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量方案交底记录.doc
10页施工方案交底记录(承包[2013]交底 号)合同名称:秦汉大道(兰池大道-泾河段)市政道路工程 合同编号: 交底内容 测量方案 交底时间 年 月 日1、工程概况及技术标准1、工程概况 秦汉大道是泾渭新区一条最重要的南北大通道是泾渭新城核心区南接西安主城区北连关中北环线的一条南北大动脉本次设计为整条秦汉大道的南段,南起兰池大道互通式立交,北至旅游路,全长 4252.121 米,规划道路红线宽 80 米,四幅路:双向八车道,中央分隔带宽 12 米,两侧主机动车道各宽 15.5 米,双向八车道,两侧分隔带各宽5.5 米,非机动车道各宽 6 米,人行道各宽 7 米沿线与六条道路、一条铁路及多条乡村小路相交,其中渭城路、旅游路为现状路,兰池大道正在修建,其它均为规划道路;秦汉大道与咸铜铁路相交采用立体交叉,秦汉大道下穿咸铜铁路,K1+035~K1+125 段由铁路部门另行设计此外,与秦汉大道相交的其他路口均为平面交叉2、 设计技术标准2.1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Ⅰ级,双向八车道2.2 计算行车速度:60km/h2.3 最大纵坡:机动车道 5﹪;非机动车道:2.6﹪。
2.4 最小纵坡:0.3﹪2.5 最小坡长:200m2.6 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 1800 米,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 2000 米2.7 最小净空:机动车道≥5.0 米;非机动车道≥3.5 米2.8 路面设计弯沉值:21.2(0.01mm) 2.9 地震设防烈度:8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2g2、编制依据1、施工现场踏勘获得的资料;2、甲方提供的交桩资料及相关图纸3、土建工程施工测量涉及的:《公路施工测量手册》《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1991)3、测量工作分工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秦汉新城管委会及设计院交付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4、设备配置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 名称 制造单位 规格型号 等级 单位 数量 备注1 全站仪 科力达 KTS-442LLC 1 级 台 12 水准仪 赛特 ATO-32 三、四等 台 13 钢尺 珠峰 DSZ3 2m 把 24 塔尺 顺风测绘 5m 5mm 把 25 合金脚 架 尼康 S12 合格 套 16 木架腿 尼康 S60 合格 套 27 棱镜 尼康 ZHP1S 合格 套 18 钢卷尺 长城 50m 合格 把 2所用测量仪器严格按校核周期及时校核仪器,仪器说明书、校核资料复印件附在施工组织设计内。
5、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外业测量放线、内业数据计算工作同步,并相互校核的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确保服务于工程,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2、准备工作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6、施工测量工作1、导线、高程复核测量(1)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写道路测量方案,将测量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一起上报监理工程师,经审核通过后实行2)施工控制点接收时执行现场交接桩制度接收测量资料时,会同业主、监理三方在控制点现场对该控制点进行确认,检查控制点的现场标注与所交资料是否一致,检查控制点的牢固性3)控制点接收后根据测量程序立即对所接收的控制桩进行复测,检查精度是否合格,将测量结果报告监理,按回文精神确定下一步工作。
4)施工前,进行控制点的附合导线联测选用全站仪布设导线,且按导线测量技术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施测,测量左角,测角中误差、两半测回差、角度闭合差、坐标相对闭合差这些测量误差要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图中 A、B、C、D 为已知控制桩,β1,β2,β3,β4,β5 为导线上加密桩,B,D 两点间总测距为 L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总测距 L 间的闭合差控制在 20mm 以内BAS1234图β β β 5ββ 测量成果及时上报监理,测量成果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签认后,方可作为以后施工和检测的依据导线联测时和相邻的导线闭合,并至少测过一个导线点和水准点,避免将来发生穿袖和错台 在施工前进行控制点复核测量,核对设计路线,补桩或加桩,使各项中线桩完整无缺,以便准确地进行施工放样施工测量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图纸及相关规定执行依据路线平面图,直线、曲线及转角点一览表、护桩记录等进行核对查找对整个工程场区地面平面控制网按精密导线网布设,对丢失的桩位应及时采取补测措施补测转角点桩时,采用延长切线法,交出丢失的转角点桩,并打钉护桩保护补测转点桩,采用正倒镜延长直线法重新补测对施工时难以保留的桩,如加桩、曲线上各点桩,加钉护桩予以保护。
加钉护桩的方法,如图所示护桩上标出相应的桩号和量出的距离,同时还绘制草图并记入记录簿内,以备查用桩点固定a-延长切线法设置保护桩;β-交点法设置保护桩加钉护桩图中:α=90°,60°≤β≤90°,带钉护桩均在路基范围以外线路导线复核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测回数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 m)Ⅱ级全站仪Ⅲ级全站仪测角中误差(″)方位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 2.0 200 ±5 2 4 ±5 ±5 1/20000二 1.0 100 ±7 1 3 ±8 ±8 1/10000线路水准复核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4) 、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设计道路总平面图、施工现场地理环境、测量通视效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 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偶然中误差M⊿系统中误差MW附合(闭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 )水准仪等级 水准尺与已知点连测( 闭合) 平坦地±2 ±4 2~4 DS3 因瓦尺 往返测各一次在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允许范围内(+20√Lmm)注: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 km 计) ;n 为单程的测站数果、测量便利程度和拟设导线控制点保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设测量控制桩。
