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二年级语文下册蚂蚁的队伍教案湘教版.doc
6页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蚂蚁的队伍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知道威尔教授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2、理解蚂蚁是靠什么来找路的,又是谁在指挥蚂蚁搬运食物的3. 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知道威尔教授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2.理解蚂蚁是靠什么来找路的,又是谁指挥蚂蚁搬远食物的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文录音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读识记生字,熟读课文2.知道威尔教授是怎样解开这个谜的课前导语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蚂蚁搬食物吗?很远很远的地方,一只小蚂蚁找到了一块食物,它匆匆忙忙地跑回去,一会儿就带来了浩浩荡荡的一大队蚂蚁蚂蚁是靠什么来找路的呢?一、板书课题,初步感知1.说说自己见过的蚂蚁是什么样的2.再让学生说说见过的蚂蚁队伍是什么样的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说说你的发现蚂、蚁、运”都是熟字添上偏旁后形成的食”字既是一个偏旁,又是一个字,作偏旁时可写成“饣”勺”与“匆”都有“勹”旁,区别在里同,一个是“丶”一个是“ ”2.指导学生边读边写生字较难写的字指导:“匆”不要忘了中间的点。
搬”的右边是“般”,笔画较复较威”特别要注意两个地方一是“女”字上的一横;二是不要忘了写“戈”部的一点3.用多种方法读词三、认读生字1.出示认读字Bān huī shòu mí lí táng yán héng zhì dǎo搬 挥 授 谜 离 糖 沿 横 秩 导2.“开火车”式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四、自由读文,熟悉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做到流利、有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蚂蚁是靠气味找路的3.学习威尔教授细心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一、复习旧知1.出示上节课生字,指名认读2.听写必须记住的8个生字二、教授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说说课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2.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质疑3.找出课文共有多少自然段,归纳分为几个部分写4.以疑助读,理解内容1)教学第1自然段2)讨论交流:①你看到“蚂蚁搬家”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②威尔教授的想法又如何?(3)第3至5自然段的教学:分组学习,展开计论①威尔教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②蚂蚁们有些什么表现?威尔教授从中发现了什么?③借助图画,反复朗读,再现当时情境,了解威尔教授是怎样观察思考的理解威尔教授“划横沟”“放石头”都是为了什么?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4)教学第6自然段。
①自读结尾段②那个蚂蚁兵是靠什么来引导蚂蚁们前进的呢?三、词语解释匆匆忙忙:急急忙忙 指挥:发令调度 侦察兵:本课是指出外寻找食物的蚂蚁 乱作一团:混乱,没有次序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四、学生质疑1.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师生共议2.老师指导难点五、知识简介六、体会感悟1.威尔教授为什么要揭开蚂蚁“搬兵”之谜?2.我们该学习威尔教授的什么?七、课后延伸1.课余时间去观察蚂蚁的活动,看能不能像威尔教授那样有什么新的发现2.还可以收集有关蚂蚁的知识,同学之间交流,以激发探求生物奥秘的兴趣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巩固本课的生字练习标点符号的用法一、看拼音写词语mǎ yǐ cōng máng yùn dòng shí wù( ) ( ) ( ) ( ) 二、连一连寻找 前进侦察 食物排好 路队引导 队伍三、给下面的句子标上标点。
时谁在指挥蚂蚁们呢蚂蚁侦察兵靠什么来引导伙伴们前进呢四、词语接龙例:威风 → 风趣 → 趣味 → 味道搬运 →( ) → ( ) → ( )食物 →( ) → ( ) → ( )汤勺 →( ) → ( ) → ( )五、比一比,再组词马 ( ) 义 ( ) 匆 ( ) 威( ) 蚂 ( ) 蚁 ( ) 勺 ( ) 成( )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蚕姑娘 1教案 苏教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蚕姑娘》画面显示:2蚕姑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的生长过程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画面显示:蚕卵图)大家看,这是什么?2.(画面显示: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图)蚕姑娘就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那么什么时候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呢?打开书,指读第一节,讨论师插:蚕卵里孵化出蚕宝宝,需要一定的温度3.齐读第二节1.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想不想看一下?(画面显示:又黑又小的蚕图)说说你所看到的蚕姑娘的样子。
黑、小)课文第二节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画面显示第二节,根据讨论,点击“又黑又小”变红)一下这个词语2.又黑又小的蚕姑娘是怎样逐渐生长的呢?请大家在第二节中找出写蚕姑娘动作的词,把它圈出来讨论,板书:吃、睡、脱师:这里讲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科学上叫作“蚕眠”(板书,读一下这个词)蚕眠一次就蜕一次皮,就长大一些黄色点击:吃、睡、脱)练读句1.蚕眠后有什么变化?(根据讨论,黄色点击“变”,红色点击“黄”)练读句2.(喜爱、喜悦)3.指读第二节、评价、再指读、齐读4.练背显示填空:( )的蚕姑娘,吃了( ),就睡在( ),( ),脱下( )醒了,醒了,变成( )自背、指背、齐背第三~五节1.过渡:第一次蚕眠,黑姑娘变成了黄姑娘画面显示:又黄又瘦的蚕图)黄姑娘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蚕的一生到底要眠几次呢?轻读三~五节这三节在句式结构上与第二节基本相同,但有个别的词、句改变了,请把改变的地方划出来,多读读2.交流:(1)蚕姑娘一生要眠几次?(四次)[板书](2)它的外行、颜色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又小的?第一次蚕眠后,变得又黄又瘦?第二次眠后,变得又白又嫩?第三次眠后,变得又白又胖?第四次蚕眠后呢?书上并没有“又白又亮”这个词,你是怎么知道的?(边问边显示图与词)3.下面我们来细看每一小节。
画面显示:第三节)(“又黄又瘦”、“又”、“黄”、“白”变色)练读第二次蚕眠后,黄姑娘变成了白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嫩的蚕图)(画面显示:第四节)(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我们来看一下发胖的蚕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胖的蚕图)(画面显示:第五节)(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看一下发亮的蚕图画面显示:又白又亮的蚕图)4.练背第三~五节5.小节:(画面显示:四次蚕眠的变化过程图)蚕的一声要经过四眠,吃吃睡睡,逐长大由最初的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亮,发生着许多有趣的变化第六~七节1.蚕姑娘四眠以后,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自读第六~七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上“?”,如果你读懂了,想考考大家什么问题,也可作个记号2.交流(1)(画面显示:第六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两个要点:“蚕山”师:有的把稻草截成一段段,用格子绞在一起,做成一条柴龙有的用纸板做成格子状显示相关图)“要盖新的房”师:“要盖新的房”指什么?(板书:结茧)(2)蚕姑娘怎样结茧的?(板书:吐丝)(画面显示:茧图)你们看,漂亮吗?蚕宝宝用一根细细的丝要做成这么大的茧子,对它来说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需要它付出艰辛的劳动,是很不容易的。
练读第六节的句2→练读第六节3)(画面显示:第七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点击“一声也不响”)它在干什么呢?(显示:蛹图)它变成了蛹练读句14)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画面显示:蛾图)这是多神奇啊!练读句2、35)蚕吐丝结茧后,变成了蛹,又变成了蛾(板书:吐丝结茧、蛾)练读第七节三、总结:1.师小结:到这里为止,我们了解了蚕的整个生长过程画面显示:整个生长过程图)指生上台看着图介绍2.学了课文,不知道大家现在有什么感受?3.师: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可爱的昆虫,它们各自有着神奇有趣的生长过程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生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得到无穷的乐趣附板书:四次蚕眠2 蚕姑娘 吐丝结茧 蛾 吃、睡、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