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特色美食.doc
9页安徽特色美食[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寿县著名点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制作大救驾的主要材料有:猪板油、金橘饼、核桃仁、青梅、青红丝、冰糖、白糖、糖桂花等,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这种点心形状独特,其形扁圆,中间呈急流漩涡状,多层花酥叠起,犹如金丝盘绕,清晰不乱,色泽乳白滋润品尝起来,酥脆可口,重油而不腻,而且含多种果香味,深受群众喜爱大救驾不仅味道好,而且名称也很独特,这就更增加了它的魅力 为何取名大救驾呢?这得从它的诞生说起在距今一千多年前,中国正处在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后期的周朝,在英明之主柴荣的统治下逐渐强盛,大有统一全国的势头当时,周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就是在十国中势力最大的南唐公元956年,柴荣派大将赵匡胤攻取南唐的淮南地区,在攻取淮南军事重镇寿春时遭到南唐军队顽强的抵抗寿春的守将刘仁赡是南唐的优秀将领,长于计谋,他带领南唐军队防守得非常出色赵匡胤率强大的周军苦苦攻打九个多月,才拿下寿春城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击战,不仅让周军付出很多条生命的代价,活着的人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为主帅的赵匡胤更是殚精竭智,疲惫不堪,以至体伤神黯,不思饮食赵匡胤的厨师多年跟随在主帅身边,见主人如此,心里非常着急,想方设法在饮食上面翻花样,但都未有效果。
后来他参照当地的点心做了一种圆饼献上赵匡胤看到这种色如凝脂,金丝盘绕的糕点,顿时胃口大开,一口气吃了很多赵匡胤恢复食欲后,也很快消除疲劳几年之后,赵匡胤夺取柴氏政权,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但他还没有忘记当年在寿春吃的点心,并说这种点心曾救过他的驾,就赐名为“大救驾” 一千多年来,大救驾在原料、配方、制作技术上又有了多次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全国名点 [顶雪贡糕] 怀宁县传统名产,因其色如高山之巅白雪,故名“顶雪糕”清朝光绪年间作为贡品进京,遂称“顶雪贡糕”顶雪贡糕选料讲究,做工精细主要原料采用本地出产的优质糯米,佐以精细白糖、麻油、桔饼、核桃仁、红绿丝,经过精炒、细磨、润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制成该产品外观洁白,质地柔软,香甜适度,酥松可口,营养丰富当地群众将顶雪贡糕视为吉庆的象征,每逢佳节喜庆,互相馈赠,以示糕(高)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 [方腊鱼] “方腊鱼”是徽州名菜之一它是采用两种不同的烹调方式制成的方腊鱼选用一斤半左右的新鲜鳜鱼(桂鱼),洗净后切下鱼头、鱼尾,将鱼的中段炸成金黄色的鱼肉,配以番茄酱,用高汤烧好,炒匀,置于盘中部,将鱼头、鱼尾烧熟后置于盘的两端,再用十二只炸过的大虾镶盘边而成。
方腊鱼的特点是造形奇特,鳜鱼在盘中昂首翘尾,有凌波腾跃之势,而盘中则包含三味:头尾咸,中段甜,大虾鲜,风味特别,制作奇巧 方腊鱼,又称“大鱼退将兵”,主要是根据其独特造型取名的不过,若追根溯源,它还与一个古老故事有关北宋末年,宋徽宗荒淫无耻,伙同蔡京、朱励、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六贼”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他派朱励在江南一带搜刮珍奇异宝、名花古木,朱励及其爪牙们仗着皇帝的势力在江南横行霸道,他们拆墙破屋、敲诈勒索,弄得民不聊生歙州、睦州一带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也成了朱励等人骚扰、搜刮的主要地区歙州、睦州人民痛恨官府,在穷苦农民方腊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方腊起义爆发后,江南一带的老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迅速攻下金华、杭州等地,声势一时很大宋徽宗听到江南起义的消息,连忙将已准备好去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大军交给受宠臣官童贯,让他率大军火速南下镇压方腊起义方腊起义规模虽大,但还是无法与几十万宋朝精锐部队相抗衡尽管方腊及其部将多次击败宋军,但攻占的杭州、金华等地还是逐渐陷落,最后退到了齐云山独耸峰,宋军尾随而至,来到山下齐云山山势险要,起义军在此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敌人的进攻但这里粮草不足,难以久居宋军在几次攻山失利后,便在山下安营扎寨,切断通往山上的道路,准备将起义军困死在山上。
