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9-03固晶机操作手册.doc
8页1、操作键盘简介AUTO自动作业模式DIAG诊断模式789PRVIDEO芯片的黑白比照度PRBOUNDARY搜索PR范围LIGHTCRTL灯光参数PRSEARCH搜索PRPRSELECTPR系统CAMETASELECT画面切换SINGLE手动作业模式W/H PARA轨道参数模式4456 B ARM焊臂参数B HEAD焊头参数ADV/SENGLE BOND上健手动固一颗晶粒RTD/INDEX下键支架单步前进DISPENENABLE点胶开关功能BONDSTOP停止SETUP设定模式BONDHEAD A〔无用〕1YES23W ..TBL工作台参数EJECTOR顶针参数OUTPUTELEV ADV料盒前进一槽STACKLOADER下一片支架JOYSTKSPEED摇扦速度W、HSTOP〔无用〕BONDPARA工作台参数模式BONDHEAD B〔无用〕0NOCLEARNETRY去除NEXGEXIT下一步/停止VALWE电磁阀EPOXY手动点一次胶DUTPUTELEVHOME料盒归位WH CLR去除轨道ENTER确认ENTER〔无用〕 SETUP:〔设定参数模式〕(1) B、ARM 焊壁参数0. 原位1. 吸晶死位点2. 待吸晶位3. 待固晶位4. 固晶死位点5. 吹气位6. 漏吸位(2) B、HEAD 焊头参数0、 原位1、 预备位2、 吸晶高度3、 固晶高度 〔3〕 EJECTOR 顶针参数0、 原位1、 预备位2、 顶针高度3、 顶针上升下降的活动〔4〕TBL 工作台参数0、 做间距1、 晶片环开始的位置2、 换晶片3、 画圆、显示圆的中心点〔5〕 VALVE 电磁阀0、 关上所有电磁阀1、 吸咀电磁阀2、 吸咀真空3、 顶针真空 自动固晶机〔809-03〕更换机种时的调机步序1、PR的调整与校正〔做PR〕PR 校正指的是晶片的黑白比照度调整与PR 光校正,它主要有利于我们吸晶顺畅,因每种晶粒的铅垫及光度不同,系统识别也有区别,所以每换一次晶片都要重新做PR,否那么会引起吸晶不顺。
做PR的步骤:PR/SELECT 显示PR1、2、3、4、5、6、7为止,光学十字线对准晶片中心,按2做晶片的黑白比照度〔用上、下健来调整光度〕,按3〔显示OK〕,按4〔保存〕,按5〔校正〕,按6〔PR范围大小〕,按7〔显示4100〕2、 做晶片间距首先按SINGLE 到PR SELECT〔关掉PR〕显示〔PR DIXABLE〕再到SETUP WTBL 1会出现X1、X2、Y1、Y2,做好后按ENTER确认,再退到自动作业模式3、 BOND PAPA〔显示1-5〕1、 POINT* 〔1-19项〕 马达位置2、 PEL* 〔1-6项〕马达参数3、 DEL* 〔1-9项〕 固晶流程速度1) 摆壁到达吸晶位再延迟的时间〔15〕(2) 焊头到达吸晶位再延迟的时间〔20〕(3) 顶针到达吸晶位再延迟的时间〔15〕(4) 吸完后再延迟的时间〔15〕(5) 焊壁到达固晶位再延迟的时间〔20〕(6) 焊头到达固晶位再延迟的时间〔15〕 (7) 固完后再延迟的时间〔10〕(8) 图像识别延迟的时间〔55〕(9) 吹气时间〔0〕4、 主菜单(1) PR模式S/T模式。
