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献资料.docx
16页魏晋南北朝文献资料《三国志》《三国志》陈寿(233—297)撰有魏志(志一作书,下同)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 十卷陈寿字承柞,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蜀汉时任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 任治书侍御史晋太康元年(280)平吴后,陈寿撰《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但他的思想感情, 仍倾向于蜀汉关于《三国志》的宗旨、体例和后人对它评论的当否,可参看缪钺《三国志选注•前 言》陈寿的时代距三国不远,不少事是他所闻甚至及见的魏、吴两国都有官修史书,成为陈寿 撰述的依据蜀汉末立史官,但陈寿心怀故国,尽力搜求能得到的材料,如《诸葛亮传》中收录 了诸葛氏集目录和传主自己编集的上表;《杨戏传》中收录了杨戏的《季汉辅臣赞》,都是《史记》 《汉书》所未有的变例《三国志》中包括董卓、袁绍等人的传,可与范晔《后汉书》比较对照 研究所撰日本古代史重要资料的《倭人传》,迄今为中外学者所重视陈寿书取材颇广,但漏 略也不少,如名医张仲景、发明家马钧都未立传少数民族只收录了东北方面,而蜀汉的南中诸 族和孙吴的山越都付缺如《三国志》以简练见长,而“裁制有余,文采不足”(清李慈铭语), 是其缺点弥补《三国志》这一缺陷的,是宋裴松之(372—451)的《三国志注》。
裴松之字世期,河 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先世东晋时渡江松之官至国子博士太中大夫他奉朱文帝命为《三 国志》作注,元嘉六年(429)奏上裴松之的宗旨是补缺略,备异闻,纠正错误,评论得失 他广搜博采,注中引书一百五十余种,绝大多数今已亡佚,如陈寿只在《武帝纪》和《任峻传》 中各用了十三字和四十一字叙述曹魏重要措施屯田,裴松之在《武帝纪》注中引用王沈《魏书》 的记载,补充了一百四十七字:在《任峻传》注中,引用《魏武故事》所载曹操令以补充枣抵事 迹,关于屯田有一百八十二字裴注中保存的史料,质和量都不在原书之下,同为今天研究三国 历史的重要依据裴注的字数约为本书的三倍,但亦有六十一篇传(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传)没 有注关于裴注的评价,参看杨翼骧的《裴松之与三国志注》一文,载《中国史学史论集》一长期以来,《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受到重视清代学者赵 一清、钱大昭、潘眉、粱章矩、钱仪吉等,都曾为《三国志》作注民国时,杨守敬的弟子沔阳 卢弼(字慎之 1876—1967)汇集各家之注,并附自己的校勘与见解,编成《三国志集解》,书前 有 1936 年自序卢氏创获无多,但鸠集旧注颇完备,地理方面尤详,是目前最方便的本子《。
三 国志》没有表和志,清代以来不少学者补撰,虽然材料基本上不出原书和裴注,但经过分类排比, 眉目清醒,有关地理、职官的表志,尤为有用这类补表补志绝大多数收在《二十五史补编》和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今胪列有关《三国志》的补表补志于下:万斯同(1638—1702): 《三国大事年表》周嘉猷:《三国纪年表》谢钟英:《三国大事表》张守常:《三国大事表补正》万斯同:《三国汉季方镇年表》万斯同:《三国诸王世表》万斯同:《魏国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魏方镇年表》万斯同:《汉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吴将柏大臣年表》黄大华:《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 周明泰:《三国志世系表》据南宋本《世说新语》所附人名谱,补录不见于陈寿书中者多人陶元珍:《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洪饴孙(1773—1816):《三国职官表》曹魏官制大异于汉,而两晋南北朝的职官多渊源于 此,所以表中凡初建置者皆特著出此表合职官志与表为一,每官下列前后居此官者姓名,可以 考见官职高下和迁转吴增仅、杨守敬(1839—1915):《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吴氏订正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 三国分列,按诸帝次序,依州郡县列为表。
