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吉州窑黑釉瓷的民俗特色.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8288723
  • 上传时间:2022-05-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吉州窑黑釉瓷的民俗特色摘要:吉州帘是宋代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帘场,以 生产日常生活用瓷为主,产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黑釉瓷作 为吉州窑中最负盛名的产詁,将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它的产生和艺术特 色的形成离不开茶文化的盛行和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关键词:一、吉州窑黑釉瓷的概况在我国几千年的陶瓷历史中,宋代是陶瓷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 个众多名窑百花齐放的时代,吉州窑作为一座以生产生活口用器为主的综 合性瓷窑,以它浓厚的地方特点和民俗艺术色彩闻名于世吉州窑是宋代 江南地区较有影响力的民间窑场,位于今江西省吉安永和镇西侧,故又名 “永和窑”,它创烧于晚唐,经五代、北宋,到南宋时达到鼎盛,衰于元 初,历经六百多年的烧造岁月吉州窑的窑工们用简单的设备和普通的原 料创作出朴索动人的口用品和艺术品,以丰富的装饰、优美的造型、多变 的釉色以及独特的工艺独树一帜,其中以深沉古奥的黑釉瓷最负盛名黑釉瓷又称“天目瓷”,是吉州窑中最具代表性、装饰工艺最具地方 民俗色彩的产品,也是代表吉州窑陶瓷面貌的一种主耍类别它始烧于北 宋,极盛于南宋,延续至元代,是顺应宋人的斗茶风而产生的吉州窑黑 釉瓷既表现了当地的民俗,与此同时又形成了自身的瓷俗。

      本文试通过对吉州窑黑釉瓷产品的分析,挖掘出吉州窑黑釉瓷中所蕴涵的民俗特色二、吉州窑黑釉瓷的民俗特色作为一座以生产生活日用瓷为主的民间窑场,吉州窑的产品无论是在 造型装饰上,还是制瓷工艺上,无不体现出浓郁的民俗艺术色彩这一点 在吉州窑盛产的黑釉瓷上,体现的淋漓精致一)、民间剪纸艺术与黑釉剪纸贴花器说到剪纸,它是民间文化中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用一种通 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反应着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极高的审美价 值剪纸贴花是将剪纸艺术与陶瓷装饰艺术完美结合的一个典范,也是吉 州窑的独创吉州窑剪纸贴花工艺的技术基础即是宋代剪纸艺术的普及吉州窑是 一座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的民间窑场,这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在盛行剪纸艺术的永和镇,擅长剪纸艺术的妇女不乏其人,她们大多参加 施釉和彩绘等轻劳动力的工作,正是她们,将剪纸从“女红”移植到了陶 瓷装饰中来,创造出了具有浓郁民俗色彩以及风格独特的剪纸贴花工艺吉州窑黑釉盏中的剪纸贴花装饰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 色黑釉剪纸贴花,另一种是帘变黑釉剪纸贴花单色黑釉的剪纸贴花的制作过程是把已剪好的图案直接贴于坯胎上 后施一层黑釉,再揭掉剪纸就得出了釉色与胎色相对的图案。

      这种技法效 果爽朗,早期的吉州窑单色黑釉剪纸以I才I花的形式为主,形式完全来源于 民间生活,简单且不带有任何陶瓷装饰的针对性由于剪纸本身只能剪出 大体的形象,吉州帘的帘工们往往在利用剪纸装饰陶瓷的创造过程中,又 进行进一步的刻划和描绘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如(图1)梅瓶上装饰 的梅花图案就是剪纸贴花得来的,其中花蕊是剪纸本身不能够体现的,只 能靠描绘出来,而花枝是剔岀来的,最后再在露胎的部分罩上一层透明釉 入窑烧制这种类型的剪纸贴花装饰工艺直接简单,风格淳厚古朴,多运 用于瓶、罐、炉等器物,在当时有一定的生产量另一种类型是窑变黑釉剪纸贴花,也称双色剪纸贴花,多装饰于各类 茶盏上制作过程是将盏坯体先施一层黑釉,再将剪纸图案贴于盏内壁, 接着施以第二次单色釉,揭掉剪纸图案后由于两种釉料色调不同,以淡衬 深,呈现出色彩镶嵌的效果吉州窑窑工们根据剪纸纹样的需要,在一定 的形体范围内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剪纸纹样合理的组合 在规定的器皿中,获得完整、丰满的效果(图2)在这种剪纸贴花工艺中, 由于器物较小,摆放图案较多,因此图案的面积较小,再加上烧制过程中 两种不同釉料互相渗透使图案的边缘相对模糊,不像单色釉剪纸那样由于 图案血积大、釉色单一而保留了剪纸图案的特点和边缘的力度。

