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图一 大贝尔特桥.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5882687
  • 上传时间:2018-03-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图一 大贝尔特桥大贝尔特桥是一座连接丹麦西兰岛和菲英岛的大桥,横跨大贝尔特海峡大桥由三部分组成,从西兰岛到斯普奥岛之间为悬索桥(东桥)和海底隧道,从斯普奥岛到菲英岛为箱梁桥(西桥) 通常把东桥称为大贝尔特桥一、概述及历史一、概述及历史 大贝尔特桥(Great Belt Bridge),也叫斯托伯尔特桥,按意思来译应为“大带桥”,是横穿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将西兰岛和菲英岛连接在一起的交通动脉大贝尔特桥由西桥、海底隧道和东桥三部分组成,分为东、西两段,中间以斯普奥人工岛作为中间站1987 年 6 月 10 日,丹麦国会通过建造大贝尔特桥的议案历经 12 年持续的建造工作后,1998 年 6 月 14 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主持了大桥的落成仪式1998 年8 月公路桥启用,整个工程全部竣工大贝尔特桥是丹麦建筑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工程。

      从菲英岛至海峡中斯坡洛格岛为 6.6 公里长的西桥,1996 年 7 月完工东桥从西兰岛至斯坡洛格岛铁路需走的隧道 1995 年夏季已开通东桥的公路桥在水面上,这部分大桥中有一段为悬索桥,桥塔高 254 米;两桥塔之间的跨度达 1624 米,仅次于正在建设中的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桥孔高度为 65 米,可通行任何巨轮悬索桥使用了 1.9 万吨钢缆,其主钢缆直径达 85 公分2二、二、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它位于哥本哈根正西 120 公里处,将丹麦第一大城市、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和第三大城市欧登塞所在的菲英岛连接在一起,两岛海面距离 18 公里三、建桥难度建桥难度海水环境是混凝土所处的最严峻的环境条件之一,混凝土结构需承受机械与人为等高强度的受力要求,结构易于失效,同时,混凝土结构在此环境中使用还会遭受冰冻、风浪和水质等多种天然因素的作用,容易使混凝土遭受损伤而缩短其耐久年限已有的普通混凝土结构在这种环境中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问题日益尖锐,从而不得不每年花费巨额费用来对其进行维修,这一难题引起全世界工程界的普遍关注四、四、采用技术采用技术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工程首次提出了使用寿命为 100 年,即保证其力学性能同时规定钢筋在百年寿期内不得开始锈蚀。

      为此,预先进行了大量专题研究,规定了严格的混凝土技术标准,通过规定掺加一定量微硅粉(硅灰)和粉煤灰保证混凝土的低渗透性;通过引气和气泡质量控制保证其抗冻性;通过掺加微硅粉(硅灰)保证耐磨性(抗海冰冲磨);通过限制活性骨料含量、限制总含碱量、掺加微硅粉(硅灰)和粉煤灰防止碱集料反应;抗硫酸盐侵蚀—使用抗硫酸盐水泥和掺加微硅粉(硅灰)保证;通过使用低热水泥、掺加微硅粉(硅灰)与粉煤灰降低水化热,浇筑时采用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控制热应力裂缝实际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 7 天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28 天抗压强度不小于 50Mpa五、五、工程造价工程造价以 1988 年价格计算,大贝尔特桥实际耗资 337 亿丹麦克朗,约合 48 亿美元,欧洲当时预算最高的桥梁工程六、六、具体介绍具体介绍西桥为汽车、火车并行的两用桥,全长 6612 米它西起菲英岛,东接大海峡中间的小岛公路线经东桥、铁路线经海底隧道同西兰岛相连,两岛海面距离 18 公里海底隧道为铁路专用隧道,全长 7410 米,由两条相互平行、间隔距离为 16 米、直径37.7 米的主隧道组成两条主隧道之间每隔 250 米有一紧急疏散通道相连。

