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岩盐芒硝化工矿业经济区调研资料清单.doc
39页1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1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年限和基期.................................................2第二章 规划基础和背景................................................................3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3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情况 ...................................................4三、矿产资源潜力与供需形势分析 ...................................................7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目标................................................................9一、指导思想 .......................................................................................9二、规划基本原则 ...............................................................................9三、规划目标 .....................................................................................10第四章 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15一、地质调查 .....................................................................................15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6三、矿产资源勘查 .............................................................................16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9一、矿业布局优化调整 .....................................................................19二、采矿总量与矿山数量调控 .........................................................19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 .................................................................20四、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22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262一、生态矿业建设 .............................................................................26二、新建和在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6三、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27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28五、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重点工程 .....................................................29第七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2一、完善规划体系 .............................................................................32二、加强组织协调 .............................................................................32三、推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32四、加大资金投入和引进 .................................................................33五、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34第八章 附 则................................................................................351第一章 总 则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一)目的(一)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和《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加强和改善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与布局,促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切实保护、改善地质环境,不断提升地质矿产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能力,实现矿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特编制《扬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依据(二)主要依据《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 《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 《扬州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0-2020)》、 《扬州市民用建筑节能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关于市区禁止生产粘土砖的通知》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划、文件,同时考虑扬州市矿产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矿产品供需2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年限和基期《规划》是扬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其适用范围为扬州市所辖行政区域《规划》以 2007 年为基期,规划近期为 2008-2010 年,规划远期为 2011-2015 年,展望到 2020 年3第二章 规划基础和背景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十五”时期,扬州市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
“十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922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20260 元;2005 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37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200 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9.3∶56.2∶34.5沿江沿河开发顺利启动实施,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十五”是扬州市城市化进程推进最快的五年,城市化水平达到 48.3%,列苏中第一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城市形象明显提升村镇建设逐步加快,农村面貌初步改善十一五”时期是扬州围绕“富民强市、建设名城”和“两个率先”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加快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提升的时期实现经济集聚发展,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将成为“十一五”的重要任务,社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左右,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人居和生态特色进一步彰显;城市化水平达到 55%以上到“十一五”期末,扬州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名城形象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文明,人居环境更加秀美,为 2020 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4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管理情况(一)首(一)首轮矿产资轮矿产资源源规规划目划目标标基本基本实现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十五”目标任务,为政府决策、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的基础资料实施的地热勘查项目新发现了一批地热矿产地年矿开采总量实现了 590 万吨的规划控制要求,砖瓦用粘土矿产品结构调整效果突出矿产开采分类管理和分区管理得到了很好地执行基本完成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 30%的规划目标二)地(二)地质调查质调查与与矿产矿产勘勘查获查获得新得新进进展展到 2007 年底,完成了覆盖扬州市中、北部地区的 1∶25 万南京市幅区域地质调查、覆盖扬州市的江苏省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江都市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和江都市河网水—底积物地球环境化学调查与评价,扬州市城区北部地面沉降调查及监测系统研究与建设、扬州市沿江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扬州市及各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规划,扬州市旅游地学资源调查等一大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项目;商业性地质工作已覆盖矿产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估、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建设等领域,尤其是地热资源勘查,累计投入勘查资金 4000 多万元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江都丁沟“真 31 井”、宝应射阳湖“宝热 1井”、瘦西湖新区“新热 1 井”等地热勘查项目均获成功,为做大做强地热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omment [A1]: 但据上轮规划文本中 的数据,2000 年基础数据:矿山数为 211 家,采矿量 926(固)+155(油) =1081 万吨,与矿山年报中 162 家、 535.67 万吨(含油)的数据相去甚远 由此,按年报矿山数的控制出现了不 降反升的现象(2005 年 174 家、2007 年 159 家) 5(三)(三)矿产资矿产资源开源开发发利用利用结结构布局持构布局持续调续调整整优优化化截止 2007 年底,扬州市共发现矿产 15 种,现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 12 种,其中石油、天然气是扬州市的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省前列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玄武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地热和矿泉水等 7 种2007 年全市采矿量 465.69 万吨,其中固体矿产开采总量为 287.59 万吨,比 2000 年下降 20.3%加强了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2000 年以来共关闭 18 门以下轮窑和小土(立)窑 1928 座,2007 年砖瓦用粘土矿山数下降为 142 家在大幅压减砖瓦用粘土矿山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