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作物生态农业的思考与探讨(共3400字).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265738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物生态农业的思考与探讨(共3400字)1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理论伴随着其实践过程而进行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生态农业起源于20世纪的欧洲,于30年代在瑞士、英国、 日本迅速发展,并且于60年代在欧洲发展生态耕作,于70 年代末在东南亚发展为生态农业,至90年代在世界各地得 到了较大的发展(林祥全,2003)o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欧美国家的“石油”或“工业式”农业高度发展,高投入高 产出,但投入产出效率明显下降,大量化肥、农药的投入造 成的环境恶化,导致农产品受污染美国土壤学家 WilliamAlbreche 于 1971 年提出生态农业 (EcologicalAgriculture)这一概念,此概念认为有机肥 的施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作物群体健康; 1981年英国农业学家M. 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系 统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有活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 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侯向阳等,2004)□生态农业已 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欧、美国家针对 石油产业带动的新型农业类型,提出追求小型封闭式农业系 统自我循环的生态农业其出发点是针对石油农业带来的一 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推广小型农场生态农业而获得环境保 护与食品安全。

      因而欧美国家的生态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 政府补贴鼓励为辅(翟勇,2006)o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依 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人口基数大和资源状况短缺将 一定程度上限制全国的消费需求和农民增收;其次,农村和 农业生产环境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最后,全球气候的变化 对平衡粮食安全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王国才, 2003)0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和发展生态农业, 且经过对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以及政府部门的引导,生态 农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具体表现为在全国不同区域建立了试 点示范基地,达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同提高中 国生态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前土地制度,但生态 农业多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小规模方式,被广义的认为是自我 循环的小型农业或生态系统,其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前 旦O2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中国农业发展还担负着保障广大农民收入的经济责任1981年在农业生态工程学术研讨会上,马世骏院士提出“循 环、再生、协调、整体"生态工程顶层设计原理(马世骏, 1987); 1982年宁夏农业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叶谦吉教授 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自此中国学者 正式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术语(叶谦吉,1982)。

      养种循 环目前是中国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方式(苏阳,2006), 其采用畜禽废弃物转变为有机肥的方式,使废弃物在养殖区 域内循环利用,进而实现养殖、种植和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 国外研究指出,有机粪肥有利于促进土壤生物的活性,短期 之内不会对邻近水体造成污染(Sharpleyetal, 1991 );有机 粪-沼气技术在可供选择的乳牛养殖污染控制技术中是最有 效的,但相关技术推广存在问题(NguyenQuocChinh, 2005); 菲律宾家庭和规模化饲养污染研究中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 法,可以进一步分析有机粪-沼气处理与有机肥制造的净现 值、敏感性(Cateloetal,2001)o随着农业资源和污染问题 的出现,中国养种循环生态农业在具体模式及其经济、生态 效益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郭聪,2012)生态农业研究从 多个技术层面进行,这主要包括养种循环中有机肥的合理施 用(陈海霞,等,2011),养殖-种植合理配置(白云峰等, 2011),沼液对有机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李学东,等, 2010),沼液定量技术和有机肥高效技术(屠人凤等,2010)o 近年来,多产业开放化的现代生态农业已成为生态农业的主 要形式,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是农户收入增加型、 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的重要的经营模式(孙芳,2013)。

      研究指出,发展生态农业要合理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发 挥本土优势,调整产业链结构(杨志坚,2008);且要转变 自给型生产理念,转向产加销纵向一体的多级产业链网络, 高效利用信息、资源、劳力和设施(李文华,2010)o3实施水稻生态农业的必要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包括生态产品生产、组织、构 建、销售等方面,具有长期性、高效益、整和综合效益好的 优点水稻生态农业是以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为基础, 以工厂化、商品化为核心,将协同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作为 目标,有利于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的生产 实施水稻生态农业经济将面向国内外市场,有效地提高水稻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稻农收入,实现水稻产业化经营,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统一(徐保根,2002;张壬午,2004)o研究表明,食物中 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存在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水稻生态 农业可以确保想社会提供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大米及其制 品,且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水稻生产中的水环境污染、土壤恶 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水稻生态农业强调 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综合利用,进而进一步降低农村废弃物 污染,且减少化学肥料、农药合成原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 耗。

      最终,水稻生态农业有利于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4发展水稻生态农业的技术水稻生态农业平衡施肥决策系统是以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为 理论基础,可以同时达到满足高产出、低投入、零污染等目 的其重要技术体系包括肥料改良、根际土壤条件改善、养 分投入减少、养分再利用效率高等方面水稻生态平衡施肥 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是利用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将一定区域 的施肥技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后放入电脑中,具有因地 制宜、技术优化集成的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水 稻生态节水技术是在能确保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和水稻生产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综合效益的技术措施和管理 手段一定程度水分亏缺有利于水稻增产,这是因为其提高 了水稻植株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从而减少了干旱对水稻 生育的损害合理的水氮耦合可以平衡地补充土壤养分,减 少施肥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提高水稻单产,发挥中低产 田增产潜力,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使水 稻达到增产、增收,改良品质5中国生态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生态农业研究侧重于模式构建,在农业产业链分配和 组织等方面略有不足,且缺少相对应的链接机制、调控政策、 市场结构,在因地制宜地利用合适的产业链及各个核心企业 合作和互动中都存在部分问题。

      中国生态农业实践主要是变 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完善适合不同地域特征的生态农业运 行模式,然而生态农业科学的治理和管理相对滞后在生态 农业理论方面,对我国生态农业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农业的 生产领域,对于当代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经济生态效益 评估、养殖-种植系统匹配的研究理论还不多,对种养循环 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过多的依赖于经验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高度随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组织、管理、协调方 面依然存在问题,非农就业不稳定、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 劳动力变异较大,进而导致了的土地流转缓慢,土地收益较 低另外,生态农业经营者素质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农业 区域规模化经营组织管理协调的具体策略、农户的参与行为、 动态复杂性机理的研究需进一步增多因此,我们研究认为, 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生态农业,必须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基 本情况进行必须树立且明确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根据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强化生态环境基础,改善生产 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总体收入;并且采 用工程治理、技术集成、模式带动、政策引导、部门协作和 法规保障等手段重点强化生态农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另外,必须制定政策和细化措施,这包括更新农业发展观念, 完善的农业政策法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环境治理, 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含 量,提高农民素质,做好生态农业的区域布局和规划,推广 生态工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