      东桥为公路桥,全长 6800 米,为双塔结构悬索桥,两桥塔间跨度为 1624 米,桥面最高处距海平面65 米,对大海峡的航运无任何影响由于建设费用较高,大贝尔特桥成为丹麦第一条收取使用费的公路桥,其中普通小汽车的过桥费为 225 克朗(约合 30 美元丹军警车和外交使团车均需交费)此外从哥本哈根市前往安徒生博物馆,必须经过大贝尔特大桥游客可在桥两侧照相桥东侧有一个大桥博物馆,对桥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在此参观七、七、大桥结构大桥结构大贝尔特桥是一座两车道铁路和四车道高速公路结合在一起的大桥,通过大贝尔特海峡中间的小岛斯普奥岛这项工程被分成三个部分,公路专用的东桥、铁路专用的东海底隧道,铁路公路两用的西桥一)东桥东桥连接斯普奥岛和西兰岛,是整个大桥建设重心和最复杂的工程,建于 1991 年到 1998 年之间,是一座公路悬索桥,全长为 6790 米,其中最长的跨距为 1624 米,位列世界上第二长跨距,仅次于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桥面宽度为 31 米,桥塔高度为254 米,是丹麦的固定建筑的最高点东桥锚碇结构形式独特,由锚室、散索鞍以及2 者间的中空结构组成钢筋混凝土索塔高 258m,主缆直径 827mm,由 18,648 根直径 5.38mm 的钢丝组成,安装架设中采用了空中架线法。

      图二 东桥4上部结构采用流线型钢箱梁,连续箱梁和索塔间未设竖向支座,从而提高了桥梁通行性能同时也降低了后期养护的工作量箱梁在跨中与主缆相连,为了抑制结构位移,梁端还设有油压阻尼器桥梁形式: 3 跨悬索桥全 长: 2,694m主 跨: 1,624m通航净空: 65m桥 面 宽: 31m(二)西桥西桥从菲英岛到斯普奥岛,跨度 6.6 公里,是一座铁路和四车道高速公路并行的桥梁,建于 1988 年到 1994 年之间,是一座箱梁桥,长度为 6611 米,桥面宽度为 25米,有 62 个桥墩,51 个跨度为 110 米的桥孔和 12 个跨度为 81 米的桥孔实际上,这是一座由两座独立的桥连接在一起的桥北面为铁路桥,南面为公路桥不过,两座桥坐落在相同的桥基上图三 西桥(三)隧道隧道是双孔隧道结构,长度为 8 公里,每隔 250 米有通道连接两条平行的主隧道铁路控制设备就安装在连接通道中,同时也作为发生事故时的紧急逃生路线八、八、交通情况交通情况5大贝尔特桥收费站在大桥建造之前,每天摆渡的车辆为 8,000 辆1998 年 6 月大桥开通至该年年底,通过大桥的车辆为 3,700,139 辆。

      2006 年,总计通过大桥的车辆为 10,080,148 辆,平均每天通过大桥的车辆为 27,600 辆大贝尔特桥大大缩短了丹麦旅行东西两岛的交通时间以前,如果加上等待时间,摆渡需要花费 90 分钟如果是非高峰时间,如周末和假日,等待时间更长大桥落成后,驾驶汽车通过大桥仅需 10 分钟相比公路交通,乘坐火车旅行的时间优势更加明显DSB 公司是大桥铁路主要运营商从位于哥本哈根到欧登塞的最短时间为 1 小时 15 分钟;哥本哈根到奥胡斯的时间为 2 小时分钟从哥本哈根到欧登塞的飞机航班也早已取消;火车也占据了哥本哈根到奥胡斯的主要市场份额从国际角度来看,大贝尔特桥和厄勒海峡大桥一起连接了西部的欧洲大陆和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将除冰岛、马耳他、塞浦路斯和一起岛屿之外整个欧盟地区连接起来对于货运的意义更为重大,通过这两座大桥,瑞典和德国之间的货运畅通无阻,甚至可以从瑞典一直运送到英国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因此来往瑞典和德国的渡轮依旧存在九、九、收费标准收费标准由于大桥建造成本颇高,因此通过大桥需要支付费用2007 年,大贝尔特桥几种典型车辆收费标准如下:车辆类型丹麦克朗(DKK)欧元(EUR)摩托车10515普通轿车20529普通房车和小货车31044大房车、卡车61587大型公共汽车970138铁路票786十、大贝尔特连线工程环境评估及管理十、大贝尔特连线工程环境评估及管理大贝尔特连线工程位于社会经济发达的丹麦王国,连接波罗的海周围的西兰岛、SPROG 岛及菲英岛。

