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创富历程.doc
7页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坎坷人生成就尹氏传奇 个人简历 尹明善54岁才入行,10年内成为亿万富翁1992年力帆成立时只有20万元资产,2005年,力帆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3.2亿元人民币去年年底,尹明善又进军汽车业,被称为继李书福之后第二个汽车狂人2004年,尹明善荣登《2004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第20位;2005年,荣获由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颁布的“中华慈善奖” 1938年1月10日,出生于重庆涪陵 1958年,上高中三年级时,因被揭发“有右派言论”而被踢出学校 1961年,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发配到塑料厂监督劳动,从此历经20多年“牛鬼蛇神”的日子 1979年平反,不久,成为重庆电视大学英语教师 1982年,重庆出版社恢复,应聘成为一名编辑 1985年底,下海创办“重庆长江书刊公司”,成为重庆市最早的民营二渠道书商 1992年,注册成立“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力帆集团随后成立 2000年8月19日,尹明善以5580万元的高价收购寰岛红岩足球俱乐部,更名为重庆力帆 2002年,被选为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 2003年,当选为政协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进入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的民营企业家。
2005年年底,正式进军汽车业 坎坷人生成就尹氏传奇 12岁就承担起养家的重任;23岁因所谓“反革命”坐了9个半月牢,后被发配到塑料厂监督劳动;41岁结束长达20多年的“牛鬼蛇神”生涯,迎来人生的第一个春天;47岁开始创业,身价一度超过18亿元;65岁成为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回首尹明善人生的大起大落,充满了传奇色彩 12岁挑起家庭重担 尹明善出生于重庆涪陵的一个地主家庭,家道殷实他回忆自己童年生活时提到,“我出生的时候家里生活是挺好的,不需要养猪,天天买肉吃也没什么问题”不过,解放后,他和母亲被发配到郊区的一座山上住那段时间,我和5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谋生,12岁的尹明善向一个好心人借到5角钱,卖起针头线脑来我手端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几十根针,以批发价卖给别人尹明善说,那个时候,他到城里买针,一角钱可以买50根,卖到乡下是每根针一分钱,一次买一角钱的人可以买到20根针,所以利润是很高的一般一天卖针能赚一角多钱,3天就可以帮母亲买一升米,剩下的还可以买点油盐和菜什么的,他由此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通过卖针,我居然还学到了现在才兴起的资金调用和拆借”尹明善说,自己一般是先在乡下卖掉针,赚到钱后再到城里进货。
一位相识的卖鸡蛋的年轻人则是先到乡下花钱买鸡蛋,再拿到重庆卖掉于是,尹明善和卖鸡蛋的年轻人商量,采用“融资”的办法,把两人的资金合在一起用我把在乡下卖针得来的钱都交给他,这样他可以多收购一些鸡蛋,到重庆他卖掉鸡蛋后再把钱交给我,我又可以多进些针头线脑”一年下来,尹明善居然赚到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是天文数字的几十元钱 “我是伺机而动的猫” 有了这笔钱,母亲的生活有了着落,尹明善便来到重庆求学他不仅考上了公立中学,还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在校园里,尹明善如鱼得水,高一上学期便自修完高中阶段所有数学课程,下学期学完了大学数学专业的全部课程,高二时甚至解答出当时数学界的一些顶尖难题尹明善至今仍感慨道:“如果不是历史的错误,我可能会成为一名数学家” 然而,1958年春天反右复查期间,念高中三年级的尹明善,因被揭发“有右派言论”而失学;1961年,他因罪名上升为“反革命”而坐了9个半月牢,后来又被发配到塑料厂监督劳动从此,尹明善历经了20多年“牛鬼蛇神”的日子 因为“政治上有问题”,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尹明善便苦中作乐,天天埋在书本里有一则寓言说:一只猫刚走进一间屋子,一阵风吹来,门关上了,猫被困在屋里。
怨天尤人,困兽犹斗是徒劳的,聪明的猫会时时保持蹲伏的姿态,等待一阵风再度吹开这扇门时,一跃而出那个时期的我就是这样一只伺机而动的猫尹明善说 1979年,41岁的尹明善,终于被摘掉了“反革命”的帽子尹明善说,自己当时就想“我还年轻!姜子牙81岁出山,我今年41岁,一切都并不算晚”几年后,他开始自己创业一颗商业明星由此冉冉升起 投身足球产业无怨无悔 与投资出版业和摩托车制造业等的成功相比,尹明善在他心爱的足球产业上尝到的却主要是苦涩的滋味尹明善酷爱体育理论,对排兵布阵颇有兴趣18岁时,尹明善曾经担当重庆一中女篮教练,还曾率领球队在某次比赛中夺冠这或许是尹明善投身足球产业的个人动因,但与他在足球产业上倾注的心血相比,回报却是完全不对等的 2000年8月19日,尹明善以5580万元的高价收购寰岛红岩俱乐部,进入了如今被其称为“大垃圾场”的足球圈同年,曾投资大连万达队的王健林退出中国足球产业,王一直为自己当时的退出决策而庆幸 截至目前,尹明善已经在足球上投入近2.7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收购重庆洋河体育场8000万元的费用和2003年力帆降级后,尹明善以38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的费用。
但是,除了2000年力帆曾夺得足协杯冠军之外,尹明善的球队成绩根本无法让他满意 2003年到2005年,重庆力帆队的成绩连续3年垫底足球圈里,尹明善以“不懂足球”而闻名所谓“不懂足球”,其实是不懂所谓“行规”,比如在没有升降级因而俱乐部投入减少的年份,是不是该让球员教练们在“场外”捞取一点好处呢?但尹明善不干,坚决不干结果,得到的是球队连续二十几场不胜的成绩对此,尹明善痛心疾首但是尹明善对球队的支持一如既往 “足球圈内,假球、赌球、黑哨、歪笔、歪嘴、罢赛、群骂、暴力、吸毒、嫖娼、欠薪、退出、解散、水平下滑、冲世界杯失利……一切肮脏的东西都扔进了足球这个大垃圾场,一切令人失望的晦气、倒霉事都降临到足球身上,叫人如何能爱它?”这是尹明善向记者转述他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题为《请别抛弃中国足球》的发言内容我要做的是百年力帆,现在力帆汽车已经上马了,我一定要把力帆俱乐部搞好,就像菲亚特旗下的尤文图斯俱乐部一样 当政协委员就要热心参政 尹明善的名片上有四个“头衔”,依次是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工商联会长、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 2003年,尹明善当选为政协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进入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的民营企业家。
