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度北京市助理物业管理师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32页2022-2023年度北京市助理物业管理师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下列选项中,临时管理规约对业主使用物业的禁止性行为作出的规定不包括() A. 违章搭建、私设摊点 B. 占用物业共用部位、共有设施设备 C. 在非指定位臵倾倒垃圾、杂物 D. 擅自改变房屋墙面颜色 试题答案:D 2、下列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屋面防水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6年 B. 供热(供冷)系统的最低保修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C. 电气系统的最低保修期为3年 D. 给排水管道的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 试题答案:B 3、为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标准,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根据我国物业管理现实情况,于2004年印发了( ) A. 《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标准》 B. 《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级标准(试行)》 C. 《城市建设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D. 《物业服务公司资质管理试行办法》 试题答案:B 4、在物业管理服务过程中,业主还得到一定程度的生理和心理的服务,所以他们对服务的评价多带有感性成分,往往不会在全面理性的斟酌后再谈感受为此,物业服务企业应该抓住业主的()心理,发挥优势特长,提高组织知名度,创造上乘的组织形象。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情感效应 试题答案:C 5、下列各项不属于组织内部冲突的是( ) A. 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的冲突 B. 组织内部不同职位之间的冲突 C. 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冲突 D. 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 试题答案:C 6、若有老人或儿童被困电梯,情况紧急时可请求协助的是() A. 消防人员 B. 电梯专业人员 C. 公安人员 D. 物业维修人员 试题答案:A 7、沟通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复杂多变的,在客户表达混乱或语无伦次时,要有礼貌地倾听客户谈话,弄清主题和要求,也可以重新组织谈话或转换话题,这属于沟通方法中的() A. 倾听 B. 表示同情 C. 提问 D. 解决问题 试题答案:C 8、物业服务企业对侵占公共场地、私搭乱建、损害居住环境行为采取的措施是() A. 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B. 可能无法制止,因为没有相应手段 C. 应当向规划管理部门报告 D. 应当向房屋管理部门报告 试题答案:C 9、下列关于品牌忠诚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品牌忠诚度反映出一个顾客转向另一个品牌的可能程度 B. 品牌忠诚度的形成完全依赖产品的品质、知名度和品牌传播 C. 品牌忠诚度是品牌价值的核心 D. 从顾客角度,品牌忠诚度可以划分为五级 试题答案:B 10、对巡逻、门岗等执勤岗位的安全防范服务的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B. 按规定路线和方式巡逻、签到,未签到或不及时签到无需记录原因 C. 观察细致,反应迅速,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发现、处理各种事故隐患及突发事件 D. 相互配合,妥善处理各种问题 试题答案:B 11、某物业管理公司向市物业管理协会询问财务制度方面的一个问题,应当使用的文种是() A. 请示 B. 报告 C. 通告 D. 函 试题答案:D 12、照明供电的干线的各种供电系统中,适用于为狭长区域的建筑群供电的是( ) A. 放射式配电系统 B. 树干式配电系统 C. 直线式配电系统 D. 混合式配电系统 试题答案:B 13、各种不同的具体的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其客体有所不同按()的不同,可划分为物业、权利、行为效果三大类 A. 主体所需合法利益 B. 相关利益的外在表现载体 C. 利益载体表现形式 D. 利益效果 试题答案:C 14、建筑详图种类很多,有() A. 节点详图、墙身详图及墙面详图等 B. 墙身详图、楼板详图等 C. 节点详图、墙身详图及楼梯详图等 D. 节点详图、墙身详图等 试题答案:C 15、《物业管理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 强调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是平等的刑事主体,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B. 强调保护业主的财产权益,协调单个业主与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关系 C. 强调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公平、公开和协商方式处理物业管理事项 D. 强调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试题答案:A 16、物业灭火方案的要求包括:根据小区情况、火灾特点对火险隐患较大的地方进行()。
