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十年比较税收征管效率的动态研究.doc
4页通过十年比拟税收征管效率的动态研究摘要:以1997-2022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根底,采用Malmquist消费效率指数法,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进展了定量测算和分解结果说明,1997-2022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年平均进步3.6%,技术变化指数平均进步8.4%,而综合效率指数平均下降4.4%;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主要源于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而不是组织管理程度的进步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税收征管中引进新的技术时,无视了对新技术的充分利用因此,在将来的税收征管中,应注重先进的征营技术与高效的管理手段进展有机交融,共同推进税收征管效率的不断提升关键词:税收收入;税收征管效率;税收增长;GDP增长;技术效率一、引言自1997年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往往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税收超GDP增长也成为学术界近年来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在这一过程中是否伴随着税收征管效率的大幅度进步?如何对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进展定量测量?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是主要源于征管技术的变化,还是源于管理程度的变化?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相关税收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研究者围绕征管效率进展了有益的讨论杨得前(2022)利用1994-2022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税收征管效率进展了定量测算结果说明,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奉献率为28.11%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是税收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德祥、李建军(2022)以随机前沿函数为根底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参数方法主要是通过数据拟合求得模型中各参数,从而计算效率值其主要局限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假如设定的税收产出函数与实际相差甚远,那么必然导致最终测算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二是设定的模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从而使参数方法无法使用与参数方法相比,非参数方法的优越性主要表达在无需对消费函数的详细形式进展设定它主要包括DEA和自由处置壳(FDH)等方法,其中又以DEA应用最为广泛如孙静(2022)基于传统DEA方法对湖北省假设干市的税收征管效率进展了测算传统的DEA方法的局限在于:一是无法对DEA有效点与弱有效点进展准确区分;二是无法对效率进步的程度进展准确计量此外,一些研究者对影响税收征管效率的因素进展了定性分析这类研究虽针对性较强,但在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为更进一步提醒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及其成因,本文以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997-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根底,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消费效率指数法对我国税收征管动态于1,那么说明它是消费率进步的根源;假如小于1,那么说明它是消费率下降的根源。
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征税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投入一产出过程,征税过程中的投入主要包括税源数量、税源质量、税务机关投入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物力及财力,其产出主要是税收收入、纳税效劳等合理地定义投入与产出,是正确利用Malmquist指数计量征管效率的一个关键问题借鉴杨得前(2022)、王德祥和李建军(2022)选择的指标,本文中选取的投入指标有:1税源数量税源可以从宏观、微观等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只能来源于对GDP的分割所以,GDP是可以较好地代表宏观层面的一个税源指标但由于我国目前第一产业提供的税收较少,因此,采用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来反映税源数量更为适宜2税源质量税收不仅受税源数量的影响,而且也受税源质量的影响在税源数量一样的情况下,税源质量越好,最终的税收产出越多营业盈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消费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因此,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可以近似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程度本研究用其表示税源质量的上下,其比重越大,说明税源质量越好3人力资本数量任何税法在施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管理费用它主要是税务机关为保证税法的顺利施行而付出的各种费用。
如税官的薪酬、津贴、办公经费、差旅费等征税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活动,税务人员数量的多少会对最终的税收产出及管理本钱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税务人员数量作为一个投入指标4人力资本质量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人员素质的上下会直接影响到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而受教育程度是人力资本质量上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本研究用各地税务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所占比重作为人员素质上下的替代变量由于各省税务机关的办公经费没有较准确的统计数据,因此,本文没有将其列为投入指标税务机关的产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收入,二是纳税效劳但是,由于在对纳税效劳的定量测量上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没有将纳税效劳作为一个产出指标,而是仅将税收收入作为税务机关的产出指标三、数据与实证本文使用1997-2022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其税收征管效率及其进步进展测算,在研究中没有将--作为样本,其原因在于税务统计年鉴中没有--地方税务机关人员构成的相关数据其中,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收入、税务机构人员数、教育程度数据取自于1998-2022年?中国税务年鉴?;各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营业盈余占GDP比重取自于1998-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
