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测树学复习材料(共9页).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6145731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测树学题型:填空10题40分、选择10题20分、概念10分、简答2题10分、论述2题20分计算约占50%,参考材料结合书本复习第1章 伐倒木材积测定一、 树干材积测定(1)干形:树干的形状通称干形,研究树干形状的目的是测定材积通式:V=fo*go*h(2)树干横断面的计算公式为:式中:g—树干横断面; d—树干平均直径 (3)树干纵断面干曲线:表示树干纵断面轮廓的对称曲线通常称为干曲线树干纵断面形状:截顶凹曲线体、圆柱体、截顶抛物线体和圆锥体孔兹干曲线式为:(记住符号的含义) 式中:y一树干横断面半径;x一树干梢头至该横断面的长度;P—参数;r—形状指数二、伐倒木材积的测定技术(1)伐倒木近似求积式①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②中央断面积近似求积式(2)区分求积式 概念:将树干区分成若干段,分别测算各分段材积,再把各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该法称为区分求积法在树干的区分求积中,梢端不足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为梢头,用圆锥体公式计算其材积式中:g'—梢头底端断面积; l'一梢头长度。

      (区分段个数一般≥5 ,区分段个数越多,精度越高) 分为:1.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V=L*∑gi+1/3g’L’ 2.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V=[1/2(go+gn)+∑gi]*L+1/3gn*L(关于区分求积式,若考简述只需写概念,若考论述要加上公式)三、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 Pv=2Pd+PL式中:Pv为材积误差率,Pd为直径误差率,PL为长度误差率①当长度测量无误差,即PL=0时,则Pv=2Pd②当直径测量无误差,即Pd=0时,则Pv=PL③当长度误差率与直径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的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一倍四、伐倒木造材(1)原条:伐倒木剥去树皮且截去直径(去皮)不足6cm的梢头部分称作原条2)原木:经过造材后形成的木段称作原木原条测定直径2.5米处,原木测定小头去皮直径3)削度:树干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减小,其单位长度直径减少的程度称为削度第二章立木材积的测定P271、测定胸径时注意事项:①在我国森林调查工作中,胸高位置在平地是指距地面1.3m处在坡地以坡上方1.3m处为准在树干解析或样木中,取在根颈以上1.3m处②胸高处出现节疤、凹凸或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时,可在胸高断面积上下距离相等而干形较正常处,测直径取平均数作为胸径值。

      ③胸高以下分叉的树,可以当作分开的两株树分别测定每株树胸径④胸高断面积不圆的树干,应测相互垂直方向的胸径取其平均数2、胸高形数与实验形数关系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积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以f1.3表示优点:测定容易(胸高断面是确定的) 缺点:不能脱离树高单株反映干形)实践上作用:作为立木材积的换算系数V=G*H*F正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记为fn消除胸高形数的缺点,其优缺点与胸高形数相反实验形数: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断面积为胸高断面积,其高度为树高(h)加3m已知f1.3、H,可算出实验形数3、立木材积三要素胸高形数f1.3、胸高断面积g1.3、全树高h4、形率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d1/2)与胸径(d1.3)之比称之为胸高形率表达式q2=(d1/2)/ d1.3形数与形率的关系:①f1.3=q22前提条件是把树干当作抛物线体②f1.3=q2-c前提条件树干抛物线体,且树高在18m以上③形数、形率、树高有关系:在形率相同时,树干的形数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高相同时则形数随形率的增加而增加5、用形率法求立木材积:根据形数与形率之间的关系推算胸高形数,再按下式计算单株立木材积:V=g1.3*h*f1.36、望高法(记住两个概念)望点: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望高:自地面到望点的高度叫做望高第3章 树木生长量测定一、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⑴年轮法;⑵生长锥测定法;⑶查数轮生枝法;⑷查阅造林技术档案或访问的方法;⑸目测法二、生长量:一定间隔期内树木各种调查因子所发生的变化称为生长,变化的量称为生长量⑴总生长量:树木自种植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期间累积生长的总量为总生长量 设t年时树木的材积为Vt则Vt就是t年时的总生长量⑵定期生长量Zn:树木在定期n年间的生长量为定期生长量Zn=Vt-Vt-n⑶总平均生长量θ:总生长量被总年龄所除之商称为总平均生长量θ=Vt/t⑷定期平均生长量θn:定期生长量被定期年数所除之商称为定期平均生长量θn=(Vt-Vt-n)/n⑸连年生长量Z:树木一年间的生长量为连年生长量Z=Vt-Vt-1 (代替计算定期平均生长量)三、生长曲线的特性1、当树木年龄t=0时,总生长量yt=0,此条件称为树木生长方程应满足的初始条件;2、总生长量yt存在一条渐近线,yt=k,k是该树木生长极限值;3、总生长量yt是关于年龄t的单调非减函数,yt> yt-1;4、生长曲线存在一个拐点四、平均生长量的主要用途有:其一、可根据同一生长期平均生长量的大小来比较不同树种在同一条件下生长的快慢或同一树种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快慢。

