也可以为混合型表现。
2 .特应性皮炎皮肤并发症:细菌和病毒感染是特应性皮炎最常见的皮肤并 发症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皮肤表面定植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增加,尤其在急 性期,可合并脓疱疮(图5A)由于特应性皮炎皮肤屏障破坏和免疫异常, 皮损处易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诱发疱疹样湿疹(图5B)该病多发生于 0儿童,常伴有发热、乏力和淋巴结肿大止匕外,寻常疣、扁平疣(图 5C)和传染性软疣(图5D)也易发生▲图5特应性皮炎合并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5A脓疱疮;5B疱疹样湿疹;5C足踝部寻常疣;5D躯干部位传染性软疣3 . 其他:常见特应性角结膜炎和儿童春季角结膜炎临床表现为易流泪和 黏性分泌物,自觉眼痒感、烧灼感儿童春季角结膜炎的特征为上睑结膜出 现〃铺路石样〃乳头增生,特应性角结膜炎更易瘢痕化其他不常见的眼部 并发症包括圆锥角膜、囊下白内障、前极性白内障等此外,在病情严重和 合并严重睡眠障碍的特应性皮炎患儿中常见精神疾病,如抑郁、焦虑、自杀 倾向、行为障碍和自闭症等四、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 诊断:根据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结合患儿及其家族遗传过敏史(哮喘、 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等)、嗜酸粒细胞增高和血清igE升高等特点,应 考虑本病的可能。
目前,特应性皮炎有多种诊断标准,我国针对婴儿和儿童制定了中国婴儿特 应性皮炎诊断标准(适合0~1岁)(表 1)和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 (适合 1~12 岁)(表 2),青少年(12~18岁)可参考中国成人/青少年 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适合 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表3)表1 中国婴儿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条目 内容1 出生 2 周后发病3 以上 2 点加上以下 2 点中的任意 1 点,均可诊断特应性皮炎(1)面颊部和/或头皮和/或四肢伸侧的湿疹样损 害(2)身体其他任意部位的湿疹损害同时伴有干皮症注:需排除接触性皮炎、婴儿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疥疮,或遗传代 谢性疾病和淋巴瘤表 2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条目 内容1 瘙痒2 典型的形态和部位(屈侧皮炎)或不典型的形态和部位同时伴发干皮症3 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病程注:同时具备以上 3条即可诊断特应性皮炎典型的形态和部位(屈侧皮炎) 包括儿童面部和肢端受累;非典型的形态和部位包括:①典型的湿疹样皮疹 发生在非屈侧部位(头皮皮炎、眼睑湿疹、乳头湿疹、外阴湿疹、钱币状湿 疹、指尖湿疹、非特异性手部或足部皮炎/特应性冬季足、甲或甲周湿疹和 身体其他部位的湿疹样皮疹);②非典型湿疹样皮疹(单纯糠疹、唇炎、耳下 和耳后/鼻下裂隙、痒疹、汗疱疹、丘疹性苔葬样变异) 表 3 中国成人/青少年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条目 内容1 病程>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特应性个人史和/或家族史(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2 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血清总IgE升高和/或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和/或3 过敏原特异性 IgE 阳性(过敏原特异性 IgE 检测 2级或 2 级以上阳性)注:符合第 1 条,另外加第 2 条或第 3 条中的任何 1 条,即可诊断特应性 皮炎。
需要排除接触性皮炎、WiSkott-AldriCk综合征、高IgE综合征、淋 巴瘤等疾病2. 严重程度评估:特应性皮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特应 性皮炎评分(scoringatopicdermatitisindex,SCORAD)、湿疹面积和严重 程度指数评分(eczemaareaandseverityindex,EASI)、研究者整体评分法 (investigator,sg1.oba1.assessmentJGA)、瘙痒程度视觉模拟尺 评分 (visua1.ana1.oguesca1.e,VAS)等这些方法评价内容较多,比较适用于 临床研究基层医务工作者可采用简单易行的指标进行判断,如:轻度为皮 损占体表面积<5%;中度为皮损占体表面积5%~10%,或皮疹反复发作;重 度为皮损占>10%体表面积,或皮炎呈持续性,瘙痒剧烈影响睡眠此法虽 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对于基层医生却是一个简单易行的评估方法止匕外, 口周受累影响进食者、眼周受累影响视物者、外阴肛周受累严重、影响睡眠 者,均需参照中、重度进行管理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 依据,中重度患儿建议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
3. 特应性皮炎患儿相关食物过敏的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特应性皮炎相关食 物过敏的诊断存在诸多误区,如过敏原检测方法选择不恰当、结果解释不规 范、诊断过度与诊断不足情况并存,尤其是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正确诊 断及管理对患儿生长发育极其重要《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诊断与 管理专家共识》明确提出,轻度特应性皮炎患儿如没有食物速发过敏反应史 或不伴有消化道症状,无需进行食物过敏筛查但以下情况需要进行详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