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2年高考真题——(天津卷)解析版.doc
11页12012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解析(天津卷)语文解析不同点(变化点)1.客观题部分,由前两年的4个题,变为5个题,增加了一个新题型,就是文学常识的表述题的判断2.文言文的阅读材料,由 2009 年的诸子百家中的《管子》,2010 年唐代的笔记小说,到 2011 年则换成了顾炎武的《日知录》中的选文,2012 年选了清朝袁牧具有传统文化与医学相关医学的《与薛寿鱼书》可见,文言短文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了3.诗歌的阅读材料再次回归到常态形式的一首宋诗的赏析,而且分值由往年的6分,增加为8分创新题在客观题中增加了对文学常识表述题的考查,这对增加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很有帮助亮点题型将第Ⅱ卷中阅读题由原来的两篇,改为一篇,这样减少了试题的篇幅,相应地增加了学生阅读试题的时间,但考查的阅读能力并没有降低一、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歆(xin)羡 懵(měng)懂 浸(qīn)润 含英咀(jǎ)华 B.绮(qǐ)丽 着(zháo)装 崔嵬(wéi) 敷衍塞(sè)责 C.岑(cén)寂 手帕(pà) 飙(biāo)升 越俎代庖(bāo) D.杜撰(zhuàn) 骸(hái)骨 耸(sǒng)立 光阴荏苒(rǎn) 1.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重点考查多音字和生活 中常见误读字的读音A 项“浸”读“jìn” “咀”读“jǔ” B 项“着”读“zhuó” C 项 “庖”读“p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概率 陶治 冠名权 众志成城 B. 渲泄 开销 暴发力 杯水车薪 C. 余暇 神彩 发祥地 掉以轻心 D. 倾泻 凑合 摄像机 相儒以沫 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重点考查同 音字的误写B 项“渲泄”应写为“宣泄 ” C 项“神彩”应写为“神采” D 项“相儒 以沫”应写为“相濡以沫”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 和补偿,使它们在 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 你吃早餐,但是 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 调剂 地久天长 B.涌动 调节 地久天长 C.萌动 调节 山长水远2D.涌动 调剂 山长水远 3.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实词、虚词、熟语)的能力。
第一组中两个词 都有“动”的意思,只是“涌动”对象一般为人潮、水流等萌动:草木发芽比喻事情 刚起头第二组中调剂:调整有无、余缺等情况;调整使合宜调节:在数量、程度、规模 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第三组中,地久天长,形容历时悠久或形容爱情永久不变 山长水远:谓山水阻隔,道路遥远或谓山川壮阔这样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定答案为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 化更俱积极意义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 20 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 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 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 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 4.C【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 项句式杂糅 “应倡导……更俱积极意 义” B 项语义重复, “善款”与“费用”重复,所以将“费用”去掉D 项搭配不当, “不 健康”应改为“不良” 5.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 B.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 C.《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 D.《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 5.C【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C 项中《小狗包弟》的作者是巴金, 不是冰心二、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 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 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 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 ” 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 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 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 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 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 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 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 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3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 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 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 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6. 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6.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A 项不符合“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 从语法角度看,也是有语病即“生态文明是……客观规律” ,本备选项也颠倒了次序,先 强调尊重自然,然后才能谈到人、社会 C 项是讲“生态文明”的作用,D 项是讲“生态 文明”范畴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 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7.C【解析】本题考查概括、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C 项,偷换概念, “生态觉悟”包 涵“生态哲学” ,两者概念内涵不一致,不能将属于“生态哲学”的表述说成是“生态觉悟” 原文语句“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 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 ,是因为西 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 非常密切的关系 8.A【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C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三、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与薛寿鱼书① 【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 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 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夫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 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人其民,使无天扎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4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逮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
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仆昔疾病,姓名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有删节)【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②若:和,同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猜测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执:拉住C.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寿:使……长寿 9.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在句中的含义。
A 项的“意”应该是“意料、 料想”的意思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仆方思辑其梗慨以永其人A. 使工以药淬之B. 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瓢先生其理学乎C. 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子不尊先人于白无一人之上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10.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 项的第一个“以”为 目的连词, “用来” ,第二个“以”为介词“用” B 项的两个“之”都是助词C 项的第一 个“于”为介词, “到、在” ,第二个“于”为介词,表被动D 项的第一个“其”为副词, “大概” ,第二个“其”为代词,事物 11. 作者反对重理学轻技艺,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 A. 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B. 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C. 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 D. 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