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南县台家寺遗址.pdf
6页阜南县台家寺遗址一.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东北部的朱寨镇三合村白庄南1 公里处,于阜南县润河故道北岸, 境内润河与古老的清河相通,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之一遗址紧临润河,海拔高度26 米由于润河道呈弯曲状,当地人也称为“月儿河”二)自然气候阜南县地处北亚热带北侧、 暖温带南侧, 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分界线通过的地方,既兼有南北气候之长,又兼有南北气候之短气候主要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阜南属季风气候区,全年偏东风居多多年平均气温15.2℃年无霜期平均为220天,最长无霜期 265 天,最短无霜期 179 天年降雨量在1000~830mm之间三)土壤阜南县境内土壤类型主要有三种:北部为砂姜黑土类, 中部为棕壤土类, 南部为潮土类区域内的土壤主要为潮土类土壤有机质含量1.201%,含氮量0.085%, 速效磷 6.7ppm, 速效钾 144ppm, 土壤 ph 值为 6.5~7.2, 地下水位 1~4m四)水文台家寺遗址紧临润河, 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 主要由自然降水, 河道过境水和地下水构成润河 润河发源于临泉迎仙集, 在本县赵集区耿坡入境, 区域跨临泉、 阜南、阜阳、颍上四县,全流域面积为1267 平方公里,纯属平原区。
在阜南境内流经田集镇、柳沟镇、朱寨等在本县长79 公里,流域面积 670 平方公里五)概况台家寺遗址的润河湾里,分上、下两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 米,南北 30 米,东西 34 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 米,南北 31 米,东西 32.5 米两台文化层约 5 米,表层多残砖碎瓦,瓦片上多绳文,系古村落遗址二.台家寺遗址历史久远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朱寨镇,1957 年 7 月在润河旧河道中曾出土国宝级文物青铜龙虎尊等商代青铜器2012 年,台家寺遗址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文物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 台家寺遗址为不规则形高台地, 南北最长约180 米,东西最长约 170 米,高出地面约 6 米,据估测,现有面积约一万三千平米,文化堆积厚约12 米遗址上有近代寺庙一座,名曰台家寺台家寺遗址保存状况很好, 可利用的断面较少 但人为的耕种土地和水土流失对遗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考古人员曾在遗址地表和断面采集到石斧、陶片、蚌壳和兽骨等标本,可分辨的器型有鬲1957 年,朱寨镇村民在小润河撒网打渔时捞上来八件青铜器,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龙虎尊”,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而这八件青铜器的出土地,距台家寺遗址仅 200 米。
2014 年 8 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初步确定台家寺遗址距今3100---3500年初定遗址以商周文化为主三.台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一)经省、市、县文物部门逐级申请,2014 年 8 月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共同对该遗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2014 年度发掘面积 400 平方米,发掘工作部居住区西北部, 包含灰坑 160 个,小型房屋8 座1. 初定遗址内涵以商周文化为主通过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初步认定台家寺遗址以商周文化遗存为主,下层有少量的龙山文化遗存根据考古调查,古人利用平原上天然形成的堌堆,在上面搭建房子,建造窑场制作工具,生生不息在堌堆的周围,往往有古代河流流过, 古人实现了濒水而居 遗址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和动植物标本,为研究商周时期淮夷与殷商文化之间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2. 3000 年前阜阳有稻粟种植在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一个个探方有序排列着,考古人员在遗址发现了陶片、鹿角、角镞、骨镞、龟卜、鱼骨、石刀、石镰等还有已经碳化的水稻和粟,这些谷物的种子,是古人的食物之一这说明,在3000 年前,阜阳地区已有水稻、 粟种植,当时小麦种植还没有引入。
3. 商周时期阜阳曾有大量鹿繁衍在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多枚角镞, 即用鹿角制成的箭头 阜阳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说, “看了台家寺出土的鹿角及用鹿角加工制作的骨箭头半成品, 才明白上述鹿角的用途和古人搜集保存鹿角的原因,原来它们坚硬耐磨、易于切割加工,是制作骨镞等骨器的极好材料麋鹿主要生活在沼泽湿地环境中,以水草植被为食, 商周遗址中大量鹿角的发现,表明当时此类动物多而分布广泛,当时它们是人类捕猎的重要对象,也说明商周时期阜阳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水草丰茂、 湖沼湿地广阔, 适宜麋鹿之类的动物生长繁殖4. 殷商时代的区域中心聚落在台家寺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多个边长1 米的柱坑,里面均放置大型石柱础柱础的发现证明, 这里曾经有一座面积在400 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建筑 从发掘情况看,这座大型建筑不是孤立的,在3300 年前的殷商中期,这里应该是淮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心 同时,考古队员还在生活垃圾堆积坑中发现了大量陶鬲碎片,鬲是商代主要的炊具,圆口三足,大小不一,从复原后的器型看,这类生活用品与郑州发现的陶鬲外形非常接近可以推测,这是殷商时期等级比较高的贵族居住的地方; 而且,这些贵族与当时的中原商人贵族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
