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立项程序.docx
7页产 品 立 项治理掌握程序版 本:0.2 版制 定:CMM 组产品立项程序1. 目的对公司范围内自主产品开发的立项活动做出规定,加强产品立项的标准化,确保被立项的产品能够满足潜在用户的需要,有市场竞争力,确认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技术上有力量完成该项产品的开发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自主产品开发立项以及原有产品版本升级的立项申请及评审活动3. 任务图 1 立项任务图 〔Tasks\Sub-Milestones〕4. 分工角色部门负责人 / 公司高层领导产品治理组开发治理组实现组 (Implementation Team)测试组 (Testing Team)任务确定工程组核心成员,审批《立项申请报告》和《立项评审报告》市场分析与产品定位,了解需求概要技术可行性分析,确定设计目标,了解需求概要,大致估量开发所需资源产品原型开发* 技术可行性分析*5. 程序5.1. 流程图开头立项申请立项申请报告审批通过?是建立工程核心组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了解需求概要否评审立项评审报告更改通过?是审批否条件通过完毕1.市场分析报告2.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3.需求概要图 2 立项过程流程图5.2. 立项申请和审批有确立产品开发的意向时,由提出人员填写《立项申请报告》,部门负责人/高层领导进展审批,签字确认。
5.3. 建立工程核心组立项审批通过后,由相关事业部负责人或高层领导建立工程的核心组,指定工程核心组成员核心成员通常应包括潜在的工程经理、SA、或关键技术人员和产品经理5.4. 市场分析在工程核心组建立后,产品治理组应完成《市场分析报告》,报告中包含市场风险推测和风险治理的内容市场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详见《市场分析报告模板》〕1. 产品市场定位2. 市场容量分析3. 竞争分析4. 市场策略5. 产品生命周期及投入产出分析6. 风险分析5.5. 了解需求概要了解需求概要的目的是为《市场分析报告》和《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供给支持,并且作为下一阶段的全面需求猎取和进展需求分析的根底,同时也是对软件产品规模估量的基 础,详见《需求概要模板》在产品治理组编写《市场分析报告》的同时,了解需求概要《需求概要》和《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同时完成5.6. 技术可行性分析开发治理组进展技术可行性分析,完成《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详见《技术可行性分析模板》〕:1. 关键技术分析和论证2. 产品的初步方案或设计3. 产品开发所需资源及进度估量5.7. 产品原型开发产品原型开发在执行时是可选的,产品原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产品在关键技术上是可实现的,为《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供给依据,开发产品原型只是在立项阶段验证关键技术的可行性,产品原型的界面等非主要因素不需过多考虑,原型开发对后续的开发过程不会产生影响。
5.8. 评审角色产品治理组开发治理组实现组测试组部门负责人 / 公司高层领导职责产品定位能够实现公司的市场目标产品定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产品定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产品定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审批立项评审报告并签字在《市场分析报告》和《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完成后,进展工程立项评审立项评审中各角色及其职责分别为:评审过程遵循评审掌握程序,评审结果有:结果 标准通过 市场预期、技术可行性根本没有问题,需求明确处理方式直接报部门负责人/高层经理审批不通过条件通过产品市场预期不好,或技术实现有很大的难度,或开发力量严峻缺乏,或觉察其他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觉察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但在预期的时间内有明确的人员有把 握进展解决,没有严峻的无法解决的问题立项失败指定相关人员,限期解决遗留问题,评审委员会主席负责进展问题的跟踪更改 市场分析结论不明确、需求不明 相关人员进一步进展深入地分析,修改立确、或技术可行性有待进一步验 项文档,再次组织评审证,需要进展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评审委员会主席负责编写《立项评审报告》5.9. 立项审批立项评审完成以后,部门负责人/高层领导审批《立项评审报告》,签字确认立项结果6. 结果输出《市场分析报告》《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需求概要》《立项评审报告》《立项申请报告》《风险治理打算*》纳入基线纳入基线纳入基线稳定冻结动态变更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