控制桩布好后再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将布设的导线控制点的坐标、高程测量出来,经复核无误后就形成完整的能直接指导测量施工的坐标、高程控制网体系,并形成文字记录这样道路任何点位测量均可采用就近导线控制点进行,不必繁琐设置过渡转点2、测量施工工艺流程仪器校核水准仪校核步骤:在通视的地方设 A、B 两点,距离大约 100 米之间首先,把水准仪尽量架设在两点中间,读取 A、B 两点的读数,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差,即 A-B;然后把水准仪架设在靠近 A 或 B 的位置(大约离待测点 10m 左右) ,读取两点的读数,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差,即 A-B如果两次测得的高差相同(或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视准仪无偏差仪器一星期校核一次全站仪校核步骤:在通视的地方布设 A、B、C 三点(呈三角形) ,仪器顺时针依次测出三点的内夹角,求出三夹角和等于 180 度(或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视准仪无偏差仪器一星期校核一次1) 、道路部分a、道路施工前,先从已知控制桩引测出施工现场使用方便的施工控制桩,并对施工控制桩加以保护运用施工控制桩测出道路中线、边线,其中边线应外侧预留30cmb、路床开挖,底高程欠挖 10cm,两侧各超宽 20cm。
路床形成后,对中桩校核保护,并对破坏的中桩进行补桩全站仪打点采用远点控制近点方法(即长距离控制短距离) ,尽量使误差降到最低 基准点 施工控制点在路床高程的控制上,采取测一次复核一次,争取一次性合格测路床高程时,机动车道半幅路面断面横坡比 2%,宽 15.5 米,至断面最高点开始,0 米点,5 米点,10米点,15.5 米点共测设 4 点,按设计高程及对应每层的摊铺厚度,在路床上标注出来C、路床和基层结构,每完成一层应立即验收(高程、平整度,主要是高程) ,尤其是灰土基层碾压,以便确定虚铺厚度是否合适如高程有偏差,应及时分析原因,调整虚铺厚度注:确定虚铺厚度及虚铺系数的工作要在试验段上完成其他结构层同路床d、道路边线控制,采用中桩拉钢尺的办法进行控制,在弧线段放线时在弧线两个末端用钢尺从中心线拉出两个边线点,然后以这两个点放边线弧线,不得用钢尺在中心线拉边线弧2) 、市政管网部分a、沟槽放线采用中桩拉钢尺的方法,用石灰撒出沟槽中线及上、下口两边边线,且两边各向外侧超放 20cmb、沟槽高程控制采用沟槽侧壁砸木橛的方法,用以控制平基、管座、安管的高程,并对木橛进行复核c、槽底高程控制,可采取高出设计底高程 10cm 进行控制,避免超挖,剩余 10cm进行人工清槽。
沟槽开挖检验标准检验频率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1 槽底高程 土方±20石方+20,-200 两井之间 3 用水准仪测量2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两井之间 6 挂中心线用尺量 每侧计 3 点3 沟槽边坡 不陡于规定 两井之间 6 用坡度尺检验 每侧计 3 点d、前道工序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GB 50268-1008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七、资料整理归档1、测量工作各项记录要求记注明显,没有涂抹,计算成果和图纸准确清楚,所有测算资料要签署完善,未经复核和验算的资料不得使用2、一切观测值与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核对清楚,不得凭回忆补记测量成果控制测量应至少两人同时记录3、测量记录应用统一表格,并注明页次、观测者、记录者、日期、天气及测量仪器4、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应收集管理齐全并按类、按项派专人管理,以备查阅5、各种重要放样记录交接桩记录及竣工测量资料应随竣工文件统一移交八、测量仪器管理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2、技术室要按贯标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帐3、测量队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仪器的完好性,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定期进行保养。
4、测量仪器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检验合格证,鉴定周期满后,要及时送检校验5、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6、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7、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8、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9、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10、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11、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12、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13、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九、注意事项(1)开工前,呈报测量方案,经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 (2)施工过程中,测量组要进行施工放样、定位测量,重要桩点护桩测量,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及桩点保护3)复测、定位测量、控制测量和竣工测量的内业成果资料要正确、齐全、完整,并由测设人、复核人签字,由技术室归档管理4)测量成果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签字通过后方可使用,否则不能使用交 底 人签 名被交底人签 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