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对话式教学的实践和思考.doc
8页高中历史对话式教学的实践和思考玉环县陈屿中学陈葱菊摘要:所谓的“对话式教学”从狭义上说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质,以师生平等为 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 生生Z间进行对话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它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式教学而 出现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I叫声”木 文主要从教学的三个环节入手进行阐述实施历史课堂对话式教学的结构模式,借 此给其它学科提供借鉴关键词:对话式教学 师本对话 生木对话 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 作业在“对话” 口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和生活状态的今夭,一种较完整的现代教 学理论一一对话教学理论正在逐步形成,而且在新一轮高中课稈改革中,从独白式教学 转向对话式教学也已成为共识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学科的对话教学 应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中予以实施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迸•行阐述: 历史课堂中对话式教学我认为在历史课堂中实施对话式教学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1、备课环节师生与文本对话(1) 、师本对话对话式教学需要教学要实现角色转换:要从课木的复制者转变到知识的构建者,要 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习的促进者,要从课堂的控制者转变到课堂的组织者,要从单 一的独白者转变到参与的对话者,要从传统的教学者转变到积极的教学研究者,要从单 纯的课稈执行者转变到课程开发者。
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开展课堂教学Z前要充分的备课, 精心于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师的备课实际上就是与文木的对话,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 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了库”教师的备课不能仅仅 是与教学参考书的对话,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文木,要有白己对文木的独特体验,如果限 于教参内容框架那么对话就会变得狭窄我在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备课时遵循主体性、情 境性、开放性、合作探究性原则1 、主体性原则:对话式教学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 质疑、探究发现,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H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知 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成为白己主体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在对话式教学设计时我 更多的是重视“备学情”:通过学案了解班级大多学生在教学前对教材内容的预习情况(包括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哪些疑问)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1 、情境性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给学生创设出各式备样的情景,使学生能够进入到历史的场景当中去因为只有当学生进入了这个历史,感受到了种种 历史事件,才有可能有话可说,才有可能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虑历史问题在教 学设计时,我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了录像情境、图片情境、史料情境、角色扮演模拟情 境和语言情境(苏霍姆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策着学生在课上的脑 力准准备效率”)等。
1 、开放性的原则:对话式教学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质疑,在求同的基础 上去求异,在继承的同时去创新因此我在备课时充分的与文本进行对话,设计了较多 开放性多维性问题(如《亚洲经济的发展》的教学中设问:你认为亚洲经济发展有哪些 经验?你认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前紮如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能突破常规提出创见,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 、合作探究性原则:对话式教学是师生间、学生间多边互动的合作式教学在教 学设计中我在强调学生H主探究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 的形式是学生间的小组合作2)、生本对话我认为在进行对话式课堂教学前不仅要注重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还要关注学生与文 本的对话因为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Z话语”(马丁语),这就应该让学生亲历文木,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的带白我意识的 阅读、分析,并在全身心的体验品味中获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为 课堂教学中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让学生解读历史文木一一教材 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让学生更有效与文木对话呢?我认为首要是抓好学生的“规范 性预习”,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与文木对话的开始阶段,给学生一个基木的对话规范 非常必要,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1. 教材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 教材要探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 教材中重要概念有哪些?4. 教材是怎样阐述内容?(编者是如何安排教材内容,内容Z间有何联系?)5. 你对教学内容的疑问有哪些?这个预习规范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学生的自我对话,而且是具有个体体验的对话。
这 样的对话在课堂教学前展开,有助于课堂对话的深入开展,也更有利于师生对话的针对 性、有效性、真实性2、课堂教学中对话方式(1)、生本对话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木(这里的文木不仅仅是课木提供的教材,还有教师提供的备 种资料包括图片、史料、音像等)对话的过程,既是指学生解读文木后产生感悟,提炼 观点,到文中寻找依据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对文木的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因为在学 生与文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是在己有的知识平台上以H己的眼光看文木,用文木来说 明自已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理解观点所以,我们提侣要尊重学 生对历史事件的个性化理解,保留学生的“合理的偏见”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定的时问去感受、理解和评价文木,实现学生与教材Z间的平等对话在课堂对话式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运用文本资源创设情景,课程实施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一种具有“情境 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从而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获得发展情境” 的创设如何是学生有兴趣主动探究和对话的重要前提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我们 创设的“情境”却要尽量还历史的真实,怎么办?那就要充分运用备种教学资源来为对 话创造条件。