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列出1997-2022年各地税务机关的投入产出数据,而仅列出了分析结果采用DEAP2.1软件对1997-2022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情况进展计算,并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变化指数(TECH)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和规模效率指数(sECH)1从总体来看,1997-2022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详细表现是,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年平均进步3.6%,技术变化指数平均进步8.4%(此为所有指数中变动最为显著的一个指数),综合效率指数平均下降4.4%,纯技术效率指数下降3.6%,规模效率指数下降0.9%在分地区方面,从税收征管效率指数来看,1997-2022年,除河北、安徽、湖北和湖南外,其他地区的税收征管效率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来看,除上海外,其他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从技术变化指数来看,所有省(市、自治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2经济开展程度对征管效率有显著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1997—2022年,税收征管效率进步幅度排名前6位的依次为: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天津、广东。
征管效率进步较快的多为经济兴旺省份,这说明征管效率的进步与经济开展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络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兴旺省份的税务机关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税收信息化建立中,从而有效进步税源管理与监控才能;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兴旺地区的税源数量较充足,税源质量较好,纳税大户多,这些都有利于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3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从表2和图1中可以看出,1997-2022年,在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和技术变化指数上升的同时,税收征管效率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技术变化指数的上升是引起征管效率进步的最重要原因另外,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下降说明了组织管理程度在1997-2022年间呈下降趋势,技术变化指数的上升那么说明1997-2022年我国税收征管技术程度不断进步至此,可以得出结论,1997-2022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而不是组织管理程度的进步4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从表2可以看出,1997-2022年纯技术效率指数平均下降3.6%,而规模效率指数变化不大,平均下降0.9%由于纯技术效率指数反映了消费中现有技术利用的有效程度,因此,纯技术效率指数的下降说明新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有效利用程度在下降。
另外,组织管理程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税收管理中现有技术利用有效程度的下降,而不是规模效率的下降四、对征管效率提升原因的进一步讨论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1997-2022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平均每年进步3.5%,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是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主要源于税收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而不是组织管理程度的进步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务机关开场把计算机技术引入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使税收管理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1998年后,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科技加管理〞、“信息化加专业化〞的总体改革思路1998年初启动的“金税工程〞二期、2022年10月开场的“金税工程〞三期都显著地进步了税收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有效进步了税务机关监控税源的才能,同时也进步了税务机关税源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税源管理的本钱从表2可以看出,2022年也是征管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最高的一个年份另外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增值税的征收率由1997年的44.6%上升至2022年的86.26%1997-2022年我国税务机关组织管理程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在税收征管中,我国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无视了对新技术的充分利用,无视了合理处理好人与先进技术、设备的关系,强调了科技兴税,淡化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进而导致相应的管理没有同步跟进。
其详细表现是一些税务部门对税收信息化的应用仅仅停留在对手工劳动的替代上,现代征管信息系统的强大信息处理才能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五、结论与政策建议税收征管效率的定量测算与分析是税收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消费效率指数对我国1997-2022年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税收征管效率的变化进展了定量测算结果显示,1997-2022年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年平均进步3.6%,技术变化指数平均进步8.4%,综合效率指数平均下降4.4%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主要源于征管中新技术的采用,而不是组织管理程度的进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务机关开场把计算机技术引入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地进步了税务机关税源监控的才能但在引进新的技术时,未能处理好人与先进技术关系,强调了科技兴税,却淡化了人的能动性发挥,进而导致税务部门组织管理程度出现下降趋势必须注意到,征管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源于税收征管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源于税收管理程度的进步在将来的税收征管工作中,一方面应坚决不移地坚持科技兴税的开展战略,另一方面也应高度重视税收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在进步各项税收工作的管理程度,使现代征管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真正实现先进的征管技术与高效的管理手段有机交融。
惟有如此,才能推动税收征管效率的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