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方案.doc
20页承台施工方案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技术标准 11.3、主要工程量 21.4、工程地质 215、工程特点 2第二章 编制依据 2第三章 施工部署 33.1、施工队伍、管理人员的投入及现场组织机构 33.2、施工进度计划 433、主要临时改道计划 43.4、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435、周转材料需求计划 5第四章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541、承台施工 54.2、质量标准 8第五章 施工保证措施 105.1、工期保证措施 1052、质量保证措施 1253、安全保证措施 145.4、季节性气候保证措施 165.5、保护环境措施 1956、文明施工措施 20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中山市X572沙港公路改建工程的第III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11+300,路线经沙港中路向东,在港口镇水泥制品厂西侧利既有桥孔穿越广澳高速公路,最终采用半互通的方式与省道S111中山港大桥相交,主线终点桩号为K16+341主道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六车道,辅道设计速度为4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70m。
主线桩号范围K11+300~K16+341442,全长5041km,互通匝道桩号范围YK16+337.779~ZK19+087755,全长2.75km,共7.791km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排水、桥涵等工程的施工本标段设置互通立交主线桥2座,分别为余庆五路主线桥和大丰三路主线桥,人行天桥两座,主线桥中心桩号分别为K12+013.494及K15+036.500.人行天桥中心桩号分别为K13+109903及K13+989.9余庆五路主线桥位于道路主线上,跨越余庆五路与沙港公路的丁字型交叉口桥梁起点桩号K11+788.494,终点桩号K12+238.494,中心桩号K12+013494,全长450m,与余庆五路的交叉角度90°桥梁采用整幅断面,全宽26.5m,外侧采用05m防撞护栏,中分带采用05m新泽西式护栏,左右幅桥面净宽2×12.5m.跨径组合为:5×(3×30)m,全桥共分5联,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四室斜腹式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下部结构采用顶部外扩的H型桥墩,群桩基础,桥台为坐板台,墩台施工采用立模浇筑施工桩基础为钻孔嵌岩桩,采用钻机成孔大丰三路主线桥位于道路主线上,跨越大丰三路与沙港公路的丁字型交叉口。
桥梁起点桩号K14+811.500,终点桩号K15+261.500,中心桩号K15+036500,全长450m,与大丰三路的交叉角度96°桥梁采用整幅断面,全宽26.5m,外侧采用05m防撞护栏,中分带采用05m新泽西式护栏,左右幅桥面净宽2×12.5m跨径组合为:5×(3×30)m,全桥共分5联,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四室斜腹式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下部结构采用顶部外扩的H型桥墩,群桩基础,桥台为坐板台,墩台施工采用立模浇筑施工桩基础为钻孔嵌岩桩,采用钻机成孔 1.2、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主道80km/h,辅道40 km/h 2、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Ⅰ级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设计水平向动峰加速度为0.1g 4、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5、环境类别:Ⅰ类. 6、设计洪水频率:1/100 13、主要工程量 本项目共有二座桥梁,承台工程数量见下表:表-1 承台工程数量表桥 名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余庆五路主线桥承台座16含桥台大丰三路主线桥承台座16含桥台 14、工程地质 本项目沿线地处三角洲平原的工程地质区,地势平坦,地层分布相对比较稳定,无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区域稳定性较好,基岩埋深38~54m。
桥址区表层分布1b层填筑土,以中粗砂为主;上部1-2a层淤泥、1-2b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软塑~流塑状态,为软土,层厚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差;1-2c粉细砂,松散状态,为1-2层夹层,工程性质较差;中部分部3-1粉质粘土,硬可塑状态,工程性质较好;其下为4—3层中粗砂,密实状态,工程性质较好,下部依次分布6—2层强风化泥质砂岩、6-3层中风化泥质砂岩、6-3a层中风化泥质砂砾岩,工程性质较好 15、工程特点 本工程主线桥桥梁上部结构单箱四室斜腹式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顶部外扩的H型桥墩,群桩基础,桥台为坐板台,桩柱式墩设有横系梁连接墩柱桥址地下水位丰富,地质结构以淤泥和流沙为主,承台、系梁开挖较深,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图层容易坍塌,因此开挖时基坑支护难度较大第二章 编制依据 1、 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和广东省现行工程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安全准则; 2、 本工程的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 本项目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计划; 4、 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和各种施工条件; 5、 我单位可投入本工程的资源和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第三章 施工部署 3.1、施工队伍、管理人员的投入及现场组织机构 3。
