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变革与文本信息披露管理策略——基于年报可读性研究 - 企业管理.docx
6页企业战略变革与文本信息披露管理策略——基于年报可读性研究 -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论文战略变革年报可读性文本信息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战略变革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归纳出包括了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知理论、印象管理理论在内的研究理论在此根底上提出本文若并构建了实证检验模型通过选取了 2022-2022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战略变革对年报可读性的影响并分析管理层薪酬、管理层持股、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四个方面,鼓励和监督两个维度方面在中间起到的调节作用,由此提出本文的倡议研究结论具体如下:〔一〕战略变革可能带来经营风险和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增加,导致管理层有动机利用文本信息粉饰或掩盖其经营业绩波动与自利行为;而战略变革的业务和环境的复杂性给管理层带来舞弊的时机与解释的借口,使得他们有可能利用文本信息进行粉饰或掩盖本文在己有的可读性的衡量办法上,结合年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从三个方面度量年报的可读性,即篇幅〔总字数〕和平均句长以及专业术语密度三个角度,并通过规范化处理后相加得到综合指标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战略变革程度越大的企业,其年报可读性越差。
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兴起,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品与效劳领域的全球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在市场竞争呈白热化形势下,使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办法来解决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已无法与时代需求相吻合,只有那些勇于改革的企业才有希望得到更多的机遇战略本身作为协调企业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科学有机体,在企业需要应对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冲击时,它能够使企业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做到止损甚至谋得先机其实,所有企业成长的方式都是一个持续应对内外部情况与累积自己实力的动态过程为了确保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地开展下去,企业需要针对千变万化的环境做出战略的调整,实施战略变革而战略变革在给企业带来改善绩效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首先战略变革意味着企业要进行新的挑战,经营不确定性提高;新的管理模式往往需要高的变革本钱,打破原有的组织惯性,这意味着可能面临较大的变革阻力;而受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变革成功率并不高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回升,企业绩效产生较大波动,使得管理层可能迫于绩效压力对年报进行操纵同时,战略变革波及到资源的重新配置,处于变革期间的管理层其权力也越大,可能会借此时机发展自利性行为,并通过操纵相关信息披露来掩盖其自利行为。
另一方面,年报是公司和外界之间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外部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其披露质量极其重要企业管理层是最了解企业真实的变革情况和实际经营状况的,而股东和外部投资者那么主要通过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告掌握战略收益情况,由此形成的信息不对称给管理层带来了舞弊的时机;与此同时,战略变革的业务和环境的复杂性又给了管理层解释的借口,使得管理层能够在年报文本将经营风险及其自利行为合理化换言之,为了防止战略变革产生的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在战略变革环境下管理层有动机与时机利用其信息优势对年报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示例通过增大年报的复杂度,让投资者无法区分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推卸责任第二节 重要概念的界定与分析一、战略变革首先,如果想界定何为战略变革,就必须先了解何为战略,现如今国内外的分析对战略都未给出一致的概念许多学者基于各个层面界定了战略一词Mintzbery〔1987〕给出了战略 5P 的概念,也就是方案、计谋、模式、定位和观念,这形成了公司战略的五个方面,他在前三个概念中讲解了战略并非为以往意义上的通过进一步思考而得到的,而是战略还存在着随机应变的特点,因为战略需要领导者事先阐释分明其意图,得到组织成员认可,而且也应当确认在外部的复杂环境的影响下能够实现;战略属于一种定位,将企业置于某一环境内,成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中介力量;战略属于一种观念,它是出现在企业成员心中的一种抽象的定义,同时该观念能够被分享为集体观念,从而引导企业成员通过一致做法让战略目的得以达成。
Porter〔1996〕强调战略就是发明出一种独特且有价值的定位,他将战略定位归纳为三种,一是基于种类的定位,即根据行业的某种产品或效劳的定位;二是基于需求的定位,即最大限度满足特定顾客群需求的定位;三是基于接触的定位,即以不同运营方式接触细分客户的定位对于战略而言,Potrer在其作品中重点比照了运营效益与战略之间的差别,运营效益是指公司比竞争者更好地发展某一类似的经营活动,然而倘假设企业太过注重运营效益,便会造成产业之间因为不良竞争而带来不良结果,最终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公司都难以获利因此公司必须建立自己的战略,经由发现竞争者无法模仿的、与众不同的定位,同时配置相关活动对其战略予以定位Porter 从资源根底理论出发,认为只有企业自身资源配置合理,企业才有可能到达战略实施的目的本文采用这一观点,将战略定义为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其次,在企业战略定义的前提下,又应怎样界定战略变革?战略变革尽管长期以来始终为战略管理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国外对战略变革的研究也非常多,如 strategicchange,strategic move,strategic reorientation,strategy renewal 等,但其基本均是变革,所以,在国内的一些研究中根本上都被译成“战略变革〞。
