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构造柱质量问题的防治及处理.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252863640
  • 上传时间:2022-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5.2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构造柱质量问题的防治及处理在中小城市中,砖混结构往往还是住宅建筑的主流结构砖混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不多,容易被人忽视,因此时常会出现混凝土断面几何尺寸、轴线位移,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以及构造柱主筋根基不牢、主筋错位和钢筋绑扎不符合规定等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从而给建筑物在震中的损坏创造了条件,留下了事故隐患现就上述质量问题谈谈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一、构造柱混凝土断面几何尺寸不足和轴线位移的问题构造柱混凝土断面几何尺寸不足和轴线位移导致在地震时构造柱混凝土断面尺寸减少因为墙体砌筑时所预留的马牙位不准确,自上到下的进槎或退槎不垂直轴线位移是因为放线时只放外墙至轴线,然后用钢尺划分其余纵横轴线而产生的丈量误差累计造成的对构造柱混凝土断面几何尺寸不足的防治:要求在各层楼测量放线时,按照轴线划分,严格控制构造柱的断面尺寸,砌筑时要定位准确,先进后退,砌成5皮砖进、5皮砖退的形式,并使进槎、退槎分别垂直对构造柱轴线位移的防治要求在定位放线时,在构造柱所在轴线位置,将轴线引至建筑外设置轴线控制柱,用经纬仪以此柱控制点为准控制各层的轴线,也可控制柱模方正和垂直。

      二、构造柱混凝土蜂窝、孔洞、麻面及露筋的问题构造柱混凝土有蜂窝、麻面会减小构造柱的钢筋保护层厚牙,加大碳化深牙;混凝土有孔洞、露筋会局部缩小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地震时减小构造柱的抗震能力产生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及露筋现象,是因为模板及墙接触面不严密面漏浆;马牙槎湿润不充分;拉结筋水平净距小;混凝土配合料中碎石粒径过大,砂率偏低及水灰比过大;投料太高和振捣不到位等因素对以上问题的防治: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砂率,确保砂浆在混凝土中的数量和质量,使其能充分填充骨料间的孔隙其次,选用粒径5-20mm的碎石,含泥量要小于2%,配比成细石混凝土,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在拉结筋外卡住还要控制水灰比和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流动性、和易性再次,在施工工艺中也要严格控制,在支模前要检查好模板,木模板刨光而且拉缝要严密,钢模板的力肋要直,并将内表面清理干净,涂好隔离剂支模要牢固,以满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防止跑模、漏浆浇混凝土前,要将施工缝处杂物从模板清扫口冲洗干净,并充分浇水湿润但无积水,避免出现孔洞和露筋混凝土浇注高度要按2m控制,减小混凝土的落差,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以40cm高为一个振捣层,振至模板开始出浆、混凝土表面不再有大量气泡排出和出现砂浆为度。

      待混凝土施工缝处稍收水后,再重振一次,以避免施工缝处混凝土干缩另外,圈梁和构造柱的混凝土接头处,在同一层内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三、构造柱主筋根基不牢的问题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没有按规定要求设在室外地坪下500mm处或锚入浅于500mm勺基础梁内,而是浮设在基础或基础梁的上表面及插筋漏放等这种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在列基础梁时,应在基础顶面放准构造柱位置,并按要求预埋插筋有基础梁时,宜采用浆锚的方式处理1、构造柱主筋错位问题在施工中因振捣及其它原因造成该层的构造柱主筋偏移、错位,施工时将其根部打弯后与上部构造柱主筋搭接或将上部构造柱主筋直接浮设在墙上或梁上这样的问题在构造柱的根部断面允许较大时,可将下部构造柱的主筋根部按1:6角度弯折后与上部构造柱主筋拱接,按加大构造柱根部断面的方法处理当构造柱的根部断面不允许加大时,将下部构造柱柱顶混凝土凿除,将主筋在楼层高下以1:6角度弯折后与上柱主筋搭接,重新浇筑下柱柱顶混凝土主筋错位预防应加强测量放线工作,混凝土浇筑前要将构造柱主筋外伸部分固定2、钢筋绑扎不符合规范要求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对构造柱的抗震作用认识不足,未能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

      出现主筋搭接长度小于规范规定时应采取焊接补强;箍筋间距大小不匀和严重歪斜时,在砌筑时要随量调整,支模前彻底调整构造柱与圈梁连不牢,施工缝处断根和混凝土断条等问题构造柱与圈梁连接不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横墙圈梁钢筋伸入构造柱内的锚固长度不够,不能满足规范规定,构造柱主筋伸入顶层圈梁的锚固长度小于规范规定等规范规定:圈梁和构造柱钢筋一律按受拉考虑,其锚固长度不得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且不小于25mm所以,应组织施工操作人员加强施工规范的学习,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构造柱混凝土施工缝处断根现象主要是因为墙体砌筑时砌筑砂浆掉在构造柱施工缝位置,支模前未能清除干净造成的预防方法是在砌筑墙体前将构造柱施工缝处用塑料或废水泥袋塞满,在支模前将落地砂浆清除干净,抽出填塞物,清扫干净后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浇水湿润,但不能积水构造柱混凝土断条现象的预防应加强混凝土的试配工作,严格按配比拌制混凝土支模前要检查好预留构造柱内是否有红砖等杂物及拉结筋间距净距是否满足要求,以免卡住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要分段,每层楼分二次浇筑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对待,科学分析,那么问题都会有合理的解决、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使我们的工程质量有所提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