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新版).doc
10页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新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3、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A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64 D.964、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H3 D.N2O3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6、将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研究,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各组答案中按一定依据分类正确的是( )A.化合物:蒸馏水、二氧化碳 B.混合物:海水、液氧、空气C.氧化物: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D.非金属元素:氦、硒、汞7、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H2S B.S C.SO2 D.H2SO38、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9、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 D.制作雪雕10、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1、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13、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抱薪救火 D.聚沙成塔14、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15、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16、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17、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8、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ˉ 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1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20、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⑦原子核这些粒子中:(用序号回答)(1)能够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2)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__________;(3)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4)一定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5)一定带负电荷的是____;(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粒子是_____。
2、请你认真观察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_构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2)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3)一个氧气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4)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水和甲烷这两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下图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3)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的导气管用弹簧夹夹住,往仪器①中加入水至液面高出仪器①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___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5)仪器①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6)实验结束后要回收二氧化锰,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7)该反应装置存在较大缺点,不能控制反应速度,也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该反应的反应进程(提示: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他仪器)改进办法是_____2、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实验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①该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硬质玻璃管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③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2)实验二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①a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②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能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①本身不燃烧,②____,③_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取200g某变质的NaOH溶液(含有Na2CO3),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克?(2)求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D3、B4、B5、D6、A7、D8、A9、C10、B11、C12、B13、C14、A15、D16、C17、B18、C19、C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①②⑥; ①②④; ⑤; ③⑦; ⑤; ⑥2、水分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原子 氢原子 3、金属 55 A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长颈漏斗 2H2O22H2O+O2↑ 漏斗下端小液注高度保持不变 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和溶解性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 过滤 将长颈漏斗改用分液漏斗选用盛装二氧化锰的小布袋和盛装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将连在小袋子上的铁丝穿过橡皮塞 2、2Cu+O22CuO 红色固体变黑色 装置漏气 铜粉不足 溶液变红色 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10.6g(2)10%解:由图知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g。
设碳酸钠质量为x,碳酸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y 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答:碳酸钠质量10.6g,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10%2、(1)1.6g(2)3.4g10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