1.1 、施工队伍的投入 根据工程数量特点及桥梁分布状况,项目部将组建专业桥梁下部队伍进行施工作业,作业队伍将按照桥梁下部结构的不同工序分成支架组、钢筋组、模板组、砼浇筑组、机械组、与其它组等6个专业小组,每个专业小组设有带班班长按照项目部统一安排协调作业 计划投入现场操作人员共计90人,其中支架组20人;钢筋组20人;模板组15人;砼浇筑组10人;机械组10人;其它10人; 3.12 现场组织机构 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受公司法人代表委托,在授权范围内代表公司处理与该工程有关事宜,并按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标准化管理人员配备标准化的规定,设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试验员、材料员、施工员和工班长,规范施工管理,全面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实现各项管理目标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物资部:安质部:工程部:施工班组图1 组织机构框图 3.2、施工进度计划 鉴于本工程位于交通量繁忙的沙港公路上,改道施工是必然选择在完成桩基工程并经检测合格后,进行改道开始施工下部结构工程.计划自2016年3月15日起至2016年10月30日完成,时间跨度7个半月 3.3、主要临时改道计划 余庆五路主线桥:采用两侧辅道分流交通的方式。
在高压线未迁改时,利用两侧已经进行软基处理的辅道位置,简单进行表面处理后进行改道,待高压线迁改后,分幅进行辅道结构层施工并相应改道旧路部分正常进行承台、墩柱施工 大丰三路主线桥:2015年春节前,完成桥位北侧的辅道结构层施工,改道通行围蔽桥位,进行正常承台、墩柱施工待南侧给水管线迁改完成后,进行上下行分流通行,保证桥位施工不受影响 3.4、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为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我项目部将抽调、 新购精良的机械设备投入本工程并配备维修人员,保证进场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具体详见下表表—2 拟投入施工机械数量表序号机械装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钢筋切割机台42钢筋弯曲机台43电焊机台94插入式振动器台165潜水泵台86挖掘机15M3台17空压机20M3/min台28吊车25T台1 3.5、周转材料需求计划 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按照分阶段周转材料需用计划,保证材料及时供应.材料运至工地后妥善保管,防止材料受潮污染项目部和施工队建立材料接收、保管、分发等物资管理办法,做到计划准确、妥善保管、供应及时、质量优良,避免浪费桥梁承台施工临时工程材料计划见下表表—3 主要周转材料数量表"材料名称单位数量用途备注钢板桩T15基坑支护1.5mm钢板T10基坑支护组合钢模板T80墩承台2套厚2cm木模板M2300桥台、盖梁碗扣式脚手架T10施工围护第四章 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4。
1、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采用就地支模浇筑方法,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法,承台施工流程图下见“图-2 承台施工流程图” 基坑开挖、桩头凿除基坑垫层钢筋制安模板制作、安装承台混凝土浇筑养护图—2 承台施工流程图 1、基坑开挖及桩头清理 依据设计图纸给出的坐标数据用全站仪精确测量承台的平面位置,用水准仪测原地面标高,确定开挖深度采用挖掘机开挖为主,辅以人工修整基地预留10cm由人工清理,开挖过程中随时量测基底高程,防止超挖和扰动基底挖除时采用槽钢钢板桩及15cm钢板做好支护,并在基坑周围做好施工围挡,保证人员及车辆通行安全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人工或风钻把灌注桩混凝土凿至设计系梁底标高后,将桩头钢筋的杂物清除干净,调直、接长同时测定桩柱中心,并校对桩顶标高,使其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 2、基坑垫层处理 基坑面人工整平、夯实后,采用C20混凝土浇筑10cm作硬化处理,垫层顶面高程与承台底面高程相同垫层宽度和长度均比承台尺寸宽20cm.并在承台以外20cm的垫层上预埋φ16钢筋作为安装模板时水平反向支撑点,安装模板时利用木塞子紧住模板与钢筋,防止模板底部外移 3、钢筋制作及安装 钢筋在加工场地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成型,运至现场绑扎。
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及其受力钢筋间距偏差控制在:排距为±5mm,同排钢筋为±20mm,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为±10mm 钢筋表面应洁净,如有油污锈蚀等应清除,主筋采用套筒连接,钢筋接头在受拉区不应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 凿出桩头完成后,桩头锚固钢筋予以喇叭形成型,然后绑扎钢筋,垫层清扫干净,弹出控制线.按照施工图要求将钢筋排列标记作好,以保证成型钢筋绑扎规则、美观钢筋绑扎后对规格、数量、排距、尺寸、标高、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为防止砼浇筑时人员踩压等原因是钢筋骨架变形,适当增加架立筋的数量 钢筋保护层统一采用制作的高强度水泥垫块,用铁丝绑扎的钢筋骨架外侧,确保保护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搭设脚手架,按设计要求将墩柱或桥台预埋钢筋安装准确、牢固,保证墩柱或桥台平面位置精确 4、模板加工及安装 承台模板按垫层上控制线进行,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为防止模板接缝漏浆,采用胶带纸对模板接缝进行封堵. 承台模板采用φ48钢管做竖向横楞,双向按间距75cm布置,下设对拉螺杆,上口以钢管固定位置外侧用钢管配脚托支撑,侧模与垫层接触部位利用浇筑垫层时预埋好的钢筋做支撑,防止侧模外移. 承台周围焊接钢筋确保结构尺寸和保护层,对拉杆采用PVC管套住,防止拉杆周围与混凝土浆粘结,两端采用蝴蝶扣固定在侧模外侧钢管上。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抽出对拉杆,同时用水泥浆把拉孔封闭,并确保外观颜色一致 模板立模按照垫层上的控制线进行,模板安装好以后,现场技术员对模板的稳定性、支撑、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