二) 2015 年,经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的勘探发掘,发现台家寺商代遗址分为贵族居住区和墓葬区两个部分目前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中,发掘工作在居住区东北部和墓葬区南部,其中已完成墓葬区部分的发掘1. 贵族居住区居住区高出地表 3 米左右为圆形台墩, 总面积约 1万平方米 经过勘探和发掘,北部有两处大型宫殿台基,中部为广场;南部有小型建筑遗址居住区上存在有方形的大型围沟设施,边长约70 米,围沟宽度为13-15 米围沟使用于商代时期,在两周前后被填平经勘探,发掘的遗迹年代涵盖的有龙山时期、商代、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址遗物主体为商时期, 包含高等级建筑群、青铜铸造遗址及发掘灰坑近200个、大型宫殿台基遗址两处, 小型房屋13 座出土遗物有玉器、铜器、陶器、骨角蚌器、 原始瓷器等小件文物约500件玉器包括玉柄形器、玉玦、玉璜、绿松石串珠、绿松石片等;铜器主要为小件工具和构件残片,另有铸造铜器的陶范、炉壁等;骨角蚌器有箭镞、铲、锥、刀、镰等工具,骨簪和其他骨质装饰品等,另有占卜用的,卜骨卜甲出土,钻、凿、灼俱全陶器的器类多见鬲、盆、罐、假腹豆等,多为商代典型器类台家寺遗址商代陶器制作精美, 多数陶器使用黑皮磨光的技术处理,更有部分器物装饰了精美的刻划花纹。
2. 墓葬区墓葬区在居住区的西边约200 米左右,大约高出地面1 米左右,墓葬的北部,大部分被润河旧河道冲毁,剩余部分为墓葬的南半部,面积约为500 平米 2015 年 7 月对该墓葬进行发掘,共发掘商代墓葬7 座出土了文物有铜器、玉器、骨器、陶器、漆器等文物共 13 件这些最新的考古发现, 证明了 1957 年在润河湾里发现的国宝龙虎尊及同时出土的8 件商代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是同一地点出土,同一时期的文物四.台家寺遗址的研究意义商朝 500 多年历史是以郑州和安阳为都城, 而在台家寺遗址发掘出大型商代贵族宫殿基址,是安徽省以及淮河流域首次考古发现,4 件青铜器出土也是安徽省首次通过实地考古发掘出商代时期青铜器文物,意义重大,佐证了当年龙虎尊就出土于阜南县台家寺遗址 也充分证明了阜南朱寨台家寺遗址曾是商代时期高等贵族居住地该遗址出土的一批商代铜器、玉器、骨器、陶器、漆器等文物,并发掘出商代大型宫殿建筑 其主要文化因素接近郑州、 安阳一带同时期的商文化, 该遗址对研究淮河流域的商代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阜南悠久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 台家寺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及商文明的南进及同时期淮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生活、自然环境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也是近年来安徽省乃至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中外考古界国际知名专家多次慕名到考古现场参观考察, 并给予高度评价 该遗址对研究淮河流域的商代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阜南悠久的文明历史五.台家寺遗址最新新闻报道(一)安徽省委赴阜南调研台家寺遗址11 月 5 日,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和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赴阜南县台家寺考古发掘工地视察杨立新、宫希成陪同,阜阳市和阜南县政府、政协、文广新局、文物局及朱寨镇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李修松副主席一行在现场检查了考古发掘情况,并仔细观摩出土的文物标本,对发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下午举行的 “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汇报会” 上,发掘队负责人、武汉大学何晓琳博士介绍了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及认识,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朱寨镇三合村白庄南,紧临润河2014 年度和 2015年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为配合武汉大学考古系本科学生的教学实习工作,对该遗址进行了2 次发掘,取得重要发现台家寺遗址商时期堆积涵盖年代为二里岗上层一期、白家庄期、花园庄期至殷墟一期, 主要文化因素接近郑州、 安阳一带同时期的商文化 在遗址的居住区发现商代大型台基和四座大型建筑基址,其中最大的 F2东西长约 28 米、南北进深约 6 米。
墓葬区在居住区以西约200 米处, 1957 年曾在此河道内发现龙虎尊等著名的铜器, 此次共发掘商代墓葬7 座出土了包括铜器、 玉器、骨器、陶器、漆器等文物共 13 件大型建筑基址和墓葬的发现,证明了该遗址在当时的区域中心地位何长风局长就台家寺遗址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李修松副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台家寺遗址发掘的重要意义,指出这是我省近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对研究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 商文化南进等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他希望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发掘研究和宣传工作,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二)中外考古专家来阜考察台家寺遗址9月 4 日-5 日,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前牛津大学副校长罗森, 牛津大学实验考古研究所所长马克, 北京大学商周考古专家徐天进,北京大学冶金考古专家陈建立,安徽省商周考古专家、 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等国内外考古专家专程来到阜南县,对台家寺商代遗址进行考察三)安徽省文物局调研阜南台家寺遗址考古工地7 月 23 日下午,省文物局副局长杨立新一行调研阜南县台家寺遗址文物考古发掘工地,看望考古发掘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了台家寺遗址墓葬区和居址区,听取了考古发掘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发掘计划的汇报。
指出,一要做好考古工地安全保卫工作;二要以台家寺发掘成果为契机, 开展淮河商文化研讨会暨全省商代出土文物展,提升我省商考古工作影响和学术研究 ;三要做好遗址总体规划, 为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