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编制说明.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55682357
  • 上传时间:2023-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报批稿)编制说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目 次一 工作简况.....................................................................................................................................1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6三 综述报告及预期效果...............................................................................................................10四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及与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 ...............................12五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12六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3七 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13八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14九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4十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4《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报批稿)》编制说明一 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矿产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其开发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生态、环境产生剧烈扰动,继而引发矿山及其周边环境难以逆转的负面效应。

      然而,如何借助有力抓手实现对生产矿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既是行政主管部门急需补齐的工作短板,更是业务支撑部门亟待破解的技术难题为科学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规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细化矿山生态修复业务流程,提升矿山生态修复标准化水平,指导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发展,促进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根据《矿产资源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土地复垦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提出,并已列入 2019 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计划号:201917006)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负责本标准的起草,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管理二)标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1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西理工大学、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江苏绿岩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张进德、张德强、杨利亚、王娜、王志一、郗富瑞、张志鹏、田磊、庞剑波、刘国伟、余洋、白光宇、李善峰、程国明、孙伟、王议、裴圣良、何培雍、董国明、李树志、饶运章、周建伟、孙贵尚、张荣波、余振国、白雪华、王頔、周巾枚。

      三)主要工作过程1.前期研究阶段(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5 月)2016 年 1 月-2018 年 1 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程,聚焦我国典型矿山集采区,深入研究了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矿山开发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与生态影响,为矿山生态修复分类施策提供决策依据2018 年 2 月-5 月,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的要求,研究编制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组建了标准编制组同年,编制组成员采用实地调研、类比分析、案例分析、趋势外推等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前往主要矿山集采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探讨和总结了煤炭矿山、金属矿山、化工矿山、离子型稀土矿山、建材矿山、油气矿山等不同类型矿山生态修复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正逐渐从传统的单一复绿手段向综合治理、生态功能恢复、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转变,运用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也越发多样化,生态修复过程更注重模拟自然及尊重自然本底,实现生态恢复、资2源开发再利用及文化艺术价值再现等,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2.起草阶段(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4 月)2018 年 6 月-2019 年 1 月,在规范前期研究基础上,充分借鉴以往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一套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体系。

      经过多次组织专家对规范体系初稿进行研究讨论,并根据各单位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修改和完善,形成标准初稿技术规范体系初稿由 1 个通则和 6 个不同矿山类型的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组成,主要包括《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煤炭矿山》《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金属矿山》《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4 部分:建材矿山》《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5 部分:化工矿山》《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6 部分:稀土矿山》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生态修复方案编制、生态修复方案实施、生态修复监测与管护、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与生态修复信息管理等六个方面2019 年 1 月-2 月,经过多次研讨、咨询,合理设计了技术规范的章节结构和内容,梳理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目录,明确了“通则”与分矿种技术规范的关系,梳理了“通则”中通用条款的指导性内容,强调了自然修复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作用2019 年 3 月-9 月,重点对《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突出了其引领和指导作用。

      矿山开采周期长,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甚至上3百年;加之生物气候带、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开采工艺的差异性因此,矿山生态修复模式需根据矿山环境问题并结合矿山所在地生态敏感性、区位条件、可利用资源、修复资金保障程度等进行综合判断后续土地利用程度越高则场地安全性要求与相对治理成本越高,需要通过一定的收益模式进行平衡后续不进行土地利用的废弃矿山场地安全性要求与相对治理成本较低,但需要通过政府全盘统筹保障修复及维护资金供应2019 年 9 月-2019 年 10 月,初步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由十二部分内容构成: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础调查与问题识别、生态修复方案编制、生态修复方案实施、生态修复监测与管护、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生态修复信息管理以及附录2019 年 11 月-2020 年 4 月,组织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根据研讨意见对技术规范内容进行全面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3.征求意见阶段(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11 月)2020 年 5 月-10 月,由中国矿业联合会组织向有关企业征求意见收到 23 家单位的 50 条修改建议。

      已采纳意见数量:37 条,部分采纳意见数量:12 条,未采纳意见数量:1 条并配套编写《意见汇总表》2020 年 11 月-12 月,根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的建议,组织专家对征求意见稿内容与格式进行研讨,起草组根据专家建议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补充、完善2021 年 1 月-9 月,通过咨询、研讨,再次组织专家对技术规范进行研讨根据专家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完善并配套编写《编制说明》42021 年 9 月-10 月,修改完善的征求意见稿在自然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了公开线上征求意见线上意见征集结束后,起草组根据意见情况,对标准文本及相关材料进行了完善,最终形成标准送审稿及相关附件材料,并报技术委员会审查4.审查阶段(2020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 10 日,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护与修复分技术委员会(TC93/SC7)在北京组织召开标准审查会(“现场评审”与“线上评审”结合)与会委员及专家对《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内容进行了审查,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起草组根据审查意见进行逐条修改和完善,编制标准报批稿及有关附件5.报批阶段(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2022 年 1 月-2022 年 3 月,起草组上报标准文本及相关材料,标委会再次审核,并对标准文件及不同部分标准协调一致等方面提出相关修改意见。

      起草组根据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材料,形成最终的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材料四)标准主要起草人所做工作课题负责人张进德,负责组织、主持项目研究、调研及研讨,主要研究人员;张德强、杨利亚,负责标准的起草和编制工作,参与调研及研讨,主要研究人员;张进德、张德强、杨利亚、王娜、王志一、郗富瑞、张志鹏、田磊、庞剑波、刘国伟,参与调研及研讨,主要研究人员;余洋,对标准进行了系统校核,主要研究人员;程国明、孙伟、王议、裴圣良、何5培雍、董国明、李树志、饶运章、周建伟、孙贵尚、张荣波、余振国、白雪华、王頔、周巾枚,参与调研及研讨,主要研究人员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一)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1.保证安全功能、突出生态功能、兼顾景观功能优先考虑影响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山生态问题,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威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特征修复受损的生态服务功能,兼顾地形地貌、植被特点,营造生态景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2.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考虑我国矿山生态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因性和地域性特征,工作部署体现轻重缓急,突出生态修复的区域完整性和系统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选择修复模式一般情况下,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区域生态破坏很难依靠自然力量完全得到修复,必须在尊重自然、顺从自然的前提下,依靠工程措施为主,自然力量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生态修复4.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应与相关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修复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生态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特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