      西岛与 SPROG 岛间为东线工程,包括长 6.8km 的公路东桥和并行的长 7.4km 铁路隧道;SPROG 岛与菲英岛间为长 6.6km 公铁并行的西桥东桥跨越大贝尔特航道,采用主跨为 1624m 的三跨连续悬索桥,引桥为标准跨径 193m 的钢连续箱梁,隧道横面由 2 个直径为 7.7m 的沉管组成;西桥为标准跨径 110m 的钢连续箱梁波罗的海及大贝尔特海域有许多珍贵的海洋生物,对环境要求特别高,在工程建造及大贝尔特海域有许多珍贵的海洋生物,对环境要求特别高,在工程建造,采用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1)确定评估范围,进行相关基础研究,对重要问题进行外部确认;(2)就比选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同环保标准进行比较,提出减少影响的方法;(3)对残余影响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措施对工程方案进行反复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选定的推荐方案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一)研究范围及评价因子1.施工阶段(1)由于补偿开挖、基础施工、沉积物的溢出和重金属的排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有:①对波罗的海植物群和动物群的影响(如海草、海藻、珊瑚、蚌类);②对鱼类、虾、哺乳动物的给食和迁徙带来的影响;③对渔业的影响;④对鸟类的给食带来的影响。

      2)在挖泥区会造成临时栖息地丧失的影响3)施工活动带来的噪音、灯光、空气和水污染的影响4)由于施工现场有新工人进入,对社会问题的影响7(5)对陆地植物群、动物群和鸟类着陆区造成的影响6)施工废物处理的方案比较2.运营阶段(1)由于增加了水中结构物,从而引起海水、盐分的交换及水质在建设前后变化的影响2)筑堤等工程带来栖息地丧失的影响3)对海洋和陆地的动植物和鸟类的影响4)对渔业的影响5)水流、沉积物和侵蚀的局部改变的分析6)对海洋结构形态的影响7)噪音、灯光、水和空气的污染8)意外溢出物的污染分析9)海洋出入口处稀释度的改变10)敏感区域和古迹的影响3.基础资料调查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目的是了解当前的环境生态状态,提供可对影响进行比较和量化的基础自 1987 年起即开始了大量的海洋及陆地资料的收集1)水文地理,了解海床地形地貌2)水质,了解水位、水流、风、湿度、盐分、溶解氧、混浊度、层化等3)废水排放源分布4)海岸形态现状5)海洋生态,例如底栖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6)陆地生态,例如植被及栖息地的分布7)鸟类,例如鸟种类的迁徙地,觅食习惯等 (8)需保护的区域9)渔业,包括捕鱼方式和季节,捕到的鱼的重量和价值等。

      10)海运业11)考古学,应避开重要的考古场所12)空气质量8(13)噪音14)地下水4.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根据调查得到的基础资料,建立一定区域的海洋水流三维仿真模型,依据此模型对不同方案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重点在于根据方案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修正,以取得相关指数在建设前后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与既有标准进行比较,以此确定方案的可行性或提出缓解过量影响的方法如此循环,直到最终的残余影响可以接受下面举出其通过这种评估方法确定技术方案的几个例子1)最初的经济较优的方案,在东线工程西兰岛及 SPROG 间分别修筑了部分海堤,减少隧道及大桥的长度,但根据评价模型分析, 论文网海堤对海床断面及附近的水流流量及流态影响较大,从环境角度来看,需优化优化后的方案,取消了海堤,加大了隧道和大桥的长度,投资约增加 8%2)东线跨越航道桥的桥式方案选择中,最初备选的各方案由于修建大桥压缩了海床断面,根据评价模型的分析,需对海床进行补偿挖掘,在 4 个方案的经济性比较中,必须包括这部分费用根据环境评价模型的分析,否定了跨度小于 1 200 m 的方案,最终选用主跨为 1 624 m 的连续悬索桥方案3)由于在 SPROG 岛上修建的工程,影响了部分生物的栖息,需要在附近的其他地方修建补偿的栖息地以作补偿。

      4)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对 SPROG 岛的海岸线形态进行了优化 5.结语从大贝尔特的环境评估及管理经验来看,以下几个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