A. 全面标识 B. 重点标记 C. 重点标识 D. 全面标记 试题答案:C 17、当人们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第一次和某个人接触、第一次品尝一种新的食品等,都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 )或第一印象 A. 近因效应 B. 情感效应 C. 成见效应 D. 首次效应 试题答案:D 18、建设单位申领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中,建设工期超过1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A. 20% B. 30% C. 40% D. 50% 试题答案:B 19、成语“爱屋及乌”的含义是“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它体现了影响人际吸引因素中的( ) A. 相似性因素 B. 临近因素 C. 移情效应 D. 情感的相悦性 试题答案:C 20、由于自然力变动或人的行为失常所引起的风险是() A. 静态风险 B. 动态风险 C. 基本风险 D. 特定风险 试题答案:A 21、为维护房屋租赁市场秩序,保证国家关于房屋租赁的市场税收,当事人签订、变更、终止租赁合同,均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登记备案 A. 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 B.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 C.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 D. 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 试题答案:C 22、物业管理服务的()决定了其受益主体的广泛性和差异性。
A. 服务性 B. 公共性 C. 复杂性 D. 平等性 试题答案:B 23、对员工惩罚时应注意的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惩罚要合理 B. 惩罚要适当 C. 惩罚要一致 D. 惩罚要单一 试题答案:D 24、不属于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记录内容采集途径的是() A. 通过政府部门、协会采集 B. 通过物业服务企业、执(从)业人员采集 C. 通过中介机构及社会公众采集 D. 通过口头方式采集 试题答案:D 25、以下不属于按房屋用途不同分类的是()用途 A. 居住 B. 工业 C. 特殊 D. 其他 试题答案:C 26、业主自行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条件具备后,必须() A. 保护业主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自主权 B. 维护业主的权利放在首位的要求 C. 满足业主提出的特殊服务要求 D. 保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 试题答案:A 27、不同的人具有的三种需要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认为企业家的需要结构是() A. 高成就需要、低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 B. 高成就需要、低权力需要和高亲和需要 C. 高权力需要、低亲和需要和中成就需要 D. 就成就需要、低亲和需要和中权力需要 试题答案:A 28、按照法的效力范围不同,法可以分为( )。
[2012年真题]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实体法和程序法 C. 一般法和特别法 D. 程序法和特别法 试题答案:C 29、物业维修资金专项用于物业保修期满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不得挪作他用 A. 维修、更新、改造 B. 大修、更新、改造 C. 维修、改造、投资 D. 大修、中修、小修 试题答案:A 30、承诺,在商品交易中又称为() A. 接受 B. 出价 C. 发盘 D. 出盘 试题答案:A 31、挪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追回挪用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挪用金额()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A. 2 B. 3 C. 4 D. 5 试题答案:A 32、《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未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未经批准擅自采用()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给予警告,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A. 集体选举 B. 协议方式 C. 招标投标制度 D. 内部选定法 试题答案:B 33、生产规模是指一定量生产要素投入所能获取的( ) A. 实时产出量 B. 平均产出量 C. 最大产出量 D. 计划产出量 试题答案:C 34、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客观上形成了()的互动。
A. 政治与经济 B. 经济与文化 C. 精神与物质 D. 企业与社区 试题答案:B 35、物业管理招标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双方所采取的一种( )形式 A. 服务 B. 合同 C. 交易 D. 买卖 试题答案:C 36、物业服务企业为其提供物业服务合同之外的特约服务项目,通常为()服务 A. 有偿 B. 无偿 C. 等价 D. 特殊 试题答案:A 37、出租居住房屋,居住使用人的人均()不得低于5平方米 A. 建筑面积 B. 居住面积 C. 使用面积 D. 分摊面积 试题答案:B 38、物业管理机构更迭时管理工作的移交包括:()物业管理机构向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移交;业主大会或物业产权单位向新的物业服务企业移交 A. 新的 B. 原有 C. 原有和新的 D. 新的或原有 试题答案:B 39、签订服务合同应注意事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明确业主委员会权利义务 B. 明确物业管理企业权力和义务 C. 主要条款宜粗不宜细 D. 对违反责任的约定 试题答案:C 40、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的()日内必须提交与招标项目和招标活动有关的资料,向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 20 B. 15 C. 10 D. 5 试题答案:C 41、以法律关系的产生依据是否使用法律制度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 A. 平等的法律关系和隶属的法律关系 B. 一般的法律关系和具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