战略变革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战略变革通常被界定成一种或多种特定战略方面的变化,学界通常以该变化来表示战略变革示例企业提供的商品与效劳的变化〔Goodstein and Boeker’s,1991〕、研发投入的变化〔刘鑫和薛有志等,2022〕,或者企业业务多元化程度变化〔刘海建等,2022〕,又或者是各种主要战略方面资源安顿的整体变化〔Finkelstein and Hambrick,1990;连燕玲等,2022;周守华,2022〕,多维度资源配置变化的观点是从资源根底理论出发的,其认为企业多个资源维度的分布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企业的战略,主要包括下列六个领域:广告投入、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更新程度、管理费用投入、库存水平、财务杠杆水平该界定形式获得了学界的普遍认可本文也采用这一观点,将战略变革界定成公司自身在各种主要战略资源方面的整体变化,战略变革程度即企业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战略差别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一节 战略变革相关研究一、战略变革影响因素研究〔一〕影响战略变革的外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杨艳〔2022〕用资源配置来定义企业的战略变革,通过分析货币政策供应量影响到企业外部融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变革幅度和方向。
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倾向于较大幅度的战略变革,以及较大的战略方向调整,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倾向于较小幅度的战略变革和战略方向的调整行业环境因素:Sirmon〔2022〕从资源配置角度讨论了战略变革,指出在产业生命周期进入导入期或成长阶段时,企业会增加该产业内的资源;在产业生命周期开始步入衰退阶段时,企业会以减少资源安顿等形式进行战略转型外部环境因素:MacKay〔2022〕基于自然学说强调外部环境对于战略变革的影响,认为外部环境变化是企业产生战略变革的主要动机,当企业无法通过经过战略变革改变现状时将面临的巨大危险甚至破产制度环境因素:张双鹏〔2022〕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了股权结构,使得原本股权集中的企业惯性有所下降,进而增强了战略变革意愿但另一方面也认为股权权力的掣肘之争使得企业战略改变变得艰难,最终实证结果支持了后者,表明在我国这种企业转型背景下的战略变革还是需要借助关键股东的力量宋铁波〔2022〕那么通过我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比照发现,体制制度本身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有着经济目标与潜在的政策与社会目标在内双重目标,即便经营不利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也可以将责任推卸给政策,甚至以此来要求政府补助,因此民营企业在业绩不好时更加“穷那么思变〞。
第二节 文本信息披露策略研究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展与完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数值型财务信息披露已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多样化信息的需求,而需要更多解释公司实际情况与未来预期的文本信息根据以往文献,我们总结出了管理层使用的下列两大类文本信息披露策略一、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群众使用于控制他人对自身建立印象的过程,它本来是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在企业行为内的印象管理,是指希望控制公司信息接收者的印象的企业行为,信息披露是企业利益关联方了解企业的最核心方式企业极易以印象管理来影响他人对企业形象的建立,同时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信息不对称让印象管理有了存在的时机,而文本信息披露的语言表述成为企业经营者发展印象管理提供了条件管理层在发展信息公开时的印象管理重点包括三种方式:首先为自利性归因,其次为操纵财务报表的可读性最后为情绪诱导自利性归因是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最常见的一种途径通常将正面业绩归因于客观的、个人无法控制的环境因素Clarke〔1997〕研究说明,对于成功的经营公司将其归因于自己努力的概率是其将归结于外部因素的概率的三倍Clatworthy 等(2022)选取业绩极好和极差公司进行研发,结果发现极好组的样本公司在公司年报中更倾向于表明公司内部管理等因素,而极差组的样本公司那么倾向于将业绩不好解释为行业的剧烈竞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孙蔓莉等〔2022〕将公司治理分为代理型、 12 企业管理论文战略变革年报可读性文本信息 混合型、剥夺型三种,以不同国家样本分析出他们在业绩变化时都存在着自利性归因倾向以及在自利性程度上的差别李定辰〔2022〕那么从我国整体情况出发,发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别离程度会正向影响自利性业绩归因倾向 此外也有学者分析出企业业绩归因所引起的市场反馈孙曼莉(2022)研究了业绩归因与发行定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管理层实施自利性归因时,掩饰了公司的缺乏,使得投资者产生乐观预期,降低了悲观预期但 Jayamohan〔2022〕等认为当企业使用更多的外部消极归因时会使得股票市场反馈更加负面,他们认为投资者对于管理层业绩分析不偏不倚,而是借助行业和公司其他信息去评价其合理性,在此根底上投资者很容易发现管理层进行的自利性归因,从而导致更坏的市场反馈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若提出................................21第一节 理论根底.....................................21一、委托代理理论...................................21二、信息不对称理论....................................21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30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0第二节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