杨氏补正谢钟英:《三国疆域表》列三国最后疆域所包括郡县名,并注清末今地洪亮吉(1746—1809)、谢钟英:《补三国疆域志补注》洪氏撰,谢氏补注,以三国最后疆 域为断县下注城镇山川等及有关当地故实谢钟英:《三国疆域志疑》 金兆丰:《校补三国疆域志》侯康(1798—1837):《补三国艺文志》姚振宗:《三国艺文志》 陶元珍:《三国食货志)清代杨晨编《三国会要》二十二卷,分十六门引用正史为正文,裴注等书低格写此书与 以后朱铭盘所编南朝宋、齐、梁等会要一样,都不能提供新史料,但可作分类的索引利用关于《三国志》的工具书,有哈佛燕京学社所出引得编纂处的《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 中华书局所出高秀芳、杨济安编的《三国志人名索引》前者是全面的索引,用处较广但编者 在选定条目编入引得时,着眼不宽,只注意习见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对于某些词语,尤其是 具有时代特征而较少见的词语,反未收录如“三史”、“人伦”、“人流”、“羌胡穀”、“虏穀、“楼 梦”、“保官”等,因而不能利用引得排列此类词语进行研究又如“中国”、“中州”、“部曲”等 条目下所列出处,亦有脱漏引得约纂处所出其他引得,与本段历史有关的如《世说新语引得》, 亦存在类似问题。
《晋书》《晋书》唐以前人所撰纪传体和编年体的晋史很多,一般称有十八家,实际二十几家,俱已 亡佚今天的《晋书》是唐贞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640—642)间①,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 主编,连同李淳风、令狐德棻等共二十一人参加,以齐臧荣绪所撰《晋书》(包括东西晋,纪录 志传共百一十卷)为依据撰成的唐太宗撰写了宣帝、武帝、陆机、王羲之四篇纪传的论,所以 又称此书为太宗御撰《晋书》包括本纪十卷,志二十卷(天文、地理、历律、礼、乐、职官、舆服、食货、五行 刑法),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正史由于书成众手,所以纪传、 纪志、纪与载记、志传以及传与传之间时有牴牾矛盾之处,有时一事两传重出《李重传》称见 《百官志》,《司马彪传》称见《郊祀志》,这些志实皆《晋书》所无,盖沿各家旧晋书之文未改 在典章制度方面,当时颇为重要的九品中正制不见于职官志中太常等九卿自汉至宋齐皆无卿名, 梁以后始在太常等官名下缀以卿号,而书中皆称某卿;江左侨置州郡宋以后始冠以南字,而书中 一律称南某州,皆不确切《晋书》撰成晚于《宋书》一百余年,诸志中记事多沿自《宋书》,往 往可用后者纠正前者失误又如徐广在《晋书》、《宋书》中皆有传,《晋书》本传称义熙初封乐 成侯,而《宋书》本传作乐成县五等侯。
五等侯无实封,与一般封侯不同,五等两字不应省,这 也说明《晋书》疏略但《晋书》包含史料比较丰富,刘知几批评它多采杂史小说今天看来, 此点恰恰可贵列传中收录不少有关重要史事的文章《晋书》采用班固所创名称和体例,根据 崔鸿《十六国春秋》,把十六国(除去张氏前凉、李氏西凉)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历史编为载记, 填补了东晋南渡以后北魏统一北方之前中国北部一百二十年历史的空白五行志三卷虽多记灾异 迷信,但如“涛水入石头,商旅方舟万计,漂败流断”,“羌煮貊炙”等记载,以及百姓歌谣等, 作为史料都很有用有关《晋书》的补表补志很多,胪列如下:万斯同:《两晋诸帝系统图》 万斯同:《晋诸王世表》秦锡田:《补晋宗室王侯表》收录有爵可考之宗室,以封国为纲,凡徒封本国者皆列入,较 万表详细周密万斯同:《晋功臣世表》万斯同:《晋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东晋将相大臣年表》秦锡田:《补晋异姓封爵表》秦锡圭:《补晋执政表》补订周济《晋略》之执政表,较万氏将相大臣年表为周密① 李培栋:《晋书研究》,景蜀慧、郑小容:《晋书的修撰及成书时间》(《四川大学学报丛刊》 第 20 辑)及赵俊:《唐修晋书时间考》(《史学史研究》1984 年第 3 期)三文不约而同地考定为 贞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