      但变化刀 千的窑变釉将剪纸图案衬托的清新雅致,别有一番情趣二)、茶文化的盛行与黑釉茶盏吉州窑黑釉瓷的大量烧制,与宋代盛行的饮茶文化也息息相关中国 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从早期的食用,发展到唐宋时期的饮用,经由道教、 佛教徒及文人墨客的推动,饮茶活动日趋流行,制茶方法不断创新,饮茶 方式也越来越讲究在唐代,人们饮用煎茶,茶色偏绿,所以邢窑的白瓷 盏以及越窑的青瓷盏较受欢迎而宋代盛行斗茶风,茶盏也跟着发生了变 化斗茶的方法是在茶盏中放入一定的茶末,先注以茶汤调匀,用沸水点 注,使水与茶末相互交融,茶汤的表面便会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人们通 过观察泡沫的亮度、浓度以及保持时间的长短來定斗茶的输赢衡量斗茶 的标准有两点:一是看茶而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所谓斗茶先斗色,色 越白,品越高二是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痕斗茶中不仅对茶 叶的质量有所要求,同时也很讲究斗茶的方法以及工具等黑釉茶盏由于 便于衬托茶沫、观察茶色而备受斗茶者的喜爱它不仅符合斗茶的要求, 同时也体现了宋人对单色釉器物的厚爱,表现出宋文化中对朴素简简美的 追求在两宋时期浓厚的饮茶氛围中,茶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饮茶品 茗之道被看作是作修身养性的雅事,与琴棋书画一同成为了宋代的生活时 尚。

      这种新兴的斗茶文化在文人雅士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同时普及到平民百 姓家,并迅速在全国各地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活动由于受到百姓生活及 宫廷御用的需求,茶具不仅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相当大提高,同时在造型、 装饰以及烧成工艺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及创新,形成了一种推陈出新、千姿 百态的局面吉州窑黑釉茶盏便是顺应这一时代风气而产生的斗茶专用器皿黑釉 本身并无美观可言,窑工们为了满足人们斗茶时审美的需要着重改进了这 种黑釉盏的装饰工艺,使人们在斗茶的同时感受茶盏的造型装饰之美,这 使詁瓷成为一种文人新风尚品瓷不仅是对它的造型及装饰的评判,更是 对它的内在品格的评判总之,斗茶习俗不仅提升了茶需•的身价,而且直 接推动了黑釉茶盏的大量生产和制作技术的改进,使它成为了最具时代特 征的斗茶专用品三、结语吉州窑是一座民间帘场,普通百姓是产品最终的消费者,产品多为生 活日用品窑工们在没有固定样式的限制和思想朿缚下进行创作,可以充 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当时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俗色彩融入到 作品当中他们深入生活,亲身体验并长期积累,在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物 象做出调整后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裁剪素材,满怀激情的进行艺术创 作,将人们的情感和当地的民俗在寄予在作品中,同时将宋瓷的清新淡雅、 自然含蓄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景德镇珠山画院)参考文献:[1] 王国木,刘杨吉州窑与吉州窑陶瓷艺术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 高立人吉州永和窑文汇出版社2002[3] 徐慧 论吉州窑的剪纸贴花艺术 江苏陶瓷,2010. 12[4] 徐吉军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