      其二、体积平均生长量是说明平均每年材积生长数量的指标在树木或林分整个生长过程中,平均生长量最高的年龄在林业上叫做数量成熟龄,它是确定合理采伐年龄的依据之一五、连年生长量和总平均生长量的关系:(1)在幼龄阶段,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连年生长量增加的速度较快,其值大于平均生长量,即Z(A)> (A)2)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比总平均生长量早3)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即最大值)时,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相等,即Z(A)= (A)时4)在总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以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生长量,即Z(A)〈 (A)六、生长率:生长率是树木某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其总生长量的百分比,它是说明树木相对生长速度的,即P(t)=Z(t)/y(t)*100H20 H19 P(t)=( H20—H19)/ H19*100%H20 H18 P(t)=( H20—H18)/ (H18+H20)*200/t七、各调查因子生长率之间的关系⑴断面积生长率Pg与胸径生长率PD的关系:Pg=2PD即断面积生长率等于胸径生长率的2倍;⑵树高生长率PH与胸径生长率PD的关系:在H=aDk的前提下,PH=kPD 即树高生长率近似等于胸径生长率的k倍,k值是反映树高生长能力的指数。

      ⑶材积生长率与胸径生长率、树高生长率及形数生长率之间的关系: Pv=Pg+PH+Pf Pv=2PD+PH+Pf在年龄大、间隔期短的条件下,Pv=(k+2)PD八、直径生长量的测定:用生长锥或在树干上砍缺口或截取圆盘等办法,量取n个年轮的宽度,其宽度的2倍即为n年间的直径生长量第四章林分调查P431、林分:内部特征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2、根据林分起源分:天然林和人工林3、根据组成林分的树木的年龄,可把林分划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同龄林中包括绝对同龄林和相对同龄林,绝对同龄林树木年龄一样,相对同龄林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4、在复层林中,蓄积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林层称为主林层,其余为次林层划分林层的标准:①各林层每公顷蓄积量大于30m2②相邻林层间林木平均高相差20%以上③各林层平均胸径在8cm以上④主林层郁闭度大于0.3,其他林层郁闭度大于0.25、P46树种组成式:由树种名称及相应的组成系数组成在组成式中,优势树种应写在前面各树种的蓄积量(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作树种组成系数各树种的顺序按组成系数大小依次排列,即组成系数大的写在前面,组成系数通常用十分法表示,即各树种组成系数之和等于“10”。

      例如杉木纯林,则林分组成式为“10杉” 如果某一树种的蓄积量不足林分总蓄积的5%,但大于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号表示;若某—树种的蓄积少于林分总蓄积的2%时,则在组成式中用“一”号表示6、林分平均胸径P50准确计算林分平均胸径的步骤是依据林分每木调查的结果,计算出林分或标准地内全部林木断面的总和(G=∑gi)及平均断面积(g=G/N),然后,求出与平均断面积(g)相对应的直径作为林分平均胸径(Dg=√(4g/∏))7、平均高:林木的高度是反映林木生长状况的数量指标,同时也是反映林分立地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的目的,通常平均高又分为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平均高1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平均直径相对应的树高,称为林分条件平均高,简称平均高测定方法:图解法——树高曲线 数式法——H=b0 Db12优势木平均高:优势木平均高可定义为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高8、立地质量立地质量 (又称地位质量)是对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的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指标测定立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等级)是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基础工作,常用树高作为评价指标。

      地位级Hp=f(A):是依据既定树种的林分条件平均高HD及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的地位级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相对高低的等级缺点:若林分经过下层间伐,平均D增加,平均H增加,年龄不变,地位级向上进一级地位指数Hu=f(A):是依据既定树种优势木平均高HT与林分年龄A由该树种地位指数表中查定的表示林地质量或林分生产力高低的指数(值)实际上就是某树种林分在标准年龄(亦称基准年龄)时优势木所达到的平均树高值9、株数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称为株数密度(N/hm2)(简称密度)10、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以P表示:(、一—现实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一—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11、标准林分概念:某一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有空间的林分标准林分的疏密度定为“1.0”12、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称为郁闭度测定郁闭度方法:①画树冠投影图②样点法③样线法④目测法(论述则要展开写)13、标准表的作用:测定林分疏密度 测定林分蓄积量14、林分结构:(要求了解直径结构规律)P731、同龄纯林的直径结构规律: 1.直径正态分布2.直径变动幅度3.累积分布曲线 4.直径分布拟合方法2.复层混交异龄林分的直径结构规律15、样地: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所设置的实测调查地块,称作抽样样地,简称样地。

      16、标准地:而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17、标准地用途:①推算林分各调查因子②某些专门的林业调查工作(编制各类数表)18、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该林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