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诗中的柏叶酒与椒叶酒.docx
3页试论诗中的柏叶酒与椒叶酒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酒一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的诸多特质多通过酒来凝结与传承,柏叶酒与椒叶酒是我国除夕时需饮的酒,本文以以除夕诗为主要文献根据,阐述柏叶酒与椒叶酒,第一章节结合节俗史料和其他有关除夕题材的文学创作,分别考察柏叶酒与椒叶酒的名称源流与作用,第二章分析柏叶酒与椒叶酒在诗中的情感蕴涵,第三章为结语阐述诗中柏叶酒与椒叶酒研究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柏叶酒椒叶酒除夕源流思想在古人心中,“椒〞是一种香草,具有性温、多子、气香的特点,带着浓郁的巫术文化色彩,可制成椒酒供新春祝颂;“柏〞是长青树,经过冬霜而后调,因此常被人们作为长寿之象征,柏叶可制成柏叶酒饮用至椒与酒并称,盖始见于?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在这里面是说椒置于浆中,用处是用以祭祀神明,所称“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i至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南巡射蛟于江中,作?盛唐枞阳之歌?,其中有“百君礼,六龙位勺椒浆,灵已醉〞ii等诗句,诗中意思便是用勺盛满以椒浸制的酒浆祭拜天神可知,椒叶酒仍然沿用战国时的旧习,并用以祭拜神至后汉椒叶酒与柏叶酒就不只用于祭祀神明,开场有了新的寓意,即在正月初一时那么有了饮椒酒、柏酒用来祝寿的风俗,且这一风俗广泛的在我国流传开来,贯穿至清都保存着这一习惯。
如:后汉应劭?汉官仪?那么载柏叶酒在正旦即正月的农历初一祝寿:“正旦饮柏叶酒上寿〞iii魏晋南北朝期,正月一日仍然延续着前朝饮椒柏酒的传统,也是祝寿拜贺之意从宋代韩琪的诗中可知柏叶酒的用处有祝寿之意:“柏叶始倾为寿酒,土牛随示力耕人〞iv至于立春、除夕、元日为什么一定要饮用椒酒、柏酒?它的作用是什么,前引?四民月令?辑注已称“服之令人身轻能老〞,可见延寿、祝寿是其主要目的荆楚岁时记?云:“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制百鬼也董勋云:“俗有岁首,酌椒酒而饮之,以椒性芬香,又堪为药,故此日采椒花以贡尊者饮之,亦一时之礼也〞v可降服邪气,制百鬼,还可做药用,有养生功能、助生成效,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明了柏叶酒做药的成效:“柏性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以之浸酒辟邪,皆有取于此〞vi从上可知柏叶酒与椒叶酒源于祭祀所用,后扩展到正旦的节日时饮用,正月元旦饮用柏叶酒与椒叶酒的风俗从汉开场至明清都有此种风俗作为一种在元旦佳节使用的风俗,它也经常出如今诗人与词人的笔下,通过诗人的创造,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功能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诗中立春、除夕、元旦三节饮椒、柏酒之作颇多,如在南北朝时,诗人庾肩吾就曾写下:“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岁尽令诗?〕vii在唐朝时也有“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唐张子容?除夜乐城逢孟浩然?〕viii“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唐杜甫?元日示宗武?ix这首诗是杜甫写给自己的幼子宗武,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之情,由这一句中的“柏酒〞两字,间接的点明了杜甫做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元旦之日,新春佳节之时,自己单独一人漂泊在外,身体体弱多病,又只借“柏酒〞浇愁,写的情真意切,充满了人间真情在宋代诗中也有用柏叶酒代入进诗,点明时间,借此抒发感情之诗,如“只将柏叶聊随酒,莫为梅花苦断肠〞〔宋许及之?人日?〕x就是用柏叶作酒可消断诗人的偶居他乡之愁柏叶更须随酒进,醉乡有地爵无功〞〔宋·洪咨夔?和程教元日韵?〕xi这里借柏叶酒主要表达了诗人想追求功名,想有所作为,而不愿空有利禄而无功的想法元代诗中亦有如:“柏叶谩供新岁酒,竹门还访故人家〞xii借柏叶酒表达了诗人归居田园乡村闲适之意“新岁〞与“故人〞两两相照,即使光阴匆匆流走,诗人也不胜在意除夜饮椒柏酒不仅能为节日起到助兴的作用,代表着延年益寿的美妙寓意,文人还可借酒消愁,暂时忘却现实所面对的生死苦痛然而对于有的文人而言,借酒绕愁愁更愁,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下,在半醉半醒之间,诗人心中的忧愁却未靠酒能消释。
如陈著?交黄昏戴帅初除夕并寄弟观二首?:“梅花素入两年眼,椒酒难医百病身〞xiii明代诗中出现柏叶酒的也较多,除夕属于年节的一部分,年节是人们对生命周期的理性把握以“年〞來确定生命的周期,蕴含着的是人的生命路程而除夕恰值这一页翻篇的令人敏感的一刻,它直接而醒目的表现出人生命流逝的印痕,也就更易让人感触加深,加之诗人们情思较平常人更为细腻,在除夕时饮酒情思也就更丰富,借着柏叶酒表达时间之快,今年已过,马上又迎接另一年的如:“柏叶漫传元旦酒,江梅应发故园花〞〔明·文徵明?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二首?其一〕另有借柏不单只除夕时节时才能饮用,也不仅表示祝寿如:“银幡头上冲愁阵,柏叶尊前放酒兵“〔明末清初·钱谦益?入日示内二首?其二〕xiv另还有借柏叶酒与椒叶香营造了春节时节,除夕之夜欢乐的气氛如:“清尊旨酒陈满堂,柏叶色翠椒花香〞〔清·胡敬?岁朝图?〕xv柏叶酒与椒叶酒同属于除夕春节元旦这些佳节时所要饮用的酒,对于柏叶酒与椒叶酒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为有些诗并没有把时间直接明了的点出来,在他们那个时代可能对于椒叶与柏叶酒饮用于春节期间是常识问题,但对已经遗失了这一传统的我们来说,就不能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含义,对于柏叶酒与椒也酒的研究就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意思与感情色彩。
何满子在?中国酒文化?中写道“酒的历史几乎是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场的中国文化的诸多特质通过酒来凝结和传承〞xvi因此,对柏叶酒与椒叶酒的研究有也利于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特色,而在诗中研究就更有理论意义与立论根底参考文献【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二,艺文印书馆,1981年,第100页2】[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二十五史?,鼎文书局,1987年,第1069页3】[汉]应劭:?汉官仪?【4】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南朝梁]宗懔撰,[明]项琳之编次,陈皋谟校:?荆楚岁时记?,?岁时风俗研究资料汇编?册三十,艺文印书馆,1970年【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四,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第1915页7】倪璠.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中华书局.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2.[9]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王三思.?秋巌詩集?箋注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11]陈著,?本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津阁本[12]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3]永瑢,纪昀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14]何满子.中国酒文化[M].2021.注释i[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二,艺文印书馆,1981年,第100页。
ii[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二,?二十五史?,鼎文书局,1987年,第1069页iii[汉]应劭:?汉官仪?iv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v[南朝梁]宗懔撰,[明]项琳之编次,陈皋谟校:?荆楚岁时记?,?岁时风俗研究资料汇编?册三十,艺文印书馆,1970年vi[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四,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第1915页vii倪璠.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viii中华书局.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2.ix仇兆鰲.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x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xi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xii王三思.?秋巌詩集?箋注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xiii陈著,?本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津阁本xiv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xv永瑢,纪昀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207乐类〕[M].xvi何满子.中国酒文化[M].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