当记者问及他认为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哪一个“头衔”时,他不假思索地答道:“现阶段肯定是以参政议政为主 “想不到,实在没想到描述自己成为政协委员时的心态,“实际上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一下子让我当上了省部级的职务,所以当我们中央组织部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听到时头轰地一下炸了,我就跟他们讲老实话,我是连科长都没有当过的人,怎么一下子把我提那么高?” “我自己思考,我觉得这件事情值得做,今天我确实不缺钱啊,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多为社会做点事,多为国家民族做点事,所以不是说我们要去从政,我们是响应号召去参政,议政他说他现在考虑问题更多的是从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角度,他已经不仅仅属于力帆 现在,尹明善6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政协的事务上今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尹明善提出“反思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关于强制政府采购民族品牌产品”的提案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人物小资料 最想当个文化人 “不信神州无此时,家家买得香车归万众识得创新事,万紫千红总是春当年追车儿,今朝造车人恍然如梦中,幸运中国人无论是尹明善的政协提案名称,还是他在发布会上的言谈,都流露出浓浓的文人情结 尹明善表示,自己最想做的还是个文化人,这或许与他20年的读书生涯有关,或许也是为自己没有做大自己的出版社而遗憾。
厚待力帆创业人才 尹明善对自己看中的人才从来都不吝啬在力帆创业期间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都能够从尹总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力帆内部透露出的消息称,经尹明善培养和扶持缔造的百万富翁,绝对不是一两个人 重庆“第一”慈善家 2003年4月,力帆集团向重庆市各级政府捐赠225万元,用于“非典”防治工作 截至2005年12月,力帆已投建光彩学校52所,向社会捐赠4427万人民币 2005年,尹明善荣获由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成为重庆市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信奉“和”文化 为什么华人能够在全世界取得成功?尹明善表示,自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认为,这是特有的中华文化使然 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上还是一种“和”文化从和谐到和气、和顺、和为贵、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和睦相处、和风细雨、和气生财最终到和平发展,无不体现出这个“和”字的博大精深和”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更是华商坚守的人生信条 尹明善认为,西方文化讲究竞争,与中华民族的“和”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竞争在当前社会演变得有些过度了,把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的竞争搬到了人类社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间悲剧发生相比之下,和气生财、和平发展的“和”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尹明善细数创业三段路 3月1日,重庆的全国政协委员抵京当日下午4点,尹明善委员入住空军丰台招待所,闻讯而来的记者们已经在这里恭候迎接他了采访从下午5点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晚上9点除了吃饭、上厕所、睡觉,尹明善一直坐在他房间里那把靠窗的椅子上,历时28个小时,和记者侃侃而谈,隔壁房间也站满了排队等候的各路记者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间里,尹明善共接受了20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3月12日,记者再见到尹明善时,他嗓子都已经嘶哑,看上去很憔悴的样子即使这样,尹明善还是耐心地回答着记者提出的问题:他的第一桶金、他的摩托、他的汽车…… 出版业掘得第一桶金 1979年,可以说是尹明善人生重新开始的一年这一年他41岁此前的20年,尹明善戴着“反革命”的帽子,整天“运动”着此后,尹明善先后做过工厂的英语资料译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教师、重庆出版社编辑虽然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但闲不住的尹明善总在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1983年,重庆外办下属的一家涉外科技咨询公司亏损30万元,经人举荐,尹明善走马上任,通过两年的打拼,企业扭亏为盈,给公司盈利100万元尹明善经商的才能初露锋芒 1985年底,尹明善毅然决定放弃“铁饭碗”,自己创业,离开涉外公司正式下海创办了重庆长江书刊公司,成为重庆最早也是最大的书商。
这期间,他编辑发行的《中学生一角钱丛书》发行量突破千万册,掘得第一桶金该丛书的创意后来还被上海出版界演变为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的“五角丛书” 在出版行业做了3年之后,1989年,已经成为重庆市最大的民营二渠道书商的尹明善突然宣布退出出版业尽管当时这个行业活跃异常,但已是一眼见底,就当时形势而言,它注定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我退出非常干脆利落,当时有整整一仓库书没销售完,就直接把它们拉到废品收购站卖掉 直到今天,民营出版业叫得响的大腕也不多见尹明善独到的战略眼光当时就已经显现无遗他是在寻找更好的机会 把握时机造摩托 20世纪90年代重庆“摩托帮”闻名全国,摩托车行业两大巨头“嘉陵”和“建设”,加上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都汇集于此 1991年,一位经营校办摩托车厂的朋友和尹明善聊天时说起,他每个月需要几百台发动机,却要到河南去买,价格很高而质量很差,而本地的嘉陵、建设是不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