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子兵法》读书报告.doc
5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读书报告文章题目: > 读书报 告 授课教师: 王萍 上课地点: 致用318 学生姓名: 赵衍安 学 号: 1010210129 专 业: 数学 联系: 15051876538 完成时间:2011 年 5月孙子兵法读书报告书名:孙子兵法 作者:孙武作者和著作背景: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在吴国隐居生活期间潜心修书,后遂有《孙子兵法》问世又经伍子胥的举荐入宫,孙武将自己这本《孙子兵法》献给吴王阖闾,受到吴王的赞赏和重视并拜为大将,后助吴国称霸于诸侯孙武在中国历史上有“兵圣” ,“兵家鼻祖”的美誉,其战功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这部伟大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内容摘要:《孙子兵法》现存始计,作 战,攻 谋,形, 势,虚 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等十三篇,计 5000 余字。
但短短几千字却是中国军事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书把春秋战国以前的兵法 战计上升到理论 的高度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从占略高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指导方针,到“虚实奇正”到“因敌致胜”的战术理论 ,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受到各朝代乃至今天 军事理论家的普遍重视,是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 、关键词: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利而制权;兵以 诈立;知己知彼,百 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读书心得:《孙子兵法》涉及方方面面,在所有要素体系中,“道” 列为首位孙子之“道”的四层含意: 1,“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佛诡也”〈 对内,仁心为本 〉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对外,仁心为首〉3,兵事战争的各个要素及其互动的规律4,“兵者,诡道也 ,“兵以诈立”〈指变化多端 〉道为何是首要的?无 “道 ”不足以凝聚兵心民心,无“道”不足以号令天下,无 “道”不能使天下归附,无 “道”之军是乌合之众现代人讲规律,先期的思想家讲的是道,治国之道,现在治企业之道,这些道都是相通的战略问题,实际上是道中的主心骨,儒家也讲道,法家也讲道,兵家是治军之道,怎么驾驭战争,怎么样打胜仗,是这么个道,道到一个境界以后,就无数了,不需要什么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或者说一个事情背后真正的重要的东西是道或者说规律性。
经营企业在本质上来讲一定是个道的问题,这个道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的运营的规律,应该叫做人性的本质自然界的规律里面,包括了两类,一类是万物物质的运转的规律性,还有一部分是人性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我想这也是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讲的战争里面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个人心是跟人性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出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要实现道,实现战略目标,并一再强调要妙算,反复的妙算,才能取得胜利,高层领导和中层领导都有这个问题,就是要不断地估计自己有什么,把握的资金有多少,把握的市场的情报有多少,我们不仅要知道对方的优势或者劣势,我们也要知道我们的优势和劣势,两者都知己知彼了,才能把仗打胜这样一些东西,是战略的运用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孙子兵法从原则上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当时代有一个大的变化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无非是特点发生变化,变化的趋势有一个新的特征,这时候怎么样根据外面的变化来完成对自己的一些新的安排,另外,知己知彼,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一定是满足了我们知道的彼,如果把彼作为消费者的话,满足了消费者,如果把彼当成了消费者,知道了他的缺点和弱点,对症下药就会获得新的优势. 知“彼” 不光是现代企业经营者,满足于我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30%比较高了,20%等等,实际上,30%的占有率不能自满,还有 70%到底是什么?这个“彼” 应该特别研究。