方腊见敌人施出这样的毒计,非常着急,只得在山上到处走动,寻找突围的时机一天,方腊走到山上的一个大水池边,见里面有很多鱼虾,顿生一计:他叫来一些战士,把水池中的鱼虾都捕捞起来,然后集中投向敌人,以此来迷惑宋军宋军将领见山上有如此丰富的鱼虾,以为山上粮草必然充足,一时难以将方腊义军困死,强攻又攻不上去,只好解围而去 “方腊鱼”这道菜取方腊起义军不畏强敌、奋勇冲杀之气势,寓人民敢于反抗贪官昏君、再造理想社会之精神,故—直探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它不仅味美形异,而且蕴涵着人民对英雄的精神和智慧的仰慕[伏岭玫瑰酥] 伏岭玫瑰酥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产于绩溪县伏岭村,因其内有玫瑰花作为辅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 制法:以细白糖、芝麻、面粉、饴糖等为主料,辅以玫瑰花、青梅、桔饼、红绿丝芝麻手工脱壳,炒熟后碾细过筛拌上细白糖烘干成麻屑,用小量的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面粉分层卷叠起来,按一定规格切成块后,表面再均匀地撒上细白糖、玫瑰花、切细的青梅、桔饼、红绿丝等把已制成切块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块,然后包装,每盒10小包制成的玫瑰酥,外观洁白如玉,丝丝点点的玫瑰花、桔饼、青梅等若隐若现,宛如翡翠玛瑙嵌于白玉之中。
该产品始产于清代,经久不衰,1985年送京参加全国食品展览会并获奖 [合肥大麻饼] “合肥大麻饼”是合肥的四大名点之一,在国内享有盛誉合肥大麻饼以白糖、冰糖为原料,配上青红丝,再和拌麻油做饼馅,用精细面粉做成饼状,并将馅包入其内,外皮粘上密密麻麻的芝麻,入烘炉炕制而成这种麻饼面如蟹壳黄色,边沿泛白,吃起来脆而不焦,香甜柔软 合肥大麻饼历史悠久相传在北宋时期,合肥一带就用面粉制作一种铜钱大小、实心无馅的饼,其外还布着密密麻麻的芝麻当时称之为“金钱饼”,为百姓逢年过节时常吃的点心元朝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在淮北地区爆发合肥离淮北很近,也有很多穷苦农民加入起义军在朱元璋的部队中,将领张德胜就是合肥人朱元璋派张德胜率水军为先锋,攻打长江边的港口裕溪口张德胜的水军都是家乡子弟为了让士兵们吃得好,更好地战斗,张德胜命家乡父老制作一种以糖为馅的大“金钱饼”,称作麻饼,作为水军的干粮水军吃着家乡的点心,精神振奋,一鼓作气地攻下裕溪口,打败元军,并乘胜攻下采石矶这一仗为朱元璋不久后攻占集庆(今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非常高兴,称这种麻饼为“得胜饼” “得胜饼”在明朝,是最流行的糕点之一经过五百多年的流传,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李鸿章的部属中有个叫刘东山的,辞官回乡,在合肥开了家食品杂货店。
他雇佣几名糕饼师傅,对流传已久的“得胜饼”加以改进他们将饼做得更大,加大馅的分量,表皮的芝麻粘得饱满、均匀新麻饼上市后,购买者蜂拥而至,店家供不应求,买者只好排长队等待刘东山见此情形,命人精制八百筒(一筒十只)送给他过去的上司李鸿章李鸿章吃后认为此麻饼完全可以和苏州点心相媲美,又将它们分赠给朝廷的同僚就这样,刘东山的产品一下便闻名全国现在,合肥大麻饼仍是畅销全国的名点,在北京、上海、江浙等地仍可以购得 [虎皮毛豆腐] 徽菜名品毛豆腐”是徽州传统名菜因利用豆腐进行人工发酵,让其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白色菌丝),故称“毛豆腐”豆腐在发酵中蛋白质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味道较一般豆腐鲜美虎皮毛豆腐”因茸毛经煎炕后呈虎皮条纹而得名据传说,朱元璋一次兵败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一随从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已发酵长毛,因别无它物,随从只得将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给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鲜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转败为胜后,下令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毛豆腐”遂在徽州流传下来虎皮毛豆腐”的做法是:“毛豆腐”先入锅煎炕至两面黄,再加调味品烧烩,食用时蘸辣椒酱。