万斯同:《晋方镇年表》万斯同:《东晋方镇年表》秦锡圭:《补晋方镇年表》吴廷燮:《晋方镇年表》吴廷燮,《东晋万镇年表》吴氏两表皆远较万表秦表为详细周密万斯同:《晋僭伪诸国世表》万斯同:《晋僭伪诸国年表》秦锡田:《补晋僭国年表》张愉曾:《十六国年表》万、秦、张三表皆按年以各国政权为纲沈维贤:《晋五胡表》,以民族为纲万斯同:《伪汉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成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赵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秦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后秦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后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伪南燕将相大臣年表》练恕:《西秦百官表》缪荃孙(1844—1919):《后凉百官表》缪荃孙:《南凉百官表》缪荃孙:《西凉百官表》缪荃孙:《北凉西官表》 缪荃孙:《夏百官表》缪荃孙:《北燕百官表》卢文弨(1717—1796):《晋书天文志校正》卢文弨:《晋书礼志校正》毕沅(1730—1797):《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晋书•地理志》详于西晋之初,而又不以武帝 时郡县为断限惠帝时记述己略,东晋尤为疏漏毕氏补漏订讹凡数百条方恺:《新校晋书地理志》洪亮吉:《东晋疆域志》分别叙述实州郡县、实州侨郡中侨州郡县,清晰有用。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钱仪吉(1783—1850):《补普兵志》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文廷式(1856—1904):《补晋书艺文志》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收录石刻一百三种,为其他补志所无 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以上补志五家,互有详略异同,大致以文氏吴氏书为较详备 补表补志之外,清代周家禄、劳格皆有《晋书校勘记》,丁国钧有《晋书校文》吴士鉴(? —1933)字絅斋,浙江钱塘人,汇集各家旧晋书佚文,和清代学者卢文弨、钱大昕、王鸣盛、赵 翼、洪颐煊、张熷等诸家校勘及考订成果,编成《晋书斠注》 1928 年由刘承干出资刊刻,所以 他也列名为作者之一清代学者对《晋书》注释用力不如《三国志》之勤,吴士鉴钻研此书功力 也不深,虽汇总不少史料,而时有疏忽如《资治通鉴》胡注有助于理解《晋书》处,《斠注》 未收虽用《文选》中干宝《晋纪总论》核对《晋书》卷五所收,只注意了次要文字,《晋书》 省略的几句,《斠注》反未著出,李善注也未利用黟县姚铭恭著有《晋书纂注,》只存本纪十卷 搜集不如吴氏书之广,但本书内互证较吴书细密《晋书斠注》性质与《三国志集解》相近,而 质量不如,但仍不失为方便有用的本子。
关于《晋书》的工具书,有中华书局所出张忱石编的《晋 书人名索引》清代开展辑佚工作,黟县汤球、甘泉黄奭皆曾辑亡佚的晋史汤球所辑有九家旧《晋书》(臧 荣绪、王隐、虞预、朱凤、谢灵运、萧子云、萧子显、沈约、何法盛),干宝、陆机、曹嘉之、 邓粲、刘谦之、裴松之的《晋纪》,陆机《惠帝起居注》,孙盛《晋阳秋》,檀道鸾《续晋阳秋》, 习凿齿《汉晋春秋》,以及极为片断的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困学纪闻》十三考史门称,“萧方 等梁元帝子,为《三十国春秋》,以晋为主,附列刘渊以下二十九国然二十九国具体何指不详), 常璩《蜀李书》,和苞《汉赵记》,田融《赵书》,吴笃《赵书》,王度《二石传》,范亨《燕书》, 车频《秦书》,王景晖《南燕书》,裴景仁《秦记》,姚和都《后秦记》,张谘《凉记》,喻归《西 河记》,段龟龙《凉记》,刘昞《敦煌实录》,张诠《南燕书》,高闾《燕志》汤球所辑晋史等都 收于《丛书集成》黄奭所辑有虞预、朱凤、谢灵运、臧荣绪、陆机的《晋书》,何法盛《晋中兴 书》,干宝、邓粲的《晋纪》,孙盛《晋阳秋》,习凿齿《汉晋春秋》,刘谦之、徐广的《晋记》, 王韶之《晋安帝纪》,檀道驾《续晋阳秋》,刘道荟《晋起居注》,及片段的其他众家晋史。
黄奭 所辑书收在《汉学堂丛书》敦煌残本邓粲《晋纪》见《鸣沙石室佚书》,。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