在别人不知道彼的时候,认识到这个彼,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功 知己知彼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知己的问题,人们都认为自己对自己最了解,实际上最不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仔细想想,人们为什么会犯错误呢?因为他不了解自己,认为可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或者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不能知彼就不能知己,知了己就很容易知彼实际上,了解自己是最难的事情世界上的伟人有很多最终还是没有能战胜自己的,没有战胜自己就是不了解自己对企业也是这样,企业最难超越的是本身的思维和已经形成的既得利益和制度规范,孙子兵法有一个非常好的结论或者说原则,战争真正的胜利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我想这样一个思想,对于社会,或者人类,或者我们企业的竞争揭示了非常非常本质的东西,就是说真正战胜不了的是自己,如果战胜了自己,就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认为这是讲人性或者是规律上一个非常基本的道理,就是真正的胜利者不是靠战胜别人来胜利的,我们历史上持续的胜利者,一定是滴水石穿一样,不是说水本身强大,而是水遵从了自然的规律,不断地往下滴,只要不断地滴,一定把石头滴穿,所以不要追求短期的胜利,或者更重要的讲,往往短期的胜利会导致未来的失败,这是我们经常讲的成功了往往是失败之母。
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提醒一个现象,之所以失败,很可能原因是过去太成功了,把短期成功的经验当成了规律性,而它本身不是规律,所以你是靠战斗获得了胜利,但是战斗本身不是胜利的持续的源泉,有没有考虑,真正支撑胜利的源泉是什么?孙子这本书,虽然讲的是战争的事情,但是根子是非战的,不是要去打仗的,最高的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确也出现过一些声名显赫的企业家,但是不久以后就不见了,昙花一现了,开始非常成功,后来遇到一个挫折,就不行了所以中国的企业家还是应该加强学习孙子兵法的思想,不光是孙子兵法的思想,其他诸子百家很多思想,也有很多的道如果从持续竞争优势上来看,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上,这背后包含什么样思想呢?就是人性的思想,或者是自然规律的思想人真正难以战胜的是自己,推广一点来讲,企业真正难以战胜的是自己当我们在谋略上获得最大的成功的时候,或者马上要成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怎么超越自己,能不能超越这种谋略本身,来获得这样一种新的创造和发展,怎么去超越呢?从计谋上是超越不了的,必须从人性上超越,或者是孙子兵法上讲的一样,从自己来超越. 孙子兵法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道理,所讲的核心竞争能力,一定是讲企业内的人的能力。
我们从孙子兵法得到的启示是,凡是一切胜利,不能建立在我们企业内在这批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精神的积累上,这样一种胜利,实际上仅仅是一个暂时的胜利,不能支撑你很多优秀的公司,像 GE,像摩托罗拉、惠普等等公司,你会发现它的核心竞争能力里面非常重要的成分是文化成分,强调怎么样对人的激发,怎么样保证人们对于一个事情的判断,怎么样知道哪些东西是永恒的,哪些东西是暂时的. 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 、“联邦快递”、“ 通用电气”、“可口可乐”,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如 “海尔”、“华为”、“ 联想”等,都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实际上一个企业有三个层面的内容,有经济方面的层面,有社会的层面,还有就是所说的人的层面,人的层面搞好了是最核心的要想中国的企业变成百年老店,能够持续发展,能够在世界经济里面崭露头角,就要有一个企业文化,就是尊重人,包括尊重企业内部的人,和为我们服务的人,和我们产品所需要的人,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这样的话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一个我们所谓的无形资产,一个形象一说 GE,不用讲,就那么两个字母,都知道它有最好的品质,最好的信誉如果说我们去投资,和 GE 合作,没有人说它是骗子,换一个就有怀疑了,所以尊重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规律,久了就会使企业有无形的社会资源,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这里讲一个企业的持续,本质上讲,只不过是对企业长期努力的评价的结果,对于暂时一时一事的成败,说明问题,但是不足以说明事情的本质,在企业和商场上,成败是很重要的,但是绝不是持续之源,或者绝对不能说明这个道理,我们说上帝是公平的,,我想我们的企业应该记住,当我们去品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事实上在讲,我们企业所有的发展,无非是对我们的规律,对我们的顾客,对我们的员工,对我们的制度体系,对产品的品质的结果,这些结果表现为我们的利润,表现社会对我们的评价,这些就是我们讲的善知善者在商战如此激烈的时代,我们还没有一部从“强弱之用” 的竞争规律出发去指导现代商战的理论我们需要提出一个新的市场战争学的框架,借用战争原理指导商战我们提出的市场战争学,强调的是理性的竞争,是一种智力的较量,它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正面的推动力我们的市场战争学将会加速促成这样的结果:强者将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成功,弱者将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只有强胜弱汰,市场才会优化,资源也才能优化 评语:《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兵书,但它的思想可以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熟读《孙子兵法》读懂它,读透它,并且能够灵活的把它运用到实践中,我想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书目:《孙子兵法》 , 《古代兵法名句赏析》 , 《商场如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