2) 工作台活动极限值5、 参数及开关(1) 顶针开关2) 漏吸检测功能开关3) 搜索晶片换行前的晶粒数量6) 步固晶动作,F/S模式9) 一行有多少晶粒6、调节光每管先进入SETUP B、ARM 6〔取中间值〕即从亮的熄的娄次数的中间值即可7、三点一线的调节 首先将吸咀帽翻开,进入SETUP B、HEAD 2 吸咀中心点与光学十字架重合一点,然后再将顶针中心点与吸咀中心点,光学十字架重合再把吸咀帽扭紧即可8、调整吸晶高度、固晶高度、顶针高度〔三个根本高度〕 〔1〕吸咀高度的调整〔先进入SETUP B、HEAD 2 〕吸咀刚好与晶片相互接触〔上下键修改参数〕 〔2〕固晶高度的调整〔先进入SETUP HEAD 3 〕吸咀跟杯底之间刚好容得下一粒晶片〔按上下键修改参数〕 〔3〕顶针高度的调整〔先进入SETUP EJECTO 2 〕顶针刚好将晶片顶起〔上下键修改参数〕备注:〔以上调整需用显微镜〕9、检测马达失步DIAG 2 要是不为0按去除键清除0便可。
10、调轨道(1) IO:要求挡板挡住支架,左勾爪勾在倒数第四到第五颗之间,靠近第四颗,按上下键调节2) IL:要求压叉压住支架算第一颗,左勾爪在倒数第八到第九之间,靠近第八颗,按上下键调节3) OL:要求压叉压住支架算第一颗,右勾爪勾在顺数第七到第八之间,靠近第八颗,按上下键调节4) OR:只要支架完好送出轨道便可11、 WH/轨道参数 S1、压板测试〔按ADV键〕 S3、左勾爪送一个点的动作 S4、右勾爪送一个点动作 S5、测勾爪电子阀 S6、前后勾爪归位 S8、轨道复位 〔禁用〕 S9、料盒上下归位〔Z方向〕〔按RTD键〕 S10、料盒左右归位〔Y方向〕〔按RTD键〕 S11、下支架的分解动作 S12、点胶的分解动作,归位〔WH 12 ENTER ADV三次,一次一个动作〕S13、测试点胶轮马达〔按ADV键〕 S15、测试点胶的高度 S16、测试舌片的分解动作,〔按ADV测试上下动作,按RTD前后动作〕 S17、测试送料气压及挡板动作 S18、轨道Y方面位置 S21、勾爪的延迟及压板延迟 1、TIBD点胶到杯里的速度 2、TISM点胶到胶轮的速度 S28、点胶马达速度及高度 3、UPBD点胶到杯里的高度 4、UPSM点胶到胶轮的高度 S46、点胶马达速度S70、轨道参数调调整 YRE料盒前后位置S71、料盒参数调整 ZRE上料盒高度ZRH下料盒高度 EL前八颗位置S72、轨道参数调整 OL后12颗位置BDZ点到杯里高度S73、点胶参数数调整 SMZ点胶轮高度 12、 机台异常显示 0、R ELV IDXET 表示料盒异常OR异常1、STK LORER表示轨道左边异常或未下支架2、CHK WAF 搜索不到晶片3、OMAG FULL 料盒异常或料满 4、LF TRK ERR 勾爪延迟有误〔参数〕13、 品质异常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 (1) 晶粒暗崩,破损 A:查三个根本高度是否设定正确? B:三点一线和PR是否有做好? C:吸嘴是否破裂或使用不当? (2) 漏固、掉晶粒 A:查三个根本高度是否设定正确? B:三点一线和PR 是否有做好? C:光敏管灵敏度设定是否有误? (3) 吸晶不顺漏固 A:吸晶或顶针高度是否调整正确? B:三点一线和PR是否有做好? C:光敏管灵敏设定是否有误?(4) 晶粒翻转或倾斜 A:查三个根本高度是否正确? B:三点一线和PR是否有做好? C:光敏管灵敏设定是否有误?(5) 位置不当、滑晶 A:轨道参数是否调节正确? B:三点一线和PR是否有做好?(6) 点胶不稳、胶量不均 A:银胶座是否装好? B:三点一线和PR是否有做好? C:光敏管灵敏设定是否有误?D:点胶参数是否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