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 究的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无疑会使对话效果事半功倍1 、运用图片、音像资料创设对话情景图片、视频资料能形象、直观的再现历史,引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得 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能顺利展开在对话式教学中我不仅在新课导入,还是在教学过程 中都而且多处运用了图片、音像如在《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课教学中,我出示了新加坡、 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现在和过去的对比图片使学生的视觉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心 中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些国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于是引发对教学内容探究的兴 趣又如在《社会主义的改节》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录 像片断,再现当年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了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 的事件探究的兴趣,主动地与教学书木展开对话1 、运用文字史料创设对话情景吴承明认为,“史料是史学的根本”,应该“绝对尊重史料,言必有征,论从史 出” 1[2]; “没有史料,就没有发言权”是傅衣凌的名言2[3],脱离了史料基础的对话 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Z木,是墙上芦苇、空中楼阁运用史料搭建对话平台, 有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生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历史学习与探究方式和方法的训练, 因为史料的运用为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思维材料,在对史料的研习过程中 可以进一步掌握学习和认识丿力史的方法,积累探究丿力史的经验,促成学生丿力史学科能力 的发展。
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如在《美苏争霸》一课教学中,给学生提 供了一则史料:材料:“我们都是枇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系起来,那么就不会有 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了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 静下来——赫鲁晓夫问题探究:1、 赫鲁晓夫这段话应是美苏争霸中哪一个阶段讲的? 表明了他主张什么样的战 略意图?2、 他们的合作真的是为了和平联合在一起吗?其实质是什么?3、 为什么赫鲁晓夫那样底气十足呢?他乂依据什么认为苏联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 呢?4、 他又是如何去实现与美国的平起平坐的?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又如: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一课教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史料:《九国公约》的引文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备国协定:(一) 尊重Z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Z完粥;(二) 给予以完全无碍Z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 施用各种Z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全境Z商务实业机会均等Z 原则;(四) 不得因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 害友邦安全Z举动问题探究:%1 •该条约名义上标榜什么?其实质忖的何在?%1 .条约中“友邦人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1 .该条约对哪个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为什么?%1 •该条约的签订给带来什么危害?史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思维情境,必然能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从而引发学 生的探究,提出白己的看法,对话也就成为白然而然了。
1 、运用角色扮演创设对话情景角色扮演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在教师安排下,由学生分别扮演某些历 史人物,让他们“身临其境”,主动参与、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这种方式不仅能貞接 地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而且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用中引燃学生心 灵中创造的火花,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对话式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 用角色扮演法,如在《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当导游向同学介绍新加 坡、泰国、韩国或马来西亚;又如在《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课教学中,让 学生扮演参加大国代表模拟巴黎和会场面这种角色扮演法不仅促使学生与文木深刻对 话,而且也是学生自我对话2)师生对话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 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但是传统的历史课堂往往是在师生对话过稈中,教师扮演绝对 权威和领导角色唯师为尊,唯师为是一切问题由教师设计和提出,一切答案由教师 给出和裁定学生活动处于被动状态,由教师提出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就像一条牛鼻绳, 牵着学生的思路,学生没有白主的选择,缺乏独立的思考,难以主动地发问所思所想 跳不出教师划定的框子。
学生的大脑和手脚被朿缚着,禁锢着,其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未得到基木的保证和发挥,其积极性、创新性被扼杀,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对话式课堂教学的师生对话则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 为基本前提,体现肴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精神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领路人, 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使Z真正成为学习 的主人,成为H主意愿和白我发现的积极表达者师生Z间先学后教,先思后问,先问 后讲在对话式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师生对话的①、学生先白学质疑,然后与老师对话或与学生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我选择了《20世纪20年代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课作尝试,因为这节是阅读课, 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但作为知识体系来说,不能不讲先在课前让学生结合木节的知 识目标自主阅读木节教材和参考资料,理清线索,了解教材的基础知识,生成问题后 课堂上让学生自由组合,五人一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自己生成的感兴趣的迷惑不解的 问题,然后每组选取一个问题供师生讨论木节课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1、1923-1929 年资木主义世界为什么能够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一战后英国为什么承认爱尔兰南部一 些郡脱离英国的统治? 3、法西斯统治为何首先在意大利确立?其木质是什么? 4、一战 后美国国内市场“虚假繁荣”的含义? 5、一战后美英为何容忍徳国拖欠赔款? 6、《洛迦 诺公约》签订的目的?为什么说它只能暂时缓解欧洲安全问题?最后我和全班学生一起 在讨论交流中解决了上述问题。
②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解惑弗莱雷认为,对话是教育的主要途径z—,要使对话有成效,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