此菜鲜醇爽口,气味芳香,吃时别有一番情趣 [徽州臭豆腐] 俗名“大呆臭”,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里洁白如玉,闻着臭、吃则异香,独具一番风味,而由于大呆臭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所以这道风味小吃,恐怕只有来黄山的游客才能吃到了大呆臭在黄山市内很多小吃摊点上均可吃到 [腊八粥] 腊八粥是我国劳动人民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都吃的一顿饭腊八粥是用米、麦、大豆、豆腐、肉类、蔬菜等食料混合熬成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食物不一样,各地腊八粥的成分不同,味道也大有区别但它们都味道鲜美,深受各地人民欢迎 腊八粥流传已久,距今有六百多年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父母只得把他送到地主家去放牛图口饭吃,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朱元璋去放牛的那家地主非常刻薄和凶狠,只要稍有差错,他就对朱元璋非打即骂,还常常不给饭吃有一天,朱元璋牵着老水牛过独木桥,桥板太窄,老水牛一脚踏空,跌下桥去并摔断了腿地主知道后,将朱元璋暴打一顿,关在一间屋子里,不给饭吃。
这一关就是三天三夜,朱元璋粒米未沾,滴水未进,饿得他眼冒金花朱元璋在房子里东找西寻,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找到,只有一口破锅正在他绝望的时候,一只老鼠从他前面窜过,钻到一个洞里朱元璋想抓只老鼠来充饥,也许可以挨过这惩罚,他就在老鼠洞这里挖下去不料挖开一看,老鼠已经跑了,可这里却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芋艿、红枣等,虽然不多,每样也都有点朱元璋就把这些东西拼凑起来,装在破锅里,又想法弄了一些水放进去一锅煮结果烧熟成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朱元璋一口气吃下去,觉得比吃什么味道都香甜朱元璋长大后,参加农民起义军打击地主怀着深仇大恨的朱元璋作战勇敢,逐渐爬上了皇帝的宝座做了皇帝他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吃过,连山珍海味都腻了一天,他想起小时候吃用老鼠粮豆煮成的粥,觉得自己不应该忘记过去的苦日子,这样才能励精图治于是命御厨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烧一锅糖粥那天是腊月初八,这粥就叫“腊八粥” 朱元璋比较重视教育子女,他让儿女们也吃点腊八粥,让他们在荣华富贵之时别忘了祖辈创业的艰辛文武官员们见皇帝全家吃腊八粥,也学样吃后来民间也跟着吃,以提醒自己扬勤诫懒,处安思危 [凉亭雪枣] 一种糕点,因形状如枣,浩白如雪,产于宿松县凉亭河而得名,是宿松县历史悠久的传统名产。
凉亭雪枣以糯米、白芋浆为原料,先制胚,放进冷油加热,至油沸胚身壮大成形,再打浆上糖即成由于原料比例、和料、蒸料、刻胚的技巧不易掌握,很难仿制真品凉亭雪枣,胚形似枣,质白如雪,外壳薄如纸,内心松如棉,香酥脆嫩,入口即化,能止咳化痰,是非曲直气和中,健脾补肾 [龙凤贡面] 产于怀宁县,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怀宁石牌镇有人在朝中为官,七十寿辰时,其弟千里迢迢将家乡的“长寿面”送京祝寿,其兄又将此面送给宋太祖赵匡胤进“御膳”宋太祖因觉美味可口,传旨年年进贡,故称“龙凤贡面”龙凤贡面与一般面条制作不同它采用精制面粉、鸡蛋精、小磨麻油、精盐等多种精料,经手工精心拉制而成成品白如银,细如丝,丝丝成缕,长短一致其烹调食用亦有讲究,先备好鸡汤或肉汤于碗内佐以酱油、味精、葱花,再将锅内煮沸的面格捞出,放进汤碗内,调伴食用,人口柔软,味道鲜美,富有营养,最适宜老弱妇孺食用 [沛县狗肉] “沛县狗肉”是沛县著名菜肴它选用优质狗肉加上公丁香、花椒、草果、生姜、砂仁、大茴、小茴、桂皮等入锅后慢火焖煨,然后脱汤上色而成沛县狗肉的特点是无腥味、异味,香气浓郁,肉酥而不腻,老少咸宜 沛县狗肉,历史悠久,距今已两千多年。
它的成名归功于秦末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