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三角与翻译.docx
2页语义三角形与翻译 关键词:语义三角形 对等转换 意义一致1. 语义三角形 语义三角是一种关于意义的理论,由奥格登和理查兹于1923 年提出,也称意义三角论 该三角指出,符号、意义和客观事物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思想或所指内容(概念)奥格登和理查兹把“语义三角” 作如下解释,三角形顶端表示“ 思想或所指内容”;三 角形底边左端表示“符号”;底边右端表示“所指物”索绪尔提出符号的任意性,即语言符 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完全由社会约定, 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在实践中,对应着一个指称的符号,可以用来指代 一个或多个与这个指称相关联的概念 比如人们提到“树”的时候,并不是指具体哪一棵 树, 而是指有树干和枝叶的植物的概念一个符号表示某一指称的过程是任意的 ,同一个 事物虽然在不同的语言中的符号不同,但是有着相同的概念意义,也就是人们意识中的概念 比如汉语的“树”俄语的“gepeBo”,英语的tree,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 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人类的各种语言(符号)都是通过概念才 和实物联系起来的。
翻译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相同指称和概念的不同语言符号之 间的转换翻译的任务就是要把同一个概念下的两种语言表达进行对等转换2. 语义三角形与“翻译三角形”A语言从符号学的角度看 “语义三角形,所谓 “符号 ”即 “ 能指 ”,而 “所指 ”是指 符号所表示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索绪尔的说法,是将其二者溶进“ 另一具有代码 性质的符号指示中”,也就是说, 是一种 “换码”语言是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系统,同一 种思想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符号表达出来根据这一思想王秉钦教授还提出了另一种三角形:B语言翻译就是一种语际转换过程,从一种语言符号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符号翻译的过程正是 同一思想的不同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但是这种不同语言符号的转换,必须以“意义一致” 为基础 参考文献:1. 《语义学概论》 ,李福印2. 从 “ 语义三角形 ” 到 “ 翻译三角形 ”,王秉钦,《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6年第 6 期3. 只3biK u nepeBog,八.C. BapxygapoB, 1975。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