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灵的歌吟——唐宋词赏析.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8362786
  • 上传时间:2018-07-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2M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讲 心灵的歌吟唐宋词赏析唐宋词赏析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 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 澄思妙虑,以吾身如乎其中而涵泳玩 索之——清•况周颐颐《蕙风词话风词话 》词简介v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v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 ; “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 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 ,根 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 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 间产 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v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 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 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 歌艺术长处 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 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 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 展史上有一定的 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 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v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 在创作上 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 巨大的发展。

      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 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 代其通俗的民间风 格而词的长短句形 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 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v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 婉约派和豪放 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 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 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 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 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 上有可取之 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 开始的他把词 从娱宾遗兴 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 独立的抒情艺术 山川胜迹、农舍风光 、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 为词 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 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 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 易于接受 v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 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 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 段,称三叠或四叠 v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 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 名称;如《六州歌头》; 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 如《西江月》;据某一历 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 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 牌。

      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 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 立的文体李白词v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v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煜的词 乌夜啼二首v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v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 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v“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 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状 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 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 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 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 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 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 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 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 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 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v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 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 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 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 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 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 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 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 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 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 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 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 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 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 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 冯延巳谒金门v风风乍起, 吹皱皱一池春水 闲闲引鸳鸯鸳鸯 香径里, 手捋红红杏蕊v斗鸭阑鸭阑 干独倚, 碧玉搔头头斜坠坠。

      终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举头闻鹊 喜范仲淹(989—1052)的词v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v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 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 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 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 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 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 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前两句含有三层意思 :“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 产生“也无计“的慨叹接下去,“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 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 加令人难堪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 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 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

      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v苏幕遮 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v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 ,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 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 《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 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 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 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 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 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 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 见出作者多情、重情v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 、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 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 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 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 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 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 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 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晏殊(991—1055)的词 浣溪沙二首v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v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v听一曲新歌,饮一杯醇酒,真是安闲满足、如坐 春风可是,时序转换,今年不是去年,去年不 再,人事不同,能无枨触!夕阳西下,一去不返 ,向进曾见夕阳西回?这明白如许的吟咏,道出 对宇宙人生多少事物的体认眼前花落委地,令 人无可奈何忽见燕子翩飞,似曾相识,原是去 年旧燕,今又归来在此一念之间,便觉花落复 有花开,春去复有春归,日落复有日出原来, 宇宙人生多少事物 ,有一次性的一面,亦有重复 性的一面有一去不返的一面,亦有永恒的回归 一直然这回归重复不是原封不动的重现,而是 重现中有渐变,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v一向年光有限身v等闲离别易销魂v酒筵歌席莫辞频v满目山河空念远,v落花风雨更伤春v不如怜取眼前人晏几道(1030?—1106?)的词v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欧阳修词蝶恋花v庭院深深深几许许? 杨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处,楼高 不见见章台路 v雨横风风狂三月暮, 门门掩黄昏,无计计留春住 泪眼问问花花不语语,乱红红 飞过飞过 秋千去柳永词雨霖铃v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凤栖梧v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 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 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定风波v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 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 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 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 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 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 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 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 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 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 光阴虚过苏轼像苏轼(1037——1101)的词v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 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 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v酒酣肝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 会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v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 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 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 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 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 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 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 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 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 恶星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v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 满面,鬓如霜v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v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 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 感和深沉的忆念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